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湖北历史名人 名古屋历史名人

火烧 2022-07-04 21:28:29 1060
名古屋历史名人 一、日本的一些历史著名人物丰臣秀吉(1536-1598)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为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名古屋历史名人  

一、日本的一些历史著名人物

丰臣秀吉(1536-1598)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为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法名国泰佑松院殿霊山俊龙大居士。《明史》里称作平秀吉。

德川家康(1541—1616)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 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之长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

织田信长(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

是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但后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岩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

毛利元就(1497-1571)

毛利弘元的次子,明应6年(1497)3月14日生于安艺吉田郡山城。母亲为毛利同族的福原广俊之女。幼名松寿丸,又称少辅次郎。历任官职:右马头(天文2年)、陆奥守(永禄3年)。明应9年(1500),父亲弘元将家督之位让与长子兴元后退隐,元就与父亲一起移居多治比猿悬城。元就公的母亲在他5岁时逝世,而父亲也在10岁的时候辞世了。父亲离世后元就公跟随义兄大内义兴移住京都,可以说少年时代是在孤独中默默成长的。15岁那年松寿丸元服,正式得名元就。永正13年(1516),长兄兴元病逝,其子幸松丸(时年仅两岁)继家督之名。元就以庶家分流为多治比氏。稍倾,与吉川国经之女美伊方成亲。

大永3年(1523),9岁的幸松丸亦离开人世。就在同一年,元就与妙玖的第一个孩子,隆元也诞生了。8月10日,元就正式入主郡山城,成为毛利家督。就在毛利氏宗家相继之时,与尼子家臣龟井秀纲暗通的渡边、坂一派支持元就的异母弟弟相合元纲,策划阴谋反对元就。为了对抗这一阴谋,大永5年(1525),毛利氏与尼子氏断绝主从关系,投入大内氏麾下。

此后,元就大力推行联姻之策,与尼子方的高桥氏(兴元夫人的娘家)、武田氏(中国地方的国人一族)、穴户氏(元就之女五龙局的夫家)、熊谷氏(次子元春夫人的娘家)、天野氏和平贺氏等邻近的国人众结成了相当坚固的同盟。天文9年(1540)9月至次年正月,尼子晴久(经久之孙)率三万大军对郡山城发起包围攻势,得大内氏援军,最终击退了尼子势。正因受援,在天文11年至12年(1542-43)大内义隆讨伐尼子氏时不得不派军出阵的毛利氏亦受败军之苦。

天文14年(1545),在丈夫身边默默支持了28年的妙玖夫人病逝。次年元就公将家督之名让于长子隆元,自己于幕后把握实权。天文19年(1550),寄于竹原小早川氏为养子的三子隆景回归本家沼田小早川氏继领家督。另一方面,以吉川氏当主兴经(妙玖夫人的外甥)与家中宿老的对立为契机,推养子次男元春继任家督(同年,元春迁入吉川氏本城火之山城,杀害了兴经父子)。同时对家中进行肃正,将反抗元就的井上一族诛杀。 相传元就的三个儿子常常因为血缘关系而不合,为此毛利元就拿出弓箭教导他们要兄弟情同手足,从此毛利家更加团结。这就是日本战国著名的“三矢之训”说。

弘治元年(1555),严岛之战爆发。小早川氏支配下的能岛、来岛、因岛水军及村上海贼众联手击破了陶晴贤部。弘治3年(1557)4月,毛利势击溃大内义长军,将周防长门两国纳入毛利氏的版图。同年11月25日,元就发出“三子教训状”,毛利两川体制的正式形成。

永禄9年(1566)6月,毛利氏开始侵扰北九州地方。11月,尼子氏灭亡。同月5日,在有姻亲关系的河野氏帮助下确立了对伊予的支配。

永禄12年(1569)6月,尼子氏残党进攻出云;同年10月大内辉弘(义隆的表兄弟)军在大友水军的援助下在周防国登陆;能岛村上氏亦背叛;毛利军在备前的攻略也受到浦上氏的反抗。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元就从九州地方迅速撤离。就在回到本领后不久,即元龟2年(1571)6月14日,元就于吉田郡山城病逝,享年75岁。墓地在今广岛县高田郡吉田町的郡山城内洞春寺,法名日赖同春大居士。

参考资料:出自《百度百科》

二、日本名古屋的历史

十六世纪初叶筑城,后废置。1610年始建名古屋城。

经济: 1889年设市。1886-1900年东海道干线等铁路通达,1907年定为通商口岸,工业逐渐发展,中京工业地带的核心。工业生产规模仅次于东京、大阪和横滨居全国第四位。

工业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棉纺织、陶瓷器等轻工业为主,战时军事工业、飞机制造业发展,战后重工业发展迅速,成为综合性工业区。 1874年:名古屋市第一次举办的名古屋博览会在鹤舞公园开幕。 1878年:12月20日:郡区町村编成法实施,名古屋为区。 1889年:10月1日:市制盯村实施,名古屋改市。(现今中区、东区,面积13.44km2,人口约15万人。) 1891年:10月28日:浓尾地震造成损失 1898年:5月6日:有轨电车开始营运。(1974年废止) 1898年:8月22日:爱知郡那古野村、古沢村并入 1907年:爱知郡热田町、小碓村并入 1908年:区政实施,设中区、东区、西区、南区四区。 1935年:10月1日:据国势调查统计人口突破100万人 1956年:9月1日:指定为政令指定都市 1969年:人口突破200万人

三、日本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丰臣秀吉(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Toyotomi Hideyoshi,1536-1598)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

为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法名国泰佑松院殿霊山俊龙大居士。

《明史》里称作平秀吉。秀吉在全国初步统一完成之后,于1592、1597年两次入侵朝鲜,连陷釜山、汉城、平壤等要地。

后由于朝鲜军民的抵抗和中国明朝派军应援,遭败绩。1598年,因侵朝战争未达目的,在焦虑不安中死去。

丰臣秀吉的统一事业为德川家康开创江户幕府的幕藩统治制度奠定了基础。在武功之外,还从事于建立新的封建体制。

实行士农工商政策,即严格划分武士、农民、手工艺者和商人的阶级界限,各有居所,不得混淆。并以将土地分给部下的形式,建立新的封建主从关系。

在全国各地实行清丈土地,统一地制。确立土地的所有者和耕种者,以一耕地归一耕者为原则,凡在土地帐上登记的农民统称百姓,为年贡的缴纳者,形成父权家长为主的小农家经营的形式。

又确立土地收获2/3为年贡,1/3归耕者的剥削方式。奖励新兴工商业,扶植城市的发展。

1588年令全国收缴民间武器,以防止农民起义。巩固了兵农分离制度,使武士集中居住于城市。

宗教方面,保护佛教寺院,压制天主教的传布,迫害西班牙传教士,开日后禁教锁国之先河。 德川家康 15、16世纪的日本列岛,进入战乱频繁的战国时代。

这个时期,各个分国的大名互相残杀,争夺领地,朝廷和幕府的权力尽失。持续了150余年,终究结于一人之手。

他就是江户幕府的建立者—德川家康。德川家康执政期间,通过颁行《武家诸法度》,建立参觐交代制度,完善幕府及地方大名组织机构,确立新兵制,规定天皇、亲王、公卿的权限等一系列措施,基本形成德川氏统治日本的江户幕藩体制的基础。

他还实行垄断造币权,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发展国内贸易,开展外交联系,鼓励商人对南洋的“朱印船”贸易,提倡儒学等措施,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允许天主教神甫在政教分离原则下传教,庆长末年发现传教涉及政治后,开始禁止传教,这一行动在其死后演变为锁国。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日本作家,原名夏目金之助。中学时,酷爱汉诗文。

1900年留学英国。回国后任教于东京帝国大学。

1905年开始写作《我的猫》,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批自命清高、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形象,以幽默的笔调对他们玩世不恭的态度和眼高手低的毛病进行了讽刺。1906年发表中篇小说《哥儿》,塑造了一个不满现实有正义感而又头脑简单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形象,揭露了教育界的腐败现象。

《三四郎》、《其后》、《门》是他中期创作的三部曲。这些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是日本近代文学中具有深刻思想的重要作品。

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但晚年流露较为明显的悲观情绪。 宫本武藏(天正12年(1584年)?—正保2年五月十九(1645年6月13日))是江户时代初期的兵法者(剑术家),亦是书画的艺术家,留下不少出色的作品。

小时候跟从父亲新免无二之助一提真学习当理流兵法,十三岁开始到二十九岁送为此这一段期间跟其他流派比武六十多次,从来没有失败过一次。剑术以外还是手里剑和体术(徒手武术)等多种多样武术的高手,二十来岁已经开创一派号称圆明一流(圆明流);庆长十年(1605)写下剑术书《兵道镜》。

宽永年间(1624 ~1644)完成二刀的兵法,号称二刀一流。武藏第五十七岁时宽永十七年(1640),得到熊本藩主细川越中守忠利邀请在当地正式教授兵法,同时开始写下兵法理论的著作,称为兵法二天一流。

四、日本战国的历史人物

徳川家康(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出生于名古屋市附近的冈崎市。

德川家康本姓松平,小名竹千代。其父松平广忠是地方上的一个大名,拥有三河的土地和家臣,母亲是冈崎附近刈屋城主水野忠政的女儿於大之方 经历 家康三岁时,由于娘家的兄长投靠了其父亲政治上的敌对方,松平广忠将妻子送回娘家。

1547年,广忠为了与织田家对抗,将家康送往今川家作为质子,以换取今川的支援。不料半途被织田信秀派人抢走。

两年后,广忠击退了信秀,但在出外狩猎时遭下级(武士)刺杀。今川家以立嗣为理由向信秀讨回家康,并立下冈崎城城主,实则为今川家的傀儡。

虽然名为城主,但年幼的家康一直在骏府城今川义元帐下继续过著质子的日子,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他十八岁。14岁元服那年,改名为松平元信,两年后,再次改名为松平元康,同时奉今川义元之命娶其部下的女儿为妻。

这时家康才得以回到冈崎城,真正成为一城之主。 1560年,今川义元於桶狭间之战被信秀的继任嫡子织田信长击败身亡,家康返回冈崎城。

两年后,家康与织田信长结盟。1563年,家康攻打今川义元之子氏真大胜,占领了远江,并将居城迁往远江滨松,成为坐拥三河与远江两国的大名。

1566年,家康正式改名为德川家康。1572年,家康与上洛的武田信玄军於三河城外的三方原交战却大败(史称三方原会战),不过幸运的逃过一死。

(传说家康遭遇武田军山県昌景追击时,曾吓到失禁。并让人当场绘下自己愁苦样子,作为日后激励。

该画像现在仍存在。) 1582年2月,率家臣到安土城拜访织田信长,部下嫌料理难吃,信长当场惩处主办人明智光秀,6月,本能寺之变,家康正在堺港,被部下服部正成护送逃回三河。

1590年,德川家康随丰臣秀吉灭北条氏有功,转封关东八州,改建江户城为居城(今东京)。 1600年,在关原之战统领东军打败石田三成率领的西军,三年后出任征夷大将军,并创立江户幕府,也称为德川幕府。

1610年,尾张名古屋构筑了名古屋城。 1615年,大坂夏之阵,德川军攻入大坂城,丰臣氏被灭(开战之前,被真田幸村袭击本阵,一度打算自杀,但最后仍逃出重围)。

1616年,病故,法名东照大权现。法号安国院。

晚年爱好:一富士二鹰三茄子。晚年的家康喜爱眺望富士山景和驯玩猎鹰,茄子则是他最爱好的食物。

他评价茄子为“称霸天下的男人的食物”。 家康在日本战国群雄里拥有最多财富资源及武器(种子岛铳),识者皆知是九州华侨侨领,大海商李旦鼎力支持. 健康的家康:家康寿活75岁,在日本战国时代堪称了不起的高寿。

武术家:家康在弓术、剑术、炮术、马术、水术的造诣堪称一流。剑术上更是曾向新当流、新阴流和奥山影神流的剑豪们请教。

尊敬的人:高祖刘邦、张良、韩信、姜子牙、文王、周公等。 喜爱的书:论语、六韬、三略、史记、中庸、汉书等。

家康的手相:手相术认为掌纹中的理智线和感情线不交错的人,可以在任何情况下用理智解决问题,家康的手相正是如此。 家康的身材:家康身材肥硕,身高在156CM-160CM之间,腰围则为120CM。

死因另说:食用了鲷天妇罗料理而食物中毒而死。因为鲷鱼皮加热后会释出一种有害物质 织田信长(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是活跃於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

出生於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但后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

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岩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 1534年出生。

父亲死后、历经与同母所生之弟的织田信行的家督之争,胜利后成为织田家的主君。於击破周边敌对势力的今川家与斋藤家之后,立足利义昭为将军并完成上洛(京都)。

之后义昭与信长为敌,并下令给武田家、朝仓家、比叡山延历寺、石山本愿寺等,组成了反信长包围网。信长突破包围网后,迈向天下布武之路,推行如乐市乐座、土地调查等革新政策。

后因家臣明智光秀的谋反(本能寺之变)而自杀。 否定既存的权威与势力(朝廷、佛教等),选用人材不在意其家世出身,透过活用新兵器如火绳枪将战国时代导向终结之路。

由於秀吉的情报操作加上信长本人亦曾自称魔王(第六天魔王),信长本身亦存在为人所惧的部分。 丰臣秀吉(1536年—1598年)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

法名国泰祐松院殿霊山俊龙大居士。 他统治的时期以他的城堡命名为桃山时代。

这时期从1582年延续到1598年他死亡为止,或根据某些学者延续到1603年德川家康接任征夷大将军,建立江户幕府为止。 青年时期秀吉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内)中村,为贫农之子(一说是下级武士之子)。

幼年时期名为日吉丸(ひよしまる, Hiyoshi-maru)日吉丸,仕於织田信长成为武士之后改名木下藤吉郎(きのした とうきちろう, Kinoshita Tōkichirō)木下藤吉郎,绰号猴子。据说他是多指畸形患者:右手长了两根大拇指。

受限於其出身影响,关於。

五、名古屋介绍

基本概况 名称:名古屋市 日文名称:なごや 罗马音译:nagoya 地理位置:日本中部爱知县西部的城市,也是爱知县县厅所在地。

行政登记:属于政令指定都市一级。 名古屋过去是尾张德川的城下町。

因为它是中部地区的商、工业,交通的中心地,而且位于东京和京都的中间,所以又被称作中京,并设有中京工业核心地带。 [编辑本段]名古屋 (なごや nagoya) 名古屋是是仅次于东京、大阪和横滨的第四大城市。

它于本州中西部,濒临伊势湾。由于该市介于首都东京和古都京都之间,故有“中京”之称。

日本主要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爱知县首府。日本东西交通的重要地带。

城市总面积约326平方公里,人口260万人,距东京366公里,搭乘新干线快车,只需两小时。面积为376平方公里,人口210万人。

既是日本的工业大城,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 面积: 326.35平方公里 户数: 88万8344户 (到2000年1月1日为止) 气候: 年平均气温16.8℃, 平均湿度72%。

名古屋临近太平洋,全年有130多天下雨,多云天气也有100多天,日照时间约为43%。夏秋之交会有台风、地震等灾害性天气。

名古屋1月到4月的平均气温为4℃,5月到9月为20℃,9月到12月为10℃。全年适合旅游。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位于本州岛中南部浓尾平原上,南临伊势湾。地势东高西低。

市区主要分布在热田台地上,大部分海拔10~15米,无洪水之患。 北纬 35°1`50"----35°15`26" 东经 136°47`41"----137°3`50"(爱知县首府) [编辑本段]历史 十六世纪初叶筑城,后废置。

1610年始建名古屋城。 经济: 1889年设市。

1886-1900年东海道干线等铁路通达,1907年定为通商口岸,工业逐渐发展,中京工业地带的核心。工业生产规模仅次于东京、大阪和横滨居全国第四位。

工业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棉纺织、陶瓷器等轻工业为主,战时军事工业、飞机制造业发展,战后重工业发展迅速,成为综合性工业区。 1874年:名古屋市第一次举办的名古屋博览会在鹤舞公园开幕。

1878年:12月20日:郡区町村编成法实施,名古屋为区。 1889年:10月1日:市制盯村实施,名古屋改市。

(现今中区、东区,面积13.44km2,人口约15万人。) 1891年:10月28日:浓尾地震造成损失 1898年:5月6日:有轨电车开始营运。

(1974年废止) 1898年:8月22日:爱知郡那古野村、古沢村并入 1907年:爱知郡热田町、小碓村并入 1908年:区政实施,设中区、东区、西区、南区四区。 1935年:10月1日:据国势调查统计人口突破100万人 1956年:9月1日:指定为政令指定都市 1969年:人口突破200万人 [编辑本段]经济 名古屋市经济发达,主要产业有汽车制造、电子、纺织、陶瓷工业等,著名的丰田汽车城也在附近。

其城区商业气氛浓厚,建设规划井然有序,被誉为日本城镇建设的模范城市。城内到处可见设计完善的林荫大道,而高楼大厦则林立两旁,掩映在绿树芳草之中。

干净的市区,充满朝气的人群,使名古屋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气氛。 名古屋的传统工业纺织、陶瓷器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还有印刷、化学等工业。

海、陆、空运输枢纽。全国第三大贸易港(次于横滨、神户)和世界大港之一。

出口汽车、钢铁、录像机、陶瓷器等。进口原油、木材等。

[编辑本段]教育 名古屋大学是名古屋的著名大学,其前身为名古屋帝国大学。 除此之外,还有名古屋工业大学,名城大学,中京大学,南山大学等学府。

[编辑本段]城市 名古屋城市规划设计极好,市内绿荫夹道,鲜花吐芬,整齐清洁。名古屋港湾隐蔽,不受风浪影响。

名古屋因为古迹而获得了美誉。现在,名古屋因为其发达的工商业而举世闻名。

纺织业和造船业也非常发达。陶瓷业是其传统工业,漆器和景泰蓝手工艺发达。

它也是日本三大批发商之一,爱知丰田汽车销售公司与松坂屋百货公司是全国闻名的大商业企业。名古屋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城市,它有众多的娱乐中心、购物中心、博物馆、会议中心。

车站附近有不下十座的高楼,各大楼地下有商业街,彼此联系,构成很理想的购物场所。 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又可以随处感受到日本传统的浓厚人文气息。

庄严古老的名古屋城堡,出生在此的日本三大英雄豪杰——织田信长的传奇故事为其蒙上一层古老而又神秘的面纱。 现任市长 : 河村隆之(かわむら・たかし,Kawamura Takashi) 2009年4月28日就任 任期満了 2013年4月27日 [编辑本段]行政区 热田区 北区 昭和区 千种区 天白区 中川区 中区 中村区 西区 东区 瑞穗区 绿区 港区 南区 名东区 守山区 [编辑本段]历任市长 届数 人名 就任年月日 卸任年月日 1 中村修 1889年12月17日 1890年9月11日 2 志水忠平 1890年11月6日 1894年2月12日 3 柳本直太郎 1894年2月28日 1897年6月26日 4 志水直 1897年7月19日 1901年12月2日 5 青山朗 1901年12月27日 1906年4月12日 6 加藤重三郎 1906年6月27日 1911年7月3日 7 阪本さん之助 1911年7月4日 1917年1月23日 8 佐藤孝三郎 1917年7月3日 1921年7月2日 9 大喜多寅之助 1921年7月2日 1922年2月2日 10 川崎卓吉 1922年4月1日 1924年6月11日 11 田阪千助 1924年9月25日 1927年8。

六、明朝历史中的名人,名将,历史事件

袁崇焕字元素,号(或字)自如,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东莞县石碣镇水南乡(今广东省东莞市)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明末著名政治人物、文官将领。入兵部,守卫山海关及辽东;指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但不救朝鲜,擅杀大将仍触兵家大忌。后被崇祯帝以诛杀毛文龙、己巳之变护卫不力以及擅自与后金议和等罪名正法。清乾隆大兴“文字狱”,清政府为贬损明朝君臣在百年后杜撰了皇太极以“反间计”构陷袁崇焕的故事,史学界至今争议颇大。袁崇焕曾为魏忠贤建祠,大学士韩爌云:“袁崇焕…,亦俱建祠,但与诸奸宜减等论。”

中文名:袁崇焕别名:字元素,号自如(又字自如)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省东莞县石碣镇水南乡出生日期:1584年6月6日(万历十二年)逝世日期:1630年9月22日(崇祯三年)职业:辽东巡抚, 蓟辽督师主要成就: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代表作品:诗词《落第》,《秋闱赏月》,《入狱》,《狱中对月》等重要事件:己巳之变

我个人非常喜欢他。崇拜他。

七、英国历史名人有哪些

英国历史名人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 beare 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1586年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莎士比亚的著作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他的作品被翻译、改编、出版、搬上舞台和银幕,他养活全世界千千万万的文化男女,也包括我们这些从事舞蹈工作的,我们对他永远感恩戴德。简而言之莎士比亚是被全人类神化了的人物。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直是西方芭蕾舞编导们取之不尽的源泉.

著名剧作: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2个版本),悲剧;《仲夏夜之梦》, 《奥赛罗》等等.

劳伦斯·奥利维尔(Laurence Olivier)Laurence 爵士是在二十世纪最出名的一位英语系演员。最闻名的是饰演莎士比亚戏剧,他也自己导演过亨利五世 (1945) 而勇夺奥斯卡最佳杰出奖项。 他另一次的自导自演是1948年的哈姆雷特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在六十年期间他演出超过一百部电影与电视和无数的戏剧。1907年5月22日生于英国,1989年7月11日死于英国苏塞克斯郡,死因肌肉失调并发症,享年82岁.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是大英帝国利益的坚决捍卫者。他为大英帝国的利益奋斗了一生.丘吉尔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受到典型的英国式教育。他曾三考军校,最后毕业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湖北历史名人 名古屋历史名人

32岁首次入阁,先后担任了殖民副大臣、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等职。77岁再次出任保守党政府首相. 1965年1月初,丘吉尔因患感冒而卧床不起,15日因脑溢血而昏迷,24日逝世,享年91岁。1月30日,英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丘吉尔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演说家和作家。青年时他著有《马拉坎德远征史》、《河上战争》等,成名之后他的著作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6卷)、《英语民族史》(4卷)、《世界危机》(4卷)、《马尔巴罗的生平与时代》(4卷)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等历史著作和演说,丘吉尔曾在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霍雷肖·纳尔逊 (horatio nelson 1758.9.29-1805.10.21)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担任英国海军司令)

纳尔逊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海军指挥官。他的行为准则、英勇品格和高超的航海技术直到今天还是海军军官学习的楷模。纳尔逊有统领世界上最庞大和经过最好训练的海军的优势,率领这支海军一直以出色的谋略智取敌人并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重大胜利。纳尔逊是开明的领导人,对愚蠢的人没有耐心,对于他认为愚蠢的命令不予理睬。纳尔逊对部下关怀备至,他们对他的每一项决定都很推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