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上鲁肃单刀赴会 究竟是誰單刀赴會?儒將魯肅有這個膽子嗎?關羽的行為是否很魯莽
究竟是誰單刀赴會?儒將魯肅有這個膽子嗎?關羽的行為是否很魯莽 單刀赴會,在歷史上其實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三國演義》里,關羽單刀赴會,他所面對的,是時任東吳大都督的魯肅。關羽帶了八九個隨從,親自趕往江東
究竟是誰單刀赴會?儒將魯肅有這個膽子嗎?關羽的行為是否很魯莽

單刀赴會,在歷史上其實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三國演義》里,關羽單刀赴會,他所面對的,是時任東吳大都督的魯肅。關羽帶了八九個隨從,親自趕往江東,最終全身而退。還有一個是《三國志》里,魯肅和關羽同時單刀赴會,會面地點不詳,結果雙方都沒有動手,所以兩人都全身而退。至於真正歷史上是否發生過單刀赴會這件事,我們並不清楚。那麼就這兩種單刀赴會,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不是真的是魯莽的行為。
01關羽單刀赴會,算準了魯肅會放他走。
關羽駕著一艘小船,帶著八九個關西大漢,就敢前往江東。這種豪氣,不管在哪個時期,都是值得所有人感嘆了。
是真英雄方如此,唯大丈夫應如是。這次關羽前來,所要商談的,其實就是荊州地盤的問題。此前劉備向孫權借了江陵郡,作為根基,可是這個時候孫權卻說劉備向他借了整個荊州,關羽必須要去把事情說明白。
雲長曰:「只教吾兒選快船十隻,藏善水軍五百,於江上等候。看吾認旗起處,便過江來。」---《三國演義》
魯肅見到關羽前來,也是嚇了一跳,沒想到關羽會有如此大的膽子。這個時候的江東將領們,已經埋伏好了刀斧手,準備斬殺關羽。
倉會意,先到岸口,把紅旗一招。關平船如箭發,奔過江東來。雲長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魯肅手,佯推醉曰:「公今請吾赴宴,莫提起荊州之事。吾今已醉,恐傷故舊之情。他日令人請公到荊州赴會,另作商議。」魯肅魂不附體,被雲長扯至江邊。---《三國演義》
關羽到了以後,一直和魯肅比較親近,在事情談的差不多的時候,關羽忽然一把抓住了魯肅的手,表示要讓魯肅送自己過江。
這下子江東將領們可都傻了眼了,大都督被人挾持了,那他們哪裡還敢動手呢?最終在魯肅的護送下,關羽順利過江。那麼為什麼說關羽這件事做得並不魯莽呢?
首先,關羽給自己想好了退路,早就讓關平在江面上準備了十條大船,上面藏著500軍士。一旦看到關羽這邊的旗號,就立刻過來接應。其次,關羽挾持著魯肅走到了江邊,有魯肅作為人質,江東將士們就算再魯莽,也必須要考慮到大都督的安危,這是關羽保命的手段。再者,關羽知道魯肅不會動手殺他,因為殺了一個關羽,那就破了孫劉聯盟。聯盟一旦破滅,那麼曹操南下孫權可就沒了援手,必敗無疑。由此可見,關羽這次單刀赴會,並不是毫無準備,而是在思前想後之下,做出的無奈之舉。畢竟魯肅已經邀請,不去是不成的。
02魯肅和關羽共同單刀赴會,這是一場政治較量。
在《三國志》里,是魯肅和關羽同時單刀赴會。這裡必須要糾正一下某位專家的言論,不是魯肅單刀赴會,而是兩個人同時單刀赴會。
現在很流行貶低劉備集團,因為可以達到標新立異的效果,畢竟尊劉抑曹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我們必須要客觀認清這一點,不要為了貶低劉備集團,就刻意隱瞞史書真相。
這次的確是魯肅和關羽同時在某個地方見面,而這個地方,史書上並沒有給出交代,所以不能說是某一方單獨前往另一方的陣地,很大概率是雙方前往彼此交界處會面。
備既定益州,權求長沙、零、桂,備不承旨,權遣呂蒙率眾進取。備聞,自還公安,遣羽爭三郡。肅住益陽,與羽相拒。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三國志》
當時劉備已經拿下了益州,按照原來的說法,拿下益州以後,就把江陵城還給孫權。可是劉備說等拿下涼州再還江陵,這一點觸怒了孫權。
孫權便向劉備索要長沙、零陵以及桂陽的控制權,這就沒道理了,跟你借了一座江陵城,你就要拿三個郡的控制權作為交換。
劉備不是傻瓜,當然不會答應。於是孫權便讓呂蒙帶領大軍前去奪取這三個郡,危機之下,劉備只好帶著5萬大軍回到公安,並且派遣關羽前往益陽。
這個時候魯肅被孫權派往益陽和關羽相抗衡。為了保證孫劉聯盟的關係,魯肅主動邀請關羽見面。
這件事的確是魯肅提出來的,不過見面的地點,並不清楚。見面的條件是,雙方各自帶領的兵馬,要退到他們百步以外,只有將領們帶著單刀去見面。這裡還要強調一點,是將領們,也就是說不一定只有魯肅和關羽這兩個人,很有可能是關羽和魯肅各自帶著幾位大將一起在約定地點見面。這麼來說,其實這場會面,是有安全保障的。至少魯肅這邊不能說是沒有人保護他,由此可見,魯肅並不是出於魯莽。當然了魯肅是儒將,而關羽是武將,兩個人的武力值是不好相比的,由此可見魯肅的勇氣可嘉。為了東吳的利益,魯肅可謂是殫精竭慮了。
03單刀赴會只是一種無腦操作。
如果魯肅和關羽能夠談出個一二三來,那還要孫權和劉備幹嘛?這兩個地方將領的交流,根本就不可能促成事情的良好處理。
關羽答應給魯肅三個郡,難不成就能直接拱手相讓了嗎?當然不可能,這件事必須要徵求劉備的命令。如果劉備不答應,那關羽說話一點用都沒有。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同樣的道理,如果關羽提出了額外的過分要求,魯肅能夠一口答應下來嗎?比如說拿江夏換江陵,魯肅能答應嗎?當然不能,孫權可不是吃乾飯的。
由此可見,魯肅和關羽的這場會面,沒有任何價值。魯肅所謂的單刀赴會的想法,其實就是一廂情願的行為。
改變不了大局的商談,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最後要不是劉備想要奪取漢中,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那麼爽快地解決。
總結:單刀赴會雖然不是魯莽行為,卻什麼都解決不了。
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他們對單刀赴會的描述,其實都可以表明,這不是一場魯莽的行為,彼此都是有充足準備的。
可是這種行為值得提倡嗎?當然不值得,不要說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萬一因為這一場會面,又引發了新的矛盾,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我們現在都能明白了,關羽和魯肅的單刀赴會是無法解決地盤問題的。那麼如果會面的時候,關羽不小心殺了魯肅,那會造成什麼影響?
那東吳鐵定是要跟劉備集團拚命的,相反魯肅殺了關羽,效果也是一樣,劉備照樣會找孫權拚命。由此可見,這種會面,在大戰面前絕對不值得提倡。魯肅這麼聰明的腦袋瓜子,為什麼這個時候會想到如此蠢的辦法呢?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
《三國志》
很赞哦!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