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的书籍有哪些 《头颅中国》这本书是关于历史的吗?
《头颅中国》这本书是关于历史的吗?
关于中国先秦的历史一下是我搜到的

作者简介黄摩崖,当代诗人、独立学者,首届天涯原创作品大赛煮酒论史版的冠军[1]。
内容简介梁启超曾用“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阶段划分国史,先秦时期正处于“中国之中国”的大阶段。
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先秦的精神是中华文明高贵的头颅。
机缘巧合下,作者黄摩崖来到了里耶古镇(秦洞庭郡迁陵县),这里出土了3.7万枚秦简,是比咸阳、云梦更新鲜的秦文化据点。
作者以里耶秦简博物馆作为创作地点,开始了对先秦文明的思索,笔墨多放在殷周之变与周秦之变。
作品评价[2]作为向蔡东藩的“演义”系列、黎东方的“细说”系列致敬的国史系列作品,本书深深打上了“摩崖制造”的烙印。
作者试验了全新的“话体”,有意突破以往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分而论之的著史格局,以二十“话”为框架,每话各有主题以统摄小节,并遵循时间顺序,完整讲述文明史。
章学诚有言:“古人文无定体,经史亦无分科。”《头颅》既可以视作引入漫画中的“话”模式,也可以算是本土化历史写作的返本开新。
为了配合史论的深沉主题,作者追求文字的庄重典雅与缓急相宜,当然也绝不排斥必要的情趣与机锋,这些都散落在全书的每一话里。
同时,史料编排详略得当,并尽力推翻陈见,阐明义理。
文中频繁使用了“看官”一词,以此与读者坦诚相对。
社会影响[3]《头颅中国》的前半部草稿在2012上半年的天涯连载中得到了众多读者的支持,并掀起了关于“头颅”寓意是什么的大讨论。
有心的读者们给出了不错的解读——“头颅”象征着中国人的“智慧”、“尊严”、“信仰”、“理想”、“勇气”与“性命”。
图书目录第一话 青铜不等于青史国字的第二话 上帝之死与革命第三话 奠基时代的英雄第四话 文化转向与被动魅第五话 古典礼乐联邦制第六话 专权以蛮族之名第七话 贵族精神的正午第八话 华夏世界的裂变第九话 都会的白天黑夜第十话 乌托邦与集中营第十一话 儒法间的罪与罚第十二话 士人堆里刨真儒第十三话 秦楚与南土经略第十四话 鱼肉相忘于江湖第十五话 历史选择与进退
第十六话 帝制灰天下之心第十七话 道路的东西之争第十八话 最早博物馆之殇第十九话 尸臭与历史信仰第二十话 中国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