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为什么烧糊了泡水 清朝皇帝上厕所用烤焦的红枣干什么?不嫌恶心吗?

清朝皇帝上厕所用烤焦的红枣干什么?不嫌恶心吗?
清朝皇帝上厕所用烤焦的红枣干什么?不嫌恶心吗?众所周知,自古以来,红枣是用来吃的,不但香甜可口,而且具有滋补美容之功效,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清朝皇帝上厕所也用红枣,而且是用烤焦的红枣,难道是在厕所食用吗,不嫌恶心吗?小编认为,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应该不会这么没水准,那么清朝皇帝上厕所用烤焦的红枣到底是干什么呢?
有人会说,在古代,皇帝上厕所为了避免闻到异味,有用红枣塞住鼻子堵住臭味的习惯,但这是小红枣,并且不用烤焦。试想,用烤焦的大红枣又怎么能塞住鼻子呢?小编认为,清朝皇帝上厕所用烤焦的红枣,这是与皇帝的身份、地位和上厕所的讲究有关,其主要运用了烤焦的大红枣的特性,但与小红枣异曲同工,最终目的是为了不闻到臭味。具体是这样的:
1、清朝皇帝的入厕的与众不同。我们知道,在古代,贵为天子的皇帝,权力地位超然,不但吃穿讲究,而且上厕所这样的俗事也非常讲究。清朝皇帝使用的便器叫做“官房”,由御用的太监专门保管,皇帝需要方便时则传“官房”,平时并不放在寝宫中。而皇帝用的“官房”也是十分讲究的,是用木、锡或瓷的材料所制成,上面开有椭圆形口,便器周围衬上了软垫,口上还有盖,而下面的便盆可以象抽屉一样抽拉,木质的便盆里都装有锡质的内胆,以防粪便渗漏,里面还铺了干松香木细末,用了遮掩粪便的气味,用完后,随即由太监倒掉并洗净。
可以说,清朝皇帝如厕是一件大事,全程基本不用皇帝亲自动手,必由太监在旁伺候,就举皇帝小便上厕所的例子吧,大致要分九个步骤,即如果皇帝要小便,就传一行太监簇拥皇帝行至“官房”前,太监高喊:“开龙袍!”,“脱龙裤!”,“掏龙具!”,“洒龙水!”,上完之后,皇帝使眼色,太监会接着喊“甩龙头!”,“置龙具!”,“复龙裤!”,“穿龙袍!”,“恭送皇帝!”。
2、清朝皇帝上厕所用烤焦的红枣到底是干什么?具体用途是:通过烤焦的红枣散发出的香甜味道和烤焦红枣的吸附性来遮掩粪便的臭味,既能避免皇帝闻到臭味,也避免伺候太监闻到臭味的尴尬。
我们知道,古代的皇帝虽名为天子,实则也是凡人一个,只是为了巩固政权而神化自己,说自己是上天之子。所以,皇帝上厕所与普通老百姓一样,都会有难闻的“味道”,但作为全天下权力最大、财富最大的皇帝,为了避免自己上厕所时闻到“味道”而“恶心”到自己,于是就用烤焦的红枣,把烤焦的红枣放在便器中。因为红枣本身就带有一种天然的香甜之味,并且烤焦后,其香甜之味可以被放大,那么就可以盖住上厕所时散发出来的味道。同时,红枣炒焦时会产生碳化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也能吸收这些味道。这样既避免了皇帝自己不被臭味熏到,也避免了伺候太监强忍臭味的尴尬。
这就是清朝皇帝如厕时用烤焦的红枣的重要原因,烤焦的红枣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与当时的民情相比,还是比较奢侈的。这种习惯在古代还曾闹出过笑话:晋朝开国皇帝将自己的女儿舞阳嫁给了平民出身的王敦,据传,在他们刚结婚后,王敦有次上厕所看见漆箱里装着干枣,王敦以为公主讲究,厕所也摆着果食,就边上厕所边吃了起来,而且还吃了个精光,其实,这枣就是用来堵鼻子防止闻异味的,结果被驸马府的下人当做笑话来传。
皇帝(411)上厕所(4)红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