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端午节申遗事件成功了吗 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内容
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内容
韩国 “申遗”事件中提到的韩国端午节,指的就是江陵的端午祭。
陵端午祭是旨在继承和发扬端午节传统文化习俗而举行的庆典活动,1967 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
江陵端午祭以大关岭祭神为始拉开帷幕,活动期间将会举行各种巫法和祭祀典礼,并会举行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体验活动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农乐表演等。
江陵端午祭是现在韩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
原来在韩国许多地区都有端午习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消失了,唯独江陵地区完整地保存着。
江陵端午祭
在江陵地区,端午祭有着繁琐的祭祀仪式。
如果从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举行五个昼夜;如果从“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时间长达20多天;如果从“谨酿神酒”算起,则长达一个月的时间。
江陵端午祭的程序是从酿制神酒开始的。
农历四月五日,人们用江陵旧官府“七事堂”发放的大米和米曲子酿制神酒,准备端午祭时敬神和饮用;四月十五日举行“大关岭山神祭”和“国师城隍祭”,祭祀结束后,锯一段神木,人们将青红礼缎挂在上面,然后在神木的引导下,组成迎神行列,农历五月初三傍晚时分,回到江陵国师女城隍祠(郑家女)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
祭祀结束后,将大关岭山神和国师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场。
从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晨举行“朝奠祭”。
江陵端午祭的祭祀仪式分“儒教式祭仪”和“巫俗祭仪”两种。
儒教式祭仪以奉读汉文祝祷词的形式进行,祝祭的内容涉及除祸招福、健康安宁、治愈疾病、农渔丰收、禽畜繁盛等。
儒祭之后,开始伴随歌舞戏剧表演进行的“巫俗祭仪”,直至深夜。
活动

江陵端午祭的活动丰富多彩。
除指定的祭礼(谨酿神酒――送神仪式)、巫祭、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儿童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这些都是地区或国家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外,还有众多的民俗活动,如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拔河、摔跤、荡秋千、射箭、投壶等;庆祝活动,如烟火游戏、端午放灯等;夜间活动,如国乐表演、伽琴并唱等;艺术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此外还有被称为“乱场”的商品交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