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鸿章签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中,李鸿章为什么最后的署名是清国呢?
《马关条约》中,李鸿章为什么最后的署名是清国呢? 「 ”世界上每一次大的海战,都将决定两个国家的命运”1895年,甲午海战的爆发,北洋海军的覆灭让这句话再次得到印证。同一时期,这个大清国背后最高的统治
《马关条约》中,李鸿章为什么最后的署名是清国呢?

「 ”世界上每一次大的海战,都将决定两个国家的命运”1895年,甲午海战的爆发,北洋海军的覆灭让这句话再次得到印证。同一时期,这个大清国背后最高的统治者慈禧,看重的不是北洋海军心酸的灭亡,而是怎么样给自己过一个完美的60大寿。所以,《马关条约》的内容对于她本人来说是不上心的,只是希望能早签完早省心而已。 慈禧 光绪二十一年,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签约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签字时却发生了令人吃惊的一幕。李鸿章想在马关条约上签署中国二字,可伊藤博文却严令禁止使用此二字,这让中国代表李鸿章十分的尴尬。李鸿章等一行中国代表本想和日本人据理力争,可日本欺人太甚,自己又战败了,反驳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马关条约》签署现场 《马关条约》的内容 伊藤博文为什么非要让李鸿章用清国呢?这就要从中国历史上论起。当年,清亡明之后,努尔哈赤带领满族人占据中原。努尔哈赤入关后,发不了很多不合理的规定,比如文字狱,留辫子等。而日本却不认清朝这一套,日本人一致认为前明灭亡后,华夏朝代就彻底结束,清朝不过是其他蛮夷番邦占领了华夏,所以清朝不能使用中国。但在雍正之前,清朝的国力还是相对强盛的,日本也轻易不敢招惹。 伊藤博文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最早学习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隋唐时期,遣唐使对中国华夏大部分乘坐为「 ”汉土”、「 ”唐土”等。近代的日本由于经历了明治维新,国力不断的增强,慢慢的不再认为中国是一个文明渊源的古国。为了培育大和民族的民族优越感,日本慢慢开始,称大清为「 ”支那”。同时期的清朝被西方洋人肆意凌辱,日本就坚信晚晴不配使用中国二字。甲午战后,由于日本战胜,满清更不配使用中国,倒是「 ”天照大神”的大和民族才有资格使用「 ”中国”二字。 遣唐使来华路线 遣唐使形象 中国代表李中堂面对伊藤博文的无理要求,提出在日文条约中用大清,中文条约用中国的要求。日本勉强允诺。就这样,《马关条约》一式二份,一份签署了清国,一份签约了中国。跪国后的李鸿章得到了慈禧的鉴赏,对李鸿章本人夸赞有加。可怜的李鸿章,向来都是大清朝的吉祥物,一个卑躬屈膝的裱糊匠,因为国家的无能,自己只能落下一个卖国贼的千古骂名。 李鸿章
很赞哦! (1084)
相关文章
- 马关条约的主要影响 《马关条约》谈判:密码被破译而不知
- 马关条约的主要影响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后 沙俄为何好心帮助中国赎回辽东?
- 马关条约赔款相当于清政府 马关条约的赔款是多少?马关条约的赔款用途是什么?
- 李鸿章签马关条约被打了一枪 清廷为什么派出李鸿章赴日签订《马关条约》?
-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内容 台湾为什么不在民国地图?马关条约的影响?
- 李鸿章帮谁签了辛丑条约 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为什么会悲痛吐血?
- 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过程 李鸿章签马关条约:也曾据理力争却只能在对错间抉择
- 李鸿章帮谁签了辛丑条约 李鸿章,因为签订了辛丑条约就应该被国人辱骂吗?
- 李鸿章签马关条约 委曲求全:李鸿章签《马关条约》挨骂冤不冤?他该被骂?
- 李鸿章和谁一起签订马关条约 李鸿章去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被人刺杀,刺客最后的下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