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鸣惊人相似的成语故事 一鸣惊人历史故事成语
一鸣惊人历史故事成语
两个说法:一个是战国的《韩非子》,一个是汉朝《史记》。
个人倾向于战国。
《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没有发号一项政令,也没有一样政绩上的作为。
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话,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
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
你放心,我知道了。
”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
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
庄王不因为小事加害忠善的人,故此能有好的名声;没有事先显示,故此能有好的功绩。
所以说:“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
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
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
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
齐王身边近臣没有一个敢进谏。
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
”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
齐国的声威竟维持长达三十六年。
这些话全记载在《田完世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