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四课 九年级上历史期中考到那课
九年级上历史期中考到那课
1.期中考试到了,请列一份九年级上历史提纲,急~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上) 第一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1、在非洲南部地区发现的南方古猿是今天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
2、今天印度尼西亚境内出土的爪哇直立人化石,是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3、三大人种:黄、白、黑 (受到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母系氏族社会(女神该亚的传说、妇女在氏族内起主导作用) 父系氏族社会(厄瑞忒斯的传说、晚期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第二课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国家 发源地 文明成果 备注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木乃伊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古代巴比伦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 《汉穆拉比法典》 作用:法典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地位:是讫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佛教发源地 种姓:四大种姓 实质: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 佛教:产生时间 创始人 早期教义及评价 流传 一、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 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 西亚: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公元前3000年) 南亚:印度河流域——古印度(公元前1000年) 东亚:黄河流域 ——古中国 二、古埃及:金字塔——文明标志(法老陵墓) 三、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94年) 1、作用: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2、地位:已知世界历史上首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四、古印度(雅利安人) 1、四大种姓制度内容 2、实质: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婆罗门——宗教祭司(精神统治) 刹帝利——军事贵族(世俗统治、国王) 吠 舍——自由民 (平民、商人) 首陀罗——土著居民(被征服、奴隶) 五、佛教 ①背景: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②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③早期倡导“众生平等”。 ④影响: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宣扬的是极乐世界的“平等”,对民众产生了麻醉的消极作用。
第三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1、希腊:古代希腊的文明,最早起源于爱琴海及其周边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南部迈锡尼一带为中心,统称爱琴文明。著名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发达,伯里克利执政时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
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特点:a、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广泛性),b、机构:公民大会(开放性),c、保障:法制严格、健全(规范性),d、范围: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局限性)) 斯巴达(崇尚武力) 2、罗马:发源于地中海中部意大利半岛台伯河畔,后扩展至欧亚非三洲。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中国的春秋末期)。
公元前3世纪统一意大利半岛,开始大举扩张。经过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地中海成了“罗马人的内海”。
公元前30年,屋大维建立帝国(大秦)。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经济衰落、人民起义、蛮族进攻),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结束。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 第五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1、东亚:日本七世纪,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混乱,645年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建年号“大化”。
646年元月,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西亚:阿拉伯帝国 6世纪前后,阿拉伯半岛社会矛盾尖锐,秩序动荡,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7世纪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8世纪中叶,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巴格达盛极一时,有力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沟通。9世纪中叶后,帝国衰落,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世界三大宗教简表 教派 起源地 创立时间 创始人 经典 教义 佛教 印度 公元前6世纪 释迦牟尼 《金刚经》 倡导众生平等 基督教 巴勒斯坦地区 公元1世纪上半叶 耶稣 《圣经》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麦加 公元7世纪 穆罕默德 《古兰经》 信仰真主安拉 第六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 1、封建等级制: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采邑改革”,此后,西欧形成了封建等级制。 2、天主教会:8世纪中期,基督教会通过“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教皇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了世俗权力,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意干涉别国的内政,控制着西欧的思想文化。 3、西欧城市:11世纪前后,西欧城市出现复兴。
法国的琅城起义要求获得城市自治。城市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兴盛,使西欧于12世纪前后诞生了一批最早的大学。
第七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 1、希波战争:①原因:波斯帝国的军事扩张,入侵希腊②主要战役: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希腊获胜,后诞生了马拉松赛跑运动。 2、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家崛起,征服了希腊各邦。
公元前334年。
2.我们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请问九年级上册历史最容易考哪些内容,
一、中国近代1、洋务运动2、新文化运动关于人物 主张(口号,4提4反) 历史意义3、辛亥革命二、gcdzg历史1、中共一大2、遵义会议3、中共七大4、十一届三中全会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制,衣、食、住、行、用等变化三、日本历史1、文化改革-- 内容、作用2、明治维新-- 同上3、2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借签作用四、重要人物、,达尔文、爱因斯坦五、驻藏大臣、时间、相当与那个皇帝的时期六、民族区域自治(目的、原则),给一点分好吗?求求你嘛。
3.人教版的初三历史上学期的1~9课中考考吗
如果是你初三年级学习的内容,本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是要考的。
但按照以前河北省中招考试大纲来看,中招考试则不考九年级上册1-9课。以下是“2012年河北省中招考试说明”的部分内容:2012年河北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考试范围 河北省2012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历史学科的考试范围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四个部分教学内容。
九年级上册1-9课属于世界古代史的内容,所以不在中招考试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