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有典故的成语 南宁有什么典故

火烧 2021-07-31 04:11:11 1094
南宁有什么典故 1、“老友粉”南宁老友粉有着百年历史的美食。据说,一老翁每天都光顾周记茶馆喝茶,有一天因感冒没有去茶馆,周记老板便以米粉,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笋、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热米粉

南宁有什么典故  

1、“老友粉”

南宁老友粉有着百年历史的美食。

据说,一老翁每天都光顾周记茶馆喝茶,有一天因感冒没有去茶馆,周记老板便以米粉,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笋、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热米粉一碗,送予这位老友吃。

老翁吃后出了一身汗,病状减轻,故由此而得"老友粉"之名。

2、“横县鱼生”

横县吃鱼生古已有之。

据清代乾隆年间《横州志》记载,最先吃鱼生的是几千年前生活在郁江两岸的横县先民———蜑人。

有一个出神入化的民间传说,相传晋元帝时,逸士董京赴横州,隐居登高岭。

一日,董京携蜑人兄妹泛舟赏月,忽见仙人乘槎而来。

董京请客,仙人称不饮熟食,不辞而别。

蜑人兄妹进山寻究,在山洞偶遇仙人,仙人以玉液琼浆和生鱼片款待。

后来,兄妹俩按仙人指点如法炮制。

从此,横县鱼生名声大振,流传至今。

3、“五色糯米饭”

古时候,有个壮族青年叫特侬,他的父亲早已去世,只与瘫痪在床的母亲相依为命。

特侬非常孝顺,怕母亲一人在家烦闷,就背着母亲上山砍柴、下田插秧。

每一次他都带着一大包母亲最爱吃的糯米饭放在她身边,让母亲饿了随时可以吃。

特侬母子的这一举动被在山上的一只猴子看到了。

那猴子便趁着特侬到山上砍柴时机,悄悄溜到母亲身边,敏捷地把糯米饭抢走了。

母亲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猴子抢走糯米饭。

一连几天如此,特侬看着一边饿极了的母亲,无奈地扯着身边的枫叶,却又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有典故的成语 南宁有什么典故

猛然间,特侬发现自己掐枫叶的手黑漆漆的,原来是被黑色的枫叶汁染脏了。

看着黑乎乎的五指,特侬灵机一动,立即把树上的枫叶割回家,放到石臼中舂成泥状,用水浸泡一天一夜,得出黑色的液汁,再将糯米饭放到黑液汁中浸泡一晚。

第二天早上将黑色的糯米捞起蒸煮,顿时一股清香弥漫全屋。

母亲在屋里喊,特侬,什么东西这么香啊!特侬兴奋地说,这是黑色糯米饭,多香多甜啊!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

清晨,特侬带着母亲上山砍柴,他用芭蕉叶包着黑色糯米饭,故意露出一点黑乎乎的颜色。

猴子看见了,以为是毒药,碰也不敢碰,便逃之夭夭了。

这一天,特侬吃了黑色糯饭,口不干不燥,还觉得浑身是劲,打的柴更多了。

从此,特侬和母亲上山砍柴,都带着黑色糯饭。

后来,壮家人都学特侬,家家户户做黑色糯米饭。

再后来聪明的壮家人又学会了用黄栀子、红兰草等做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糯米饭,最后演变成了如今的五色糯米饭。

4、“柠檬鸭”

说起“甘家界牌柠檬鸭”,其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

相传民国3年(1915),时任广西都督的武缘籍(现武鸣县)陆荣廷,和小舅子谭浩明开辟广西第一条公路——邕武公路。

有一天,陆荣廷一干人马检查修路情况时,在界牌村外的界牌亭休息,陆荣廷见此亭旋木开裂,饱受风吹雨打,亭上的壮锦图案已有些失色、变形。

此时,一位农户正好经过,陆荣廷就询问了他相关信息,觉得界牌亭是南宁和武鸣的门面,应该修葺。

界牌村的村民们听后觉得非常合理,非常感激陆荣廷,其中一位农户宰了家里放养的鸭子热情招待他们。

但是在做菜的时候,由于鸭肉较少,农户别出心裁放了一些自家腌制的柠檬、酸辣椒、蒜头、生姜等加入菜中,增加菜的分量。

陆荣廷一尝,柠檬鸭酸辣爽口,香而不腻,食欲大增,并对农户的厨艺大加赞扬。

从此,陆荣廷在界牌亭休憩吃鸭的故事便在村里传开来。

此后,风云变幻,时局动荡,一直到陆荣廷辞世的第二年(民国18年(1929)),才修建完毕。

5、“糍粑”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臣子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了吴国,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

他来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成了吴国的有功之臣。

不久,他实现了自己的宏愿,率领吴兵攻破了楚国京都郢都,掘楚王墓鞭尸以报仇雪恨。

此后,伍子胥受封申地。

有一次吴王令他率人修建了著名的“阖闾大城”,以防侵略。

城建成后,吴王大喜。

惟有伍子胥闷闷不乐。

他自知自己结怨甚多,恐日后有人难以容他。

回营后,便对自己的亲信说,“大王喜而忘忧,不会有好下场。

我死后,如国家有难,百姓受饥,在相门(苏州八个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便可找到充饥的食物也。

”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多次拒绝伍子胥的忠告,竟听信谗言,令伍子胥自刎身亡。

不出伍子胥所料,他去世后不久,越国勾践乘机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

当时正值年关,天寒地冻,城内民众断食,饿殍遍野,国家和人民果然遭到危难。

在此危难之际,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暗中拆城墙挖地,人们惊奇地发现,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

原来,这是伍子胥在建城时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下来的备荒粮。

人们不禁感叹道,伍子胥真有先见之明!大家将糯米砖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

后来,在楚天一带,人们每到丰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奠伍子胥。

至今,糍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每年春节前必做的美食。

有的地方将糍粑制作成圆形,有大有小,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

有的地方又称为年糕,这一名称也是寓意吉祥如意,人们常说:“年糕,年糕,年丰寿高”。

年糕以苏州观前街的稻香村年糕为最佳品。

这儿有猪油年糕和果仁红、白糖年糕。

做年糕所用的糯米粉细而甜,色泽白亮,制成的年糕蒸煮煎都可,吃起来又香又甜。

猪油年糕又有玫瑰、桂花、枣泥等四个品种,其共同特点是色泽鲜亮,肥润香糯,久吃不厌。

我国人民吃的年糕有南式、北式之分,苏州年糕是南式年糕中很受欢迎的名特产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