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皇帝万岁辽代花钱 两个重臣被告谋反,皇帝杀了一个,让贵妃到另一个家里过夜

火烧 2022-07-22 03:47:44 1072
两个重臣被告谋反,皇帝杀了一个,让贵妃到另一个家里过夜 古代皇帝对臣子造反这事儿最是敏感,在隋朝《开皇律》记载的十恶不赦之罪里面谋反的罪名位列榜首。历朝历代跟谋反沾上关系的臣子,都要在皇帝的屠刀下过一

两个重臣被告谋反,皇帝杀了一个,让贵妃到另一个家里过夜  

古代皇帝对臣子造反这事儿最是敏感,在隋朝《开皇律》记载的十恶不赦之罪里面谋反的罪名位列榜首。历朝历代跟谋反沾上关系的臣子,都要在皇帝的屠刀下过一个生死劫。

武德二年,唐朝重臣刘文静因为才能强过裴寂,地位却远远不如心里一直愤愤不平。一次刘文静酒后失态,拎着佩刀狂砍柱子,嘴里还叫嚷着要杀了裴寂。有个失宠的小妾正好发现这事儿,于是她把这事儿告诉了自己的哥哥,随后小妾的哥哥向唐高祖李渊诬告刘文静意图谋反。

李渊早就疏忌刘文静,听说这事儿立刻将他抓捕入狱,还安排裴寂和萧瑀前去审讯。落入敌人的手里,下场可想而知。根据《旧唐书·刘文静传》记载:"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忿不思难,丑言悖逆,其状已彰。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敌,今若赦之,必贻后患。"高祖竟听其言,遂杀文静、文起,仍籍没其家。

砍头抄家,一套操作行云流水。裴寂干掉一直跟自己针锋相对的敌人后,日子过得更加滋润。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武德四年裴寂也被人告发试图谋反。墙倒众人推,大臣们看有机会扳倒裴寂这个宠臣,纷纷上书要求严查。

皇帝万岁辽代花钱 两个重臣被告谋反,皇帝杀了一个,让贵妃到另一个家里过夜

世上没有绝对干净的东西,只要认真查总能查到问题。更何况裴寂本身就不是什么廉洁的贤臣,他在隋朝当官的时候就爱胡吃海喝,赌博行贿的勾当没少干,李渊真要想动他随便安上个罪名都够裴寂死好几次。

面对一干臣子的口诛笔伐,李渊考虑的却是裴寂过去的功劳,只是象征性的查了一下,事后还派了三个妃子到裴寂家里表示恩宠。根据《旧唐书·裴寂传》:因令贵妃三人赍珍馔、宝器就寂第,宴乐极欢,经宿而去。其年,改铸钱,特赐寂令自铸造,又为赵王元景聘寂女为妃。

裴寂涉嫌造反,不仅没有受到惩处,反而还得到更大的恩宠,跟皇帝结为姻亲。相比之下刘文静看起来悲剧了许多,事实上刘文静作为唐朝的开国重臣,在太原起兵的时候就跟着南征北战,功劳绝对不小。裴寂和刘文静两人的结果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可能是因为情商。

裴寂在隋朝的时候,主要负责后勤掌握一定实权,他经常跟李渊一块昼夜饮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裴寂是让李渊下定决心起兵的一个重要推手。在李渊起兵后,裴寂还借助职务便利给李渊许多粮草物资。李渊称帝后,于公于私都非常感激裴寂。李渊对裴寂一般都不直呼姓名,而是尊称"裴监",每次散朝还会把裴寂寂留在皇宫小坐,名义上虽是君臣,但相处起来还是像老友一样。

相比之下,刘文静就跟李渊的关系就远了一层。刘文静是通过李世民加入唐朝的,在李渊眼里刘文静就是不折不扣的秦王私党。李渊一开始想按照宗法制把位置传给李建成,自然不可能过分的拔高秦王的嫡系。

人在嫉恨的时候就像在喝酒,一杯下肚就会不断续杯。在嫉恨中越喝越醉,在心中燃起熊熊的怒火。迷失心智,不顾形势。在李渊将秦王府精英逐渐调走试图架空李世民的时候,刘文静不仅没有收敛,依然在为自己的地位不如裴寂愤愤不平。

刘文静总是在朝堂上跟裴寂针对相对,斗的最凶的时候,裴寂只要一开口不管对错,刘文静就会跳出来反对。裴寂对刘文静这种行为非常恼火,可他却很好的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装聋作哑把裴寂的攻击当做春风拂面。一个主动引战,一个风轻云淡,在李渊心里自然是高下立判。情绪一旦失控,就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学会自我控制,才能更接近真正的自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