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陈宝箴读音 清朝名臣陈宝箴西山留迷障

火烧 2022-11-17 17:23:18 1050
清朝名臣陈宝箴西山留迷障 陈宝箴,中国维新派政治家,任湖南巡抚期间积极支持戊戌变法,使湖南成为变法的重要场地。作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宝箴“一门四杰”(子陈三立,孙陈衡恪、陈寅恪)或武或文,在中国

清朝名臣陈宝箴西山留迷障  

陈宝箴,中国维新派政治家,任湖南巡抚期间积极支持戊戌变法,使湖南成为变法的重要场地。作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宝箴“一门四杰”(子陈三立,孙陈衡恪、陈寅恪)或武或文,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被贬后的陈宝箴又给人留下各种难以找到答案的谜团:他晚年定居新建县西山,一个修水人,在湖南发迹,怎么会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交给异乡?陈宝箴死因蹊跷,真相如何?其故居与坟墓及尸骨又是如何消失的?本期探索江西试图拨其浓雾,破其迷障。

“庐”与陈氏夫妇尸骨消失之探

说到陈宝箴,新建县无人不知:义宁(今修水县)人,维新派政治家,因为拥护戊戌变法而被慈禧太后贬官,晚年定居新建县西山筑“庐”栖身,死后与夫人同墓,葬于“庐”附近。

可来到新建县西山脚下“庐”所在的程家自然村才发现,知道“庐”和陈宝箴墓的却并不多。村干部和村里老人带着记者来到了一栋崭新的红砖房前,指着房前的一片杂草说,这就是“庐”了。这就是一代名臣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没有任何建筑的踪迹,一块地上都是齐人高的杂草,杂草中只有一棵枯死了的老树,树墩默默地立在草丛中,好似在诉说着一种无奈。“庐”往南走约50米,村里的老人带着记者来到了一块菜地,菜地上有一个土坑,老人说,土坑并不是陈宝箴的坟墓,因为这些砖都是红砖,应该是村民烧肥挖的坑,那么陈宝箴的墓又在哪里呢?

答案是就在这片菜地中。记者在三分大小的菜地中,到处找寻旧墓的痕迹,却只在茄子地里找到了半截青砖,这青砖有些年头了,但是不是墓里的东西,也无法确定。

村民朱炳已是守墓人的后代,陈三立在父亲死后,在“庐”守孝一段时间后,家族渐渐离开了西山,临走时,以田产和房产(庐)相赠,委托朱氏守墓,一直到解放初。1958年,当地兴修幸福水库,水库下游的一条小渠要经过此地,墓地因之被毁。土改时,“庐”分给了当地一位肖姓村民后,他准备将“庐”拆走,由此与同村的程姓发生了纠纷,结果是“庐”的一砖一木都失去了踪影,陈宝箴的故居也就这样不存在了。

据朱炳已回忆,陈宝箴墓地被毁后,他的父亲朱海生感念陈三立的过往恩德,便收拾陈氏夫妇骨骸,将其草葬于“庐”西南约七公里的狗盆地小山上,可随着朱海生的逝世,如今陈氏夫妇的骨骸再也无法找到了。

陈宝箴读音 清朝名臣陈宝箴西山留迷障

当地的老人还告诉记者,原来“庐”还有一对小石狮,陈宝箴墓前也有华表,后来不知到哪去了,今年年初有人在幸福村委会办公楼前意外发现了它们。记者遂来到了幸福村,却怎么也找不到石狮和华表,问幸福村村支书,得到的答复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能文善武改变湖南

陈宝箴出生于1831年,谱名陈观善,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相传宝箴自幼英毅好学,10岁寄宿外村读私塾,19岁入州学,1851年(咸丰元年)乡试中举人。初在乡随父组织义宁州团练,因克复义宁州城有功,咸丰帝谕以知县候补。1860年(咸丰十年)入京会试未中,一度留京,与四方俊雅之士交往,与湖南汉寿易佩绅、武宁罗亨奎尤厚,常以道义、经济相切磋,时人誉为“三君子”,陈宝箴也以能文善武知名享誉一时。

陈宝箴走上从政的路与曾国藩和张之洞有很大的关系,这两位都是当时的权臣。1862年(同治元年)秋,陈宝箴到安庆谒两江总督曾国藩,被待为上宾,尊为“海内奇士”,欲留佐幕,辞未就。1864年(同治三年)陈投曾国藩幕下,次岁被荐入就觐见皇帝,以知府衔发湖南候补。1875年(光绪六年)治凤凰厅(今湘西凤凰县)时,教当地山民植茶栽竹,种薯为粮,使民得解困乏;又率民凿沱江,使舟通城下。1886年(光绪十二年),陈得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调任广州缉捕局,次年奉调襄助治理郑州黄河史堤事,所提治策,甚为中肯,深受河督李鸿藻重用。1889年(光绪十五年),湖南巡抚王文韶奏:“陈宝箴可大用”,即于次年授湖北按察使。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时,宝箴悲愤痛叹“无以为国矣”,并疏奏强国雪耻之策。对李鸿章自日本使还,愤不往见。当年秋,受任湖南巡抚,适湖南大旱,到任即致电诸省乞援,并严禁米粮外流,使千百万人免为饿殍。深忧国势日下,原由弊政,于是志借湖南一省试行新政,以“营一隅而天下倡,立富强之根基,足备非常之变,亦使国家他日有所凭恃”,在其子三立辅助下,遂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徐仁铸、候补知府谭嗣同等,以变法开新为己任。实施肃吏治、辟利源、变士习、开民智、敕军政、公官权等措施。创设南学会、时务学堂、湘报馆;设保卫局、矿务局、蚕桑局、官钱局、工商局、电报局、水利公司和轮船公司等;还建造枪弹厂,开办武备学堂。一时各项新兴事业次第蔚起,湖南风气大开,海内外人士纷往观光。

史书评价,陈宝箴的维新之举,打破了湖南自洋务运动时期以来被守旧势力控制的沉闷局面,开创了湖南近代工矿业的先河,对当时湖南特别是长沙的社会经济起了开风气的作用,如今湖南仍有陈宝箴博物馆。

晚年被贬缘何定居西山?

陈宝箴是修水人,在湖南发迹,怎么会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交给了新建县西山呢?说起来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1898年9月21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初六)慈禧发动政变,幽禁光绪,通缉康梁,杀“六君子”于京城菜市口。10月6日(农历八月二十一),惩处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的上谕发出:湖南巡抚陈宝箴,以封疆大吏滥保匪人,实属有负委任。陈宝箴着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伊子吏部主事陈三立,招引奸邪,着一并革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