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宋高宗时期的宰相 两宋时期伪齐宰相张孝纯简介,张孝纯是个怎样的人

火烧 2021-06-24 23:20:11 1117
两宋时期伪齐宰相张孝纯简介,张孝纯是个怎样的人 张孝纯(?~1144)字永锡,滕阳(今山东省滕州市(原滕县)羊庄镇北台村)人。北宋宣和末,以河东宣抚使兼知太原府。宣和七年(1125),金军败盟南下,重

两宋时期伪齐宰相张孝纯简介,张孝纯是个怎样的人  

张孝纯(?~1144)字永锡,滕阳(今山东省滕州市(原滕县)羊庄镇北台村)人。北宋宣和末,以河东宣抚使兼知太原府。宣和七年(1125),金军败盟南下,重兵围困太原,张孝纯与副都总管王禀率军民坚守逾年,拒金招降。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太原城破,王禀战死,他被俘拒降,囚归云中,后不得已降金。天会八年(1130),金人立刘豫为大齐皇帝,建伪齐政权,张孝纯被任为丞相。天会十五年,尝书伪齐谋宋十事,密报于宋。伪齐政权废后,他又任汴京行台左丞相。一年后,请归乡里。皇统四年(1144)卒,谥安简。留有诗若干篇。

今山东省滕州市(原滕县)羊庄镇北台村村西是片土台,即黄诗中所写的“台上”,当地叫“张阁老望林台”,上有“北台上遗址”保护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成了一片菜园。台西侧就是薛河,经年冲刷后,河两岸台地就形成了十余米高的直立剖面,剖面土层中夹杂着从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3000年前后的岳石文化,经商周、秦汉、唐宋,直到当代的人类生活遗迹,如同一本厚重的地层历史书,一个朝代一层土,层层迭压,一“页”就是千年……

当地所称的“张阁老”,应该就是“伪齐丞相张孝纯”了。此地好不容易出个“丞相”的大官,怎么还称“伪”呢?查明万历版《滕县志。卷八。外传》中有对张孝纯的记载:“滕人,初仕宋,为太原知府……靖康元年粘殁喝兵陷太原,执孝纯以归,释而用之。金既册刘豫为帝,以东平为东京,以孝纯、郑亿年为丞相,孝纯仕伪齐……”这下明白了,原来张孝纯在宋、金战争中曾有过“变节”行为,难怪一向持有“正统”观念的明版《滕县志》主笔王元宾在介绍“张丞相墓”古迹时写到:“在城东善厣纾丞相名永锡,又有张孝纯,废齐丞相,岂名孝纯而字永锡欤?然仕刘豫,不足存也!”

“外传”中还提到张孝纯“致仕归里,乃以资大修寺院,自为记颂”,由此看来, “结义庙”的前身或者就是张孝纯修建的寺院呢……然而在百年前的清朝黄来麟时代,诗作者来此实地寻访时已经疑问“曾否有堂”了,可见“张丞相”的故居在那时已经没了踪影……“故居”遗址倒是一处适合人居的好地方,黄诗描写“万派泉流环作镜,四山岚气郁成堆”,站在高台上实地环望,四周风景也确实不错:青山四合,一水南流,仰观白云悠悠,俯听河流淙淙,薛河在这里形成“小三峡”的景观,再往北就是善卮寤闼湾、山亭雪山灵芝寺、以及东江村小邾国贵族墓地,故国古寺共护佑,绿水青山并为邻,直是一派山川形胜,大好风光……

这里也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在曾有过“投降变节”行为的官员家门前建一座歌颂刘、关、张“忠孝节义”精神的“结义庙”,如若无心,倒也罢了;倘是有意,倒是耐人寻味,别有深意存焉:是自愧?是警示?是讽刺?还是当“反面教材”?我国封建官员士大夫历来注重“名节”,讲究“忠臣不事二主”,推崇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精神,而“正史”中也一直把有过变节行为的官员列入“贰臣传”而打入另册。然而,在我国几千年改朝换代快如走马的历史烟云中,所谓“名节”,所谓“忠义”,就一定有一个什么客观公正的标准或尺度吗?在几千年几十回王朝更替的循环轮回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 “名节”就那么分得清?“忠义”就那么判得明?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从来是“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和“为尊者讳”的选择逻辑——这样看,历史有时真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

张阁老望林台即北台上遗址即将被新修建的庄里水库淹没,为确保庄里水库工程文物保护工作顺利进行,2016年7月,庄里水库工程考古勘探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庄里水库工程涉及北台遗址(张孝纯望林台)、前台墓群等文保单位,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滕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共同实施。工作中,考古人员严格遵循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山东省庄里水库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方案》要求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目前,整体考古勘探发掘工作稳步进行,进展顺利。

宋高宗时期的宰相 两宋时期伪齐宰相张孝纯简介,张孝纯是个怎样的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