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诸子百家的诸子含义是什么 诸子百家中的他们为什么要用“子”为名?有什么含义?

火烧 2022-02-15 04:40:22 1063
诸子百家中的他们为什么要用“子”为名?有什么含义? 提起诸子百家,我们时常可以见到诸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列子”、“孙子”、“公孙龙子”、“鬼谷子”、“韩非子
诸子百家的诸子含义是什么 诸子百家中的他们为什么要用“子”为名?有什么含义?

诸子百家中的他们为什么要用“子”为名?有什么含义?  

提起诸子百家,我们时常可以见到诸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列子”、“孙子”、“公孙龙子”、“鬼谷子”、“韩非子”等名称,这些人实际上都有自己的名字,但是后人提起他们的时候,常常称“子”。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向根据我查到的资料为大家进行解答。>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子”的本意。“子”的本意实际上就是指“婴儿”。而看甲骨文的字形,就像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学者们是如何解释“子”字的。>下面,我们将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和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中对“子”的注解进行概括,可以列出了三种说法。>第一种:《论语新解》和《论语今读》中都列举程树德《论语集释》中讲到,马融曰:子者,男子之通称。可以理解成“男人都可以称为子”。>第二种:认为是“五等爵名”。根据《通典》记载,从尧舜至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而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也称为“子”。孔子在任鲁司寇的时候,其门人就称孔子为“子”。表明“子”和等级官职有关。> >第三种:《论语新解》中提到,没有官职的普通人,如果被学者认可为开创一个学派的宗师,也可以成为“子”。我认为,这才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被称为“子”的原因和来历。两本书中都提到孔子的学生有若和曾参在《论语》中也被成为“子”,我认为正是第三种说法的佐证。> >最后,综合来看,“子”是一种尊称。被称为“子”的人,无论有无爵位、官衔,只要开创一个学派或者对学派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都会被门人或者后人尊称为“子”。我想这或许正是春秋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