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的写法 历史上有哪些写短篇小说的高手﹖
历史上有哪些写短篇小说的高手﹖
平均篇幅在万言左右的小说会被划归短篇小说。
世界三大小说家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欧·亨利(欧·亨利(O. Henry)是其笔名,原名为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契诃夫(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三个人的短篇小说颇负盛名,对世界有很大的影响,他们三人出生的年月相似,皆是十九世纪末的资本主义露出许多破绽的时期。
三人写作风格也极为相似,但在相似中亦不乏他们三人特殊的风格,都是以谐谑的话语讽刺了资本主义的黑暗与腐朽,还有人们那些趋炎附势与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中国短篇小说家
鲁迅
(1936年10月19日病逝)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域外小说集》、《狂人日记》。
著作收入《鲁迅全集》
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家
当代短篇小说以刘心武《班主任》开反思先河为发端,成为当代文学极其重要的一种创作体裁,而阿城的《棋王》、李国文的《月蚀》则使短篇小说的思想内涵大幅提升,一时间短篇小说的影响里甚至超过长篇,王蒙、铁凝、张贤亮、张承志、池莉、方方、等一批小说名家涉足短篇创作,诞生了大量精品,九十年代的短篇小说繁花似锦,其中以王阿成、陈村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新结构主义等作家,成为短篇创作主流,世纪之交短篇小说作为主流文学渗入网络时代的轻骑兵,最先得到网络读者群的接受,在传统期刊发表的优秀短篇如贾平凹《废都》(短篇,与其长篇小说《废都》同名)、徐坤《狗日的足球》、唐伟《我脑有病》、王安忆《月色撩人》等被网络版《建国后小说999篇》以及《当代优秀小说选》等网友自编集收录、传播,并获得超过传统期刊效应的广泛影响,这使得以前对网络不屑一顾的纯文学队伍认识到网络的巨大传播和影响能力,众多传统媒介作家开始进入了期刊、网络的双轨创作并因此获得成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