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人物对李煜的评价 李煜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的?
李煜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的? 说起李煜,我认为他是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词人。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和建树,但是其艺术才华却无人能及。他精通书法、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的造诣,尤其在词的上面成就最高
李煜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的?
说起李煜,我认为他是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词人。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和建树,但是其艺术才华却无人能及。他精通书法、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的造诣,尤其在词的上面成就最高。
1、不幸造就了天才
公元975年,宋军长驱直入,李煜遭到了围攻,由于他生性懦弱,不理朝政,面对来攻的宋军毫无招架之力。但是李煜内心是善良的,以“不屠城,保民众”为条件降了宋军,成为阶下囚,被带到了汴京。
这个时候的李煜,陷入了对故国无限的思念和对往日所作所为的无尽悔恨当中。在宋国君臣面前,他以男儿自有的那股子傲气,没有表现出卑躬屈膝,而是以作词来消除心中的苦闷。《虞美人》也成为了他的绝笔之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所以说李煜是不幸的,亡国之前花天酒地所创作的词,大多显示出奢靡之风。只有成为阶下囚后,他词风转为悲壮,大气,遂得以流传千古,被后世所熟知。
2、责任与命运
李煜作为南唐中主李景的第六个儿子,本就是个天生的诗人,唯独没有做皇帝的本领。可偏偏阴差阳错就做了皇帝,这就是命。
“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命薄作君主”这是李煜对自己的评价,述说了国破家亡的深仇剧痛。
血泪之词也成就了他“词中之帝”的称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唱出了他一生的愁绪,也成为千古绝唱。
如果真要对李煜的为人做一评价,我觉得:“性宽恕,威令不素著”最为贴切。
图片均来自百度
能有(2)阶下囚(1)故国(1) 很赞哦! (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