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祁镇和朱祁钰 明英宗朱祁镇才是明朝灭亡的第一大罪人
明英宗朱祁镇才是明朝灭亡的第一大罪人
1644年,陆续了鼎祚276年的明朝消亡于崇祯皇帝朱由检手中。后人在可惜这一王朝的同时,将明亡的责任大多归于末代皇帝朱由检身上,认为他志大才疏、猜忌多疑,勤政却无善政,用了十七年,将一个宏大的帝国生生折腾亡国了。但早在清朝时,就有人提出了“明之亡,非亡于崇祯,而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的概念。
天启皇帝朱由校、万历皇帝朱翊钧、嘉靖皇帝朱厚姓馊人,离别在位22年、48年和46年,加起来共有116年,快占到明朝总寿数的一半了。
这么多年下来,总会有各类各样的错误,如天启皇帝重用太监魏忠贤;万历皇帝长达二十七年不上朝,以及十多年的太子之争,导致朝中党争络续,最终让东林党做大;嘉靖皇帝执着于大礼议之争,又崇信道教,宠任严嵩等,这些事情都让明朝这个宏大的帝国,一步步地腐臭,并最终坍毁。

但追溯泉源,无论是后来的太监擅权问题,照样文官与皇帝对立、明朝卫所戎行不胜一击等问题,其实都跟另一个皇帝有关,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昔时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说朱祁镇这小我魅力极大,是个大大好人。朱祁镇被俘虏后,在瓦剌部都有无数的蒙前人仍自发地珍爱他,为他可以返回大明献策献力。
但就是这么个大大好人,在土木堡之变中,让明朝五十万精锐三军覆没,百年基业几乎毁于一旦。土木堡之变,起码在这三个方面影响了后来的明朝汗青。
一是大明武将地位敏捷降低。土木堡之变中,英国公张辅(张玉之子,靖难功臣、平定过安南)、成国公朱勇(朱能之子,平定朱高煦之乱,两败蒙古)、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等能征善战的将领悉数战死,此后武将集体彻底失去了同文臣匹敌的能力。
明朝中后期,武将们的地位和文臣相差悬殊,这么说吧,一个三品的武将和五品的文官晤面,都得先施礼(有的甚至是跪拜礼),口称下官。和宋朝雷同,其时几乎整个社会的人都漠视卫所兵丁,这种情形下,士兵们怎么或者还会奋勇作战,甘心为国牺牲?
二是明朝戎行精锐尽丧,让明朝面临蒙古此后由攻转守。从朱元璋1368年竖立明朝起,明朝一向是经常性田主动挞伐蒙古,如洪武年间蓝玉的打鱼儿海之役,永乐年间的朱棣“五出漠北,三犁虏庭”,宣德年间,皇帝朱瞻基也曾亲征蒙古并获胜。但土木堡一战,明朝最精锐的三大营:五虎帐p三千营和神机营三军覆没,此后明军斗争力大幅度下降,再无力自动出击,后来的于谦数次战胜蒙古,也都是防御作战。
三是寺人太监集体的崛起。在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定下了“内臣不得干涉政事”的祖训,朱祁镇之前的几十年间,明朝也从没有太监可以掌控朝政,影响中枢,但到了他这一任,太监王振崛起,不光直接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也为后来的刘瑾、汪直、魏忠贤等人开了道路。
不外话说回来,土木堡之变导致的文武失衡,皇帝为了制衡文官,也只能依靠身边的太监,培植他们来和杨廷和、徐阶、赵南星等人打擂台。
一场土木堡之变,导致的不光仅是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兄弟俩的皇位之争,更主要的是武将、文臣、太监之间的权力失衡,这种失衡,最终经由两百年的放大,让明王朝彻底陈旧,并覆灭。
不外吊诡的是,土木堡之变的胜利方蒙古瓦剌最终也没好过,在之后的上百年里,蒙古各部再未对明朝造成过实质性的威胁。
土木堡之变是明军不战自溃,固然瓦剌部获利无数,但也因争夺战利品让蒙古兵戎相见,脱脱不花汗败亡,也先称帝。但也先为人又心胸狭小,荒于酒色,土木堡之变后的第六年被其手下暗算,之后瓦剌部逐渐衰微并盘据。
同时这场土木堡之变,也大大增加了蒙前人和大明的交流,让多量的蒙前人借机转而投靠明朝,假寓于北直隶各地。
汗青,有时候就是这么新鲜。
参考文献:《明英宗实录》、《明史》、《天顺日录》、《明史纪事本末》等
相关文章
- 明朝朱祁镇和朱祁钰 朱祁镇夺位的时候,朱祁钰还有个儿子,朱祁镇是如何对待他的
- 明朝朱祁镇和朱祁钰 是王振导致了土木堡之变和明英宗被俘吗? 王振如何造成土木堡战役败绩?
- 朱祁钰跟朱祁镇哪个厉害 朱祁钰未必是丧心病狂的君主,而朱祁镇却是无可厚非的昏君
- 明朝朱祁镇和朱祁钰 明朝景泰皇帝朱祁钰,景泰帝朱祁钰算明君吗?
- 明英宗朱祁镇简介 明英宗:当过俘虏又复辟的皇帝
- 明朝朱祁镇和朱祁钰 明英宗朱祁镇:史上最忘恩负义的皇帝为何是他
- 明朝朱祁镇和朱祁钰 解密明朝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之为明英宗
- 明朝朱祁镇和朱祁钰 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人掠走一年多,受到怎样的待遇?说出来别不信
- 明英宗朱祁镇简介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成废帝,后来他为何又能重新夺得帝位?
- 明朝朱祁镇和朱祁钰 功高盖世,蒙冤千古的大明汉王朱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