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江门台山市怎么样 台山市历史

火烧 2021-06-17 01:07:24 1060
台山市历史 广东省台山市的历史台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西侧、南海岸边,隶属于地级江门市,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目前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约有130余万,数量位居中国第一。历史上的台山原属新会县地,明代

台山市历史  

广东省台山市的历史

台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西侧、南海岸边,隶属于地级江门市,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目前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约有130余万,数量位居中国第一。

历史上的台山

原属新会县地,明代弘治十一年八月丁卯(1498年8月20日)析新会县地置新宁县。1914年更名为台山县,以城北的三台山而得名。1992年撤县设市(县级市)。台山以前叫姜吴,是一个古老的小城。台山有个名将出自官步里。

台山建设了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的神华能源台山发电厂,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发电企业之一知道了吧~~~~~~~~~~~

台山有几年历史

台山汉为四会县地,晋属新会郡临允县,隋后为新会县地, 明始置新宁县。 1914年改称台山县,1953年将赤溪县并入。

广东省江门市辖县。著名侨乡。位于省境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面积3204平方公里,人口92.7万。县府驻台城镇。县境东部较高,山地丘陵分布在北、中、南部,占全县面积2/3左右。西北和沿海为冲积海积平原。海岸线曲折绵长,达449公里。海域多岛屿,以上、下川岛为最大,岛上峰峦林立,具有军事和航运意义。县境大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利于亚热带作物生长,但多台风暴雨,危害农业。20世纪50年代后建有大隆洞、桂南等水库,利于农业生产。1949年以前,大批台山人飘泊海外谋生。50年代后经济有很大发展。农业以水田耕作业为主,盛产水稻、甘蔗、花生、黄麻、蚕桑等,生猪和鸡鹅鸭饲养业亦较发达。沿海盛产鱼盐,部分地区半渔半农。台山矿产主要有锡、钨、铅锌、铜、锰、钛、萤石、水晶、独居石和煤等20余种。工业主要有采矿、制糖、刺绣等。台城镇多归侨和侨眷。20世纪20年代新宁铁路经此,商业殷盛,有“小广州”之称。抗日战争时铁路为日寇所毁。现为拥有多种工业和手工业的城镇,旅游业也有较大发展。台山居民喜爱体育运动,尤以排球为甚,有“排球之乡”美誉。台山华侨中以旅居美国、加拿大人数居多,华侨港澳同胞约57万。

关于台山的传说有哪些

北陡浪琴湾(在台山市) 浪琴湾位于北陡镇那琴村委会石山村,那腰湾一带,占地面积756.3亩。

沙滩长800多米,岸上有形态各异的怪石,在西边岬角处,有一块突起的形似少女头部的石头,正向着大海张望,据说这便是有名的景点"阿琴望海"。 相传古时候这里有对青年男女阿浪和阿琴,虽然贫穷,但两人相亲相爱,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村里有个地主容老爷,心肠毒辣,他看上美丽善良的阿琴,欲据为已有,遂带着一群狗腿子,向阿浪催收渔税。贫穷的阿浪夫妇哪里拿得出一个钱?容老爷说:如半个月内交不出税款,就要抓阿琴到他家去作丫环抵债。

三天过去了,两口子还筹不到一个钱。恰好这时有归航回港躲避台风的渔民说,南海海面发现了罕见的石斑鱼群。

为了避免"送羊入虎口",阿浪不顾阿琴苦苦相劝,决定冒险出海。可惜没隔多久,海上便刮起了12级大台风,阿浪不幸被巨浪吞噬。

然而,痴情的阿琴却固执地日夜守望着大海。年复一年,月复一月,阿琴最终站成了一块望夫石--后人有感于其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干脆就把此地叫作"浪琴湾"。

到目前为止已投资600万元。建有情侣屋、度假餐厅、桑拿、烧烤、冲浪、海水浴、太阳浴、石山奇景、卡拉OK歌舞厅等设施。

目前开放的北陡赏石范围是一段约十公里长的海岸线,除了多个沙白滩平水清的海湾,更有鬼斧神工千奇百怪的石头景观。这些石头,有翘首盼夫的“阿琴望海”,有征袍飘拂按剑面洋的将军,有五趾清晰如真的佛脚,有冲天而起的鱼儿,有花瓣张开的牡丹,还有兔子、猴王、犀牛、老虎、骏马……或独成一景,或“集体造型”,或从浪涛中钻将出来,或散布于岸上各处,或栩栩如生而未命名,或伴随着悠久美丽的传说。

此外还有天然石洞,其中最大的一个,可容200多人。 石花山原本叫石化山,在台山市台城东北边,是个风光美丽的地方。

那里,还有许多仙人遗物,但统统变成化石了。为何?据传,很久以前,有位仙女羡慕人间风光,要偷偷地嫁到凡间来。

一天半夜,她差使一班鬼奴,用花轿抬着她,扛着从天上带来的各种各样嫁妆,正行经台城上空,被居住在台城城东山顶街的妖道发现了。妖道施行法术,使通济河河水大反光,天空登时亮如白昼;他又模仿鸡叫,引起全城雄鸡争相啼叫。

那班抬轿的、扛嫁妆的鬼奴,以为天亮了,仓惶弃物逃跑,全部仙物都丢落石化山上,天长日久,都变成化石了。如今,登上石花山,只见仙人轿、仙人杠,绩蔴盆……,一件件,陈放在那里。

其中那块方石,名叫仙人杠。这仙人杠装的不是仙女的衣物,而是她从天上带来的金银财宝。

里边金狗银牛,样样都有。妖道曾在这个杠上贴了封条,并注明,只有生须的女人才能揭开,获得财宝。

许多年来,有不少人都想把这个杠打开,把财宝拿走。 有一年,台城有个名叫阿七的赌鬼,人叫“烂赌七”。

他赌博输得精光后,异想天开,要把仙人杠的财宝拿出来。 他冥思苦想,一日路经街市,无意中看见一妇人卖粟米,心生一计,不由拍腿叫好。

他向妇人要了一大扎粟米须,回家后把粟米须晒干变黑。到了晚上,他做了一个假髻,披在头上,又把一束粟米须粘到咀唇上,穿上女装,扮成生须女人。

夜晚,他向石花山摸去。来到仙人杠,他真的把仙人杠的杠盖揭开了,杠里果然装满金银财宝,光芒四射。

他喜不自禁,伸手就去抓。 突然,身后吹来一阵阴风,阿七打了一个寒战,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白髯公公手持藤杖站在身后,白髯公用藤杖勾落阿七的假发假须,哈哈大笑道:小贼只能骗人,休想骗神。

举起手杖,向阿七的屁股揍来。只听见“咂”的一声响,杠盖合上了,阿七也被夹死了。

这白髯公不是别人,正是石花山的山神,在他的看管下,石花山的财宝历经千年,也无散失。现在,仙人杠里还装满金银,未知何年何月何日,才为何人所得。

广东省台山市下川镇的战争历史

台山县旧名“新宁县”,建置於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月。建县前全境均属新会县。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接著进军岭南,到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南尽北户”;5年后,始置桂林、象、南海3个郡。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今广东省境大部分属南海郡;今台山境亦属南海郡。

? 汉代,岭南划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等9个郡。西汉后期,分合浦以北为广州,合浦以南为交州。广州统辖南海、苍梧、郁林等郡,今台山境属南海郡四会县。

? 宋、晋、齐、梁、陈朝,今台山境属新会郡盆允县。隋朝为南海郡新会县。

? 唐代,唐太宗即位后,将全国分为10道,岭南道是其中之一,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岭南道划分为岭东道与岭西道,东道治广州。元代分设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今台山境属岭东道新会县、广东道新会县。

?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广东成为13行省之一;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今台山境属广州府新会县。

? 弘治十二年(1499年),奏准划出新会县德行都、文章都、平康都、矬峒都、海宴都、潮居都、泷水都7都立新宁县,并以德行都之上坑?为县署建置。《简明广东史》记,“终明之世,广东设10府1直隶州,统辖7州75县”,新宁县是75县之一,属广州府。

? 清朝的地方行政机关分省、道、府、县四级,省下为道,道下为府(全省设10府),府下为县(包括州)。全省共7州、80县。新宁县为80县之一,属广州府。

? 清咸丰五年(1855年),由於地主阶级挑起土人与客家人的械斗持续12年。同治六年(1867年)实行土客分治,将客家人聚居的赤溪、田头等地划出,成立赤溪厅,直属广州府;民国元年,改为赤溪县。

江门台山市怎么样 台山市历史

?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为湖南、广西等省皆有县名“新宁”,为避免混淆,新宁县改名台山县。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台山、赤溪两县同属粤中专区。1953年4月3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文,赤溪撤县为区,并入台山县。1952年5月至1956年2月,台山县隶属粤西专员公署;1956年3月至1959年1月隶属佛山专员公署;1959年2月至1961年4月,隶属江门专员公署,后因江门专员公署撤销,1961年4月至1963年6月属肇庆专员公署;1963年6月15日广东省委决定台山县从肇庆地区划归佛山地区; 1963年7月至1983年5月属佛山专员公署。1983年5月5日改市管县体制,成立江门市,台山为江门市管辖的7县(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阳江、阳春)之一,不久,阳江、阳春划出自成阳江市,又成为江门市管辖的5县之一。

? 1992年4月17日,国家民政部民行批[1992]41号发文《关於广东省成立台山市的批复》文称:“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台山县,设立台山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台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台山市的行政区域。”台山是广东省仅次於顺德县的第二个撤县设市。同年5月28日台山市正式挂牌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文,台山市由江门市代管。

宫台山的由来以及宫台山历史传说

在黄石市下属的大冶市区西南20公里,地处灵乡镇、茗山乡之间。

山峰突起,望之如覆钟。面积0.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04.7米。

东北侧地势较缓,果树成荫;西南侧地势险峻,绝壁悬岩。清代文学家袁宏道诗云:"好在宫台里,两岩陡绝起。

"山间有南北两窝,北窝深邃幽静,南窝空旷狭长。巨石林立,滴水岩居高临下,水点如雨,终年不息。

上有两石夹道,长丈余,可通行人,名曰:"天门关";中横一石,名曰:"天门限"。山巅有唐建古寺,世传唐高祖御赐香炉供此。

寺外有池,四时不涸,产娃娃鱼。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赞美雷山有诗云:“两岩陟绝起,更好大雷山”,可见雷山是以石景而著称。

其实,除了石景,小雷山的松林、翠竹,以及深厚的人文历史也是很迷人的。 宫台山山脚下有个叫”余铭”的自然村。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赞美雷山有诗云:“两岩陟绝起,更好大雷山”,可见雷山是以石景而著称。其实,除了石景,小雷山的松林、翠竹,以及深厚的人文历史也是很迷人的。

2008年的第一场大雪,雷山还是那么有魅力吗? 大雪造访雷山 今年的雪来得比往年似乎晚一点,但来得猛、来得大、下得长,一夜间,就将江南的山川铺上了一层层厚厚的银装。15日,我们一行4人决定造访小雷山,以亲身体验来感受雷山的风雪魅力。

雷山位于大冶市城区以西15公里的陈贵镇境内,过去,我们虽然来过多次,看到的只是雷山千姿百态常见的景致。当我们踏入雪中雷山时,那满山的银装素裹立即让我们心神向往,纷纷掏出相机,选好角度,只听见快门“咔嚓、咔嚓”声。

雷山的雪很厚,足有30多厘米,一脚踏下去,我们的鞋全埋进了雪里,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不一会儿又被雪掩埋了。树上、竹林上、岩石上也积了厚厚的冰雪,将它们压得弯弯的,分不清那是岩,那是壑。

我们一路向上攀爬,冰冷的寒风穿透厚厚的防护衣,让人不停地打着寒颤,两耳也冻得通红。这时,一对恋爱的青年男女相拥出现在我们的镜头前,这也是我们唯一在小雷山见到的游人。

从雷山向下眺望,农田、农舍白茫茫一片。居高临下,放眼远眺,令人心旷神怡,让我们想起md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在穿越一条峡谷时,突然有人喊:“哗,你们看半山腰上的冰吊,多壮观啊!”大家抬头眺望,只见半山腰上,果真出现了一道奇观,成排晶莹的冰吊犹如童话般充满着诱惑。

很久了,像这样晶莹剔透的冰吊子几乎在市民的眼中消失了,只有这里才能亲眼见到,还那么充满诱惑力,我们顿时仿佛回到了那个童年时代在屋檐下摘冰吊子的往事。 雷山的由来 经过近一天时间的雪中拍摄,我们感到十分疲惫,但大家兴致很高,因为大家觉得拍了不少的雪景片子,这在市内很难拍到的。

回到休息地,我们开始搜集雷山的资料,有人说,雷山景色不错,雪景更是迷人,为什么这里称雷山呢? 雷山风景区办公室程主任解释,关于雷山的传说有很多种。雷山原不叫雷山,称檀香山,因生长檀香树而得名。

相传,山上居住着一户姓钱的人家,以砍檀香树为生而发了大财,久而久之,美丽的檀香树被他砍得只剩三棵了。玉帝发现后,心中大怒,派天兵天将将三棵檀香树移至九华山、峨嵋山和昆仑山。

同时,命令雷公电母猛雷击山,将山击得支离破碎,故而形成今天的石城、石屋、石床、石浪、石棺、石狮、石松、石笋等64处奇异的石景,从此,檀香山改名为雷山。 还有一种传说,称山东头的高峰上突然长出一棵石笋,日长三尺,夜长一丈,直插云宵,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

这一下惊动了天兵天将,禀报玉皇大帝,玉皇命其砍掉石笋,但没有想到石笋越长越高。玉帝大怒,又命雷公雷击石笋,石笋遭受雷击后,只剩下一个“石笋尖”了。

因雷山遭受过雷击,故而得名为“雷山”。经过开发,雷山现分布有方广寺、大小口、小雷寺、石笋尖四个景区,供游人观赏游览。

雷山与历史名人 程主任还介绍,雷山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些千姿百态和妙趣横生的自然风光外,还留存许多历史传说。 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公安派”创始人袁宏道从阳新兴国至咸宁时,途经雷山与宫台山,就被雷山与宫台山的景色迷恋,有感而发:“好在宫台山,山高水亦环。

两岩陟绝起,更好大雷山。”还有一首:“峰峰雪点缀,曲曲水苍寒。

却似曾经眼,王维画中看。”据说,袁宏道当年从大冶城出发后往西而去,过铜录山、马叫、栖儒桥,再到雷山西麓二里的栖隐寺宿住了一夜,共写了三首诗,这些诗均收录在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 卷46 破研斋集之二 诗》中。

在大冶民间,有“一贤二仙三阁老”之说,一贤是指万桢,二仙为铁拐李和东方朔,三阁老指余国柱、柯瑾和吕调阳。相传他们都与雷山有关,并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

其中清康熙朝宰相余国柱曾在雷山读过书,最具代表的是清乾隆朝监察部御史柯瑾留下的《题雷山石棺》,诗云:“远望雷山陡壁崖,古人留下一棺材。雪飘霜打山山孝,雨过风摇树树哀。

案上明灯待月照,灵前供果等秋来。问是谁家不孝子,而今停柩未曾埋?”此外,清德庆州知州张福朝和地方名儒余承森等也在雷山留下过诗词与楹联。

台山的名人

政治: 伍冰枝:加拿大第26任总督,亦是历史上第1位华人总督、移民总督,史上第2位女性总督,祖籍台山市四九镇玄潭水仔口村。

骆家辉:前任美国驻华大使,前华盛顿州州长和美国商务部部长,美国历史上首位华人州长和驻华大使,祖籍台山市水步镇长塘吉龙村。 余胤良:美国现任加州州参议员。

黄锦波:美国加州喜瑞都市前市长,美国首位华裔市长。 陈仲民:巴布亚新几内亚首相,于1980年-1982年和1994年-1997年期间担任首相。

雷洁琼:法学家,社会学家,原人大常委副委员长。 曾俊华:现任香港财政司司长,祖籍台山市斗山镇那洲胜华村。

谭伯源:现任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祖籍台山。 王见秋:香港高等法院前法官。

张文光: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副会长,现任香港立法会教育界议员。 李孟贤:美国旧金山第43任市长。

林佐民: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第16任总督 马超俊:中华民国南京市市长。 军事: 余程万:抗日国军名将。

常德保卫战时为国军74军57师的师长。 伍世文:中华民国前海军总司令与前国防部长,卸任后受聘为总统府资政。

黄毓全:中国抗日空战牺牲第一人。 陈伟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赤瓜礁海战中方指挥官。

伍克振:已故中华民国空军飞行员,IDF(经国号)战机首位驾驶;1991年殉职。 温应星:第一位从西点军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曾任清华学校校长。

陈瑞钿:二次大战美国王牌空战英雄 学术、教育及艺术: 刘星:象棋大师,曾杀入全国个人赛前10名。 赵汝权:旅港象棋大师, 国际特大。

陈丹青:著名油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 谭浩强:中国著名计算机教育专家,著作有《BASI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C/C++程序设计教程》等等。

甄浩升:中国进销存软件之父,著有《成功进销存》、《成功百易管理系统》、《思林ERS》等。为ERS(企业运作系统)创始人。

世界上第二种动态IP地址交换法的发明人。 杨善深:岭南画派大师 朱经武:超导体物理学家,曾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刘正光:香港青马大桥总工程师 黄隆生:中国第一套中山装制作者 经济: 陈宜禧: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祖籍台山市斗山镇大湾蓢美村。

陈启宗:香港恒隆集团董事长 林建中:华商 伍舜德:香港美心食品集团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梦熊:香港“借壳教父”、“期货教父 娱乐: 吕奇:香港演员,导演。 Beyond:成员黄家驹、黄家强、黄贯中、叶世荣:香港前乐队组合歌手。

陈慧珊:香港电视演员。 麦嘉:香港电影演员,代表作有《最佳拍档》系列、《开心鬼》系列等。

陈百强:香港歌手,祖籍台山市四九镇大塘洞宁村。 王喜:香港电视演员。

梁朝伟:香港演员。 胡杏儿:香港电视演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