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盐溶液中会长出奇异的“金属树”来
你见过从盐溶液中长出金属树来的实验吗?
取一个平底烧瓶,瓶里盛放半瓶10%的醋酸铅溶液。瓶口用橡皮塞塞住,塞子上吊一根细棉绳。绳下端缚住一根锌棒,让锌棒的一端浸入醋酸铅溶液。静置两天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浸在溶液里的锌棒上面长出了光亮奇异的“金属树”。
这“金属树”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浸入溶液的锌棒,与溶液中的铅盐发生了称为置换反应的化学变化。锌是比铅活泼的金属,当它与铅盐溶液接触时,锌棒表面的锌就溶进溶液里。而溶液中的铅,则会在锌棒表面析出金属单质。这好比锌与铅两者交换了一下座位一样,因此就称之为置换反应。被置换出的铅附着在锌棒表面,越积越多,就好像在慢慢“长大”,终于长成了“铅树”。
![]() |
这种置换反应在生产上很有用处。例如,过去采用湿式冶金的方法提炼铜,就是把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置换出来。照相馆从废定影液中回收银,则是利用铜将溶液中的银置换出来。
可是,并不是任何一种金属,都能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不信你把银丝浸入铜盐溶液中试试看,无论时间多长,你也休想把铜置换出来。因为,只有活动性大的金属,才能把活动性小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反过来则不行。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推知,锌的活动性比铅大,铁的活动性比铜大,铜又比银大,所以能够置换。为此,化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排出了一些金属化学活动性大小的顺序,它们是铝、锌、铁、铅、铜、银等等,当然,只有前者才能置换后者。
关键词:置换反应 金属活动性
- 上一篇
为什么石头抛到水里,水面会有一圈圈的波纹
你走到池塘边,往水中抛个石子,波平如镜的水面,马上会出现一圈圈的波纹,从石子落下去的地方向四周扩散开去。说也奇怪,这些水波并不争先恐后,而是很有秩序地离开石子的入水点。 它们为什么这样“守纪律”,是谁在指挥它们呢? 这是水的特殊的物理性质所决定的。 通常,
- 下一篇
远处的钟声,为什么夜晚和清晨听起来比白天更清楚!
许多大城市都矗立着巨大的报时钟,悠扬的钟声,向周围的人们准确地报告着时间。 你若是一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夜晚和清晨,钟声听上去很清楚,一到白天,钟声听起来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夜晚和清晨的环境安静,而白天声音嘈杂。 这样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