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南斯拉夫和苏联 苏联与南斯拉夫为什么会分裂 – 铁血网

火烧 2022-01-13 23:01:09 1045
苏联与南斯拉夫为什么会分裂 – 铁血网 苏联与南斯拉夫为什么会分裂 – 铁血网首先是民族人口比例原因,俄罗斯民族只占苏联总人口的50%。俄罗斯民族是苏联团结的中流砥柱,应该是最不希望苏联分裂的民族,至

苏联与南斯拉夫为什么会分裂 – 铁血网  

苏联与南斯拉夫为什么会分裂 – 铁血网

首先是民族人口比例原因,俄罗斯民族只占苏联总人口的50%。俄罗斯民族是苏联团结的中流砥柱,应该是最不希望苏联分裂的民族,至少在苏联存在的前期是 这样的,也是苏联最重要最强大的民族。其他各民族大概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大概很少有,也希望苏联不分裂的民族。而俄罗斯以外的民族人口数量,占苏联人口 数量的一半左右。在政府及军队构成中,也占有较大比例。人口比例因素是苏联分裂的首要潜在基础因素。
其次是利益因素。这才是导致苏联分裂的根本原因。苏联大概与我国现在类似,实行不一样的民族政策,主要是优待苏联国内除俄罗斯族以外的大部分民族。优待与歧视是等效行为,其实就是歧 视俄罗斯民族。苏联最大的民族在自己国家内部受到歧视压制,对这个民族的打击很大。自信、自尊等的打击。打击了俄罗斯民族对苏联的信任,产生对苏联的怨恨,使俄罗斯民族对苏联统一维护的愿望及行动,降低到极低点。一个最不希望苏联分裂的民族,也变的对苏联分裂感到无所谓了,甚至支持苏联分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苏联是被苏联国内所有民族抛弃了
再次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极大方便了苏联的分裂。苏联各个主要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自治区域。民族自治区促进了自治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培养了本民族建立国家的各种人才,建立了成熟的政府机构网络。为民族国家的成立奠定了各种基础。只需要时机成熟,宣布一下独立,就可以了。这是苏联迅速分裂的重要原因。也是南斯拉夫分裂的重要原因。
苏联在一些共和国内部设立了一些,等级低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域。在苏联时代,这些民族自治区域无所谓,但是,这些加盟共和国独立以后,问题就出来了。这些加盟共和国内部的民族自治区也想独立,并且独立也很方便。成为这些加盟共和国独立后的新麻烦。有时导致国家内战,格鲁吉亚就有这样的情况。前南斯拉夫学习苏联,在塞尔维亚内部设立了科索沃自治区,导致了内战,最终导致科索沃独立。民族自治区域政策是祸害许多国家的重要根源
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的行为,除了波罗的海三国之外都是小心奕奕,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虽然他们内心希望苏联分裂,但是害怕受到俄罗斯族人的打击。这些加盟共和国依然认为苏联是俄罗斯人的苏联,因为苏联是俄罗斯帝国的继承者,其它加盟共和国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很正常的。但是俄罗斯人早已经不这样认为了,早已经迷瞪过来了,是苏联的民族政策让俄罗斯人迷瞪过来的。苏联不是俄罗斯人的苏联,是欺压俄罗斯人的苏联,与其受苏联欺压,不如分出去。最终,是俄罗斯人点燃了分裂苏联的高潮。在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很长时间后,苏联已经基本稳定时,叶利钦首先宣布俄罗斯独立,然后各加盟共和国才群起效应。
苏联的分裂是俄罗斯民族的一次大解放。苏联政府以出卖俄罗斯民族利益,维护苏联的存在,俄罗斯民族在也不允许这样做了。俄罗斯民族必然会追求民族平等,追求俄罗斯民族的解放。俄罗斯民族精英,以叶利钦为代表,抓住机会,砸烂了压迫俄罗斯民族的枷锁-苏联
国家分裂概率分析
任意国家分裂的概率与什么有关呢?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与国家民族构成有关。在相同前提条件下,单一民族国家是最不容易分裂的国家。多民族国家比较容易分裂。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非主体民族人口比例越小,国家就会越稳定,国家越不容易走向分裂。这要求国家,要有明智的民族政策,要想方设法促进民族融合,而不是想方设法搞民族分化。怎样促进民族融合呢?一般是让非主体民族融入主体民族,是最佳的民族融合模式。如果创造一个新的民族名称,让大家融入这个新的无中生有的民族,以此实现民族融合,这样的想法很不符合实际。其效果恰恰是导致民族分化,遏制了民族融合。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存在。南斯拉夫创造的南斯拉夫族,现在想起来,很有意思,这个新创造的民族早已不存在了。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在非主体民族人口比例一定的条件下。非主体民族的民族数量越多,任意非主体民族分裂的能力就越弱,国家就越不容易走向分裂。在非主体民族的民族数量一定时,各个非主体民族人口比例越均匀,人口数量相互差别越小,任意独自一个非主体民族的力量就相对越弱,分裂的能力也会弱,国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就越小。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在非主体民族人口构成比例一定时。民族之间杂居的程度越大,国家会越不容易走向分裂。民族杂居有一个重要缺点,容易引起民族矛盾。民族杂居程度越大越容易引起民族矛盾。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差别越小,包括文化差别、语言差别、外貌差别、富裕程度的差别,国家的凝聚力就越大。国家就越不容易走向分裂。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各个民族的历史状况也会影响各个民族的分裂愿望。曾经在自己居住区域独立建国的民族,分裂的愿望一般比较大。移民国家的人口,虽然民族构成很复杂,由于这些移民人口,没有在本地独立建国的历史,分裂愿望一般比较小。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相同民族构成及分布情况条件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更容易走向国家分裂。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自治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 培养了自治民族走向民族独立的人才。民族区域自治政府建立了成熟的政府机构网络。为民族国家的成立(独立)奠定了各种基础。苏联与南斯拉夫都是这种模式的 典范。
在相同前提条件下,国内各个地区相互联系的方便程度也会影响国家的稳定程度。国内各个地区相互联系越方便,国家会越不容易分裂,国家会越稳固。相同前提条件下,领土分散的国家容易分裂。领土相临的国家不容易分裂。领土分散导致联系不方便,在维护领土安全上,也不方便。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国内各个地区差别程度越小,国家会越稳固,越不容易走向分裂。差别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差别、语言差别、外貌差别、富裕程度的差别。 国家要想方设法让国民融为一体,一般是让各个民族融入最大民族。推行统一语言。不要搞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无奈的措施。如果可以不搞多元文化,就应该不搞 多元文化。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政府政策的公平程度会很大程度影响国家是否走向分裂。政策越公平、越平等国民的凝聚力就会越大,国家越不容易走向分裂。公平不是平均的含义。公平应该是政策平等的含义。政策平等并不意味着结果平均。不平等的政策,特别是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是促进 多民族国家分裂的主要动力。对于单一民族国家,区域不平等的政策,也会增大国家走向分裂的概率。
和平的世界形势,促进了国家分裂行为的产生。在其它相同前提条件下,增大了国家分裂的动力,减弱了国家的凝聚力。国家的一部分凝聚力,来源于外界的压力。外来的武力压力,可以促进国家内部的凝聚。为了抵御外来压力,国内人口需要团结,只有团结才能产生足够的力量,抵御外来压力。
国家合在一起的重要好处是,共同抵御外来的可能侵略,这是巨大的可能收益,是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在和平时期,就基本没有这个收益了,国家的凝聚力自然会减弱许多,国家分裂的可能性自然会增大一些。
各个地区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国家的重要好处是,人均可以少分担一些军事负担,这是大国的重要优势。在和平时期。一些小国,干脆不要军队。导致这些小国,人均军事负担比大国还小。这较大的促进了国家分裂的动力。
高度自由贸易的世界,也会减弱国家的凝聚力,促进国家的分裂。各个地区合在一起的重要好处是,可以获得一个广大的国内自由市场,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贸易的更加自由、更加方便,导致各个地区,就是不在一个国家内部,也可以形成广大的自由市场。这导致各个地区合在一起,相对收益有所下降。这等效于减弱了国家各个地区的凝聚力,国家的分裂概率必然会增大。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多民族国家非主体民族的民族意识越强烈,国家越容易走向分裂。主体民族的民族意识越强烈,国家的凝聚力会越强,遏制国家分裂的能力就越大。在多民族国家应该减少对非主体民族,民族意识宣传内容,能不宣传,就不宣传,能少宣传,就少宣传。对主体民族应该大力宣传,可以促进主体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大国家的凝聚力,增大国家遏制分裂的力量。在政策上适当偏 向主体民族,有利于提高主体民族的地位,增加主体民族的吸引力,促进各民族向主体民族靠拢,向主体民族融合,可以降低国家民族构成的复杂程度,减弱国家分裂的可能性。而阎崇年与中央电视台宣传满清是及其危险的。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国家是否是民主,估计不影响国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大小。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国家分裂概率应该基本一样。
以上内容都是单位时间内国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国家走向分裂的概率与时间成正向关系。时间跨度越大,在这个时间内,国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就越大。反之相反。
国家民族人口比例会影响国家分裂
国家民族人口比例可以通过影响(或决定)军队人员民族比例状况,而影响非常时期的军队决策。较大的影响非常时期的国家命运。在非常时期,军队民族构成状况会对军队的倾向产生重要影响。
民族区域自治,给许多国家带来了麻烦。以下列出一些。
民族区域自治影响最大的后果是,促进了苏联的分裂。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这些加盟共和国全部都是,以当地主要民族名称命名的,属于民族自治区。苏联这样的国家结构模式,促进了苏联的分裂,是苏联走向分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南斯拉夫也学习了苏联的民族政策。也建立了民族自治区域。结果与苏联一样,几乎在同一时间走向了国家分裂。
苏联在加盟共和国内部,根据加盟共和国建立的原理,同样的建立了一批民族自治政权。这些民族自治政权,名称各异,模式一样,只是比加盟共和国低一级。有些类似于我国的自治州、自治县。加盟共和国类似于我国的省级自治区。
苏联在加盟共和国内部建立民族自治政权的政策,带来了极大后患。带来了一系列战争。著名的有,俄罗斯的车臣问题,带来车臣战争。死亡很多人。车臣是俄罗 斯内部的一个民族自治区。俄罗斯境内还有其它的民族自治区,这些民族自治区,人口大部分都是俄罗斯族人,不存在分裂问题。
车臣大部分人口不是俄罗斯族人,导致车臣追求独立。由于车臣是民族自治区,政权掌握在当地民族手中。只需要宣布一下独立就可以了。此时的俄罗斯已经不允许民族独立。因为俄罗斯不是苏联。俄罗斯80%的人口都是俄罗斯族。有力量遏制车臣的独立,也愿意遏制车臣的独立。俄罗斯的俄罗斯族人口已经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再被出卖了。俄罗斯民族地位获得了提高,已经产生了维护俄罗斯存在的凝聚力。俄罗斯民族意识也在觉醒。车臣没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那么好的运气。车臣独立行为遭到打击,由车臣危机演变成车臣战争。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南斯拉夫学习苏联,在塞尔维亚内部,设立了科索沃自治区,导致了科索沃内战(民族屠杀),发展成科索沃战争。最终导致科索沃独立。
格鲁吉亚是前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内部也设立了一些民族自治区,或民族自治政权。这困扰了格鲁吉亚十几年的时间。格鲁吉亚内部的这些民族自治区,在格鲁吉亚宣布脱离苏联的几乎同时,也宣布脱离格鲁吉亚(这显示了民族区域自治政权模式,独立很方便,只需要宣布一下就可以了)。国际社会没有承认这些宣布独立的民族自治区,到现在为止,格鲁吉亚也没有能力控制这些宣布独立的民族自治区,一直僵持到现在。格鲁吉亚与这些民族自治区政权,曾经发生过断断续续的战斗。到现在,又引起了大的战争。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战争。
民族自治区模式的设想与建立,促进了国家走向分裂的可能。也是现代世界许多问题产生的源泉。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麻烦。
民族区域自治走向分裂的概率
在其它所有前提条件相同时,与自治区自治民族的人口比例有关。自治区自治民族的人口比例越大,自治区人口独立愿望就越大,自治区宣布独立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其它所有前提条件相同时,与自治区自治政权的模式有关。自治区自治民族的人口,掌握自治区的权利越多,自治区走向独立就越方便,自治区就越容易独立。
在其它所有前提条件相同时,与自治区的各种宣传有关。增强自治区自治民族,民族意识的宣传或行为,会促进自治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促进自治民族的离散力,促进自治民族的分裂愿望。得陇望蜀可以用到这里。
在其它所有前提条件相同时,与自治区民族构成有关。在非主体民族人口比例一定时,非主体民族人口,民族构成越复杂,越不利于自治区走向独立的倾向。
在其它所有前提条件相同时,与主体民族人口占国家的人口比例关系密切。主体民族人口比例占整个国家的人口比例越大,自治区分裂就越困难,国家政权遏制自 治区分裂的力量就越大。在军队中,主体民族人口比例越大,中央政府就越容易调动军队,遏制国家分裂。主体民族人口比例越大,说明自治政权相对中央政府就越 弱。就是自治区宣布独立后,在国际上的地位,相对主体民族构成的国家比较小,承认自治区独立的国家比较少。
自治区体制对经济发展 不利,阻碍了自治区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上对全国经济发展也不利。自治区内部的体制不利于人才的选拔,自然不利于提高政府体系的运行效率,不利于作出更好的地方决策。在不是非主体民族人口占多数的地方,设立自治区危害很大,也没有设立自治区的道理。
自治区的设立促进了民族分化、民族对立,不利于民族融合,自然不利于民族矛盾的减少。对国家长远发展很有危害。不平等的政策也给各个民族的人口带来了思想的伤害、危害长远。
民族区域自治创造了哈萨克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哈萨克独立之初,哈萨克族人占哈萨克斯坦总人口的比例仅为40%,与俄罗斯族人口相差无几,作为国家的冠名民族有些名不副实。由于苏联搞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哈萨克地区是哈萨克人的自治区,哈萨克人掌握着当地的权利。而生活在哈萨克的俄 罗斯族人,却是被排除在哈萨克地区的权利之外,成为被领导者。这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导致俄罗斯人逐渐完全失去哈萨克地区。
掌握权利的哈萨克族领导者,为了提高哈萨克族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哈萨克斯坦掀起了鼓励境外哈萨克族人“回归历史祖国”的运动。大量哈萨克人从世界 各地回到了哈萨克。这导致哈萨克族人在哈萨克逐渐占有人口比例的优势。受到排挤的俄罗斯人,部分人移民俄罗斯,这导致俄罗斯族人口比例迅速下降,进一步降低了,俄罗斯族在哈萨克地区的综合地位。
到1999年时,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人口为798.5万人,比1989年增加148.82万人,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也从1989年的40.1%上升到1999 的53.4%。 俄罗斯族人由于人口外流,降至30%。
如果哈萨克地区没有搞民族区域自治,俄罗斯族人凭自己的人口比例,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至少可以与哈萨克族人,平分权利。如果原来是俄罗斯掌握权利, 俄罗斯人也可以用同样的政策,把哈萨克地区变成俄罗斯人为主的地区。历史机会给了哈萨克人,哈萨克人也抓住了这次机会。一个以哈萨克人为主体的共和国就这 样建立了,成为世界第一大内陆国。创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人,确实是哈萨克族人的大恩人。提高了哈萨克族建国的可能性。
中国民族政策战略思维。中国是各个民族的国家,中国是中国人的国家。中国是为中国国民服务的国家,中国国民包括 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的人口。这必然要求中国各个民族一律平等,这必然要求中国国民一律平等。实现政策平等。政策平等本身有利于减少民族矛盾,让各个民族和谐共处。
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础是民族平等,即政策平等。理想的民族政策效果是,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民族矛盾,尽量让各个民族的人口 能幸福的生活。民族或国民之间在政策平等的基础上,要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民族矛盾,尽量让各个民族的人口能幸福的生活。这要求中国国内民族融合,只有民族 彻底融合,才能让国内民族矛盾彻底消失,才能使国内各族群的差别程度尽量减少。民族矛盾的减少,可以较大的提高国民的平均幸福水平。中国的民族政策应该有 民族之间政策平等,促进民族融合这两个基本原则。
怎样促进民族融合呢?捷径是让各民族尽量融合于主体民族。在中国就是让各民族尽 量融合于汉族。让各民族尽量融合于主体民族,需要主体民族有较大的吸引力。如果民族政策平等,主体民族靠自己的人口比例优势,完全可以获得较大吸引力,可以逐渐融合其它民族。如果在政策上适当倾斜于主体民族,主体民族的相对优势会更大,相对吸引力会更大,主体民族可以更迅速的融合其它民族。为了更迅速的实 现国内民族融合,政策上适当倾斜于主体民族,很有必要。以民族平等为基础,政策适当倾斜于主体民族(让主体民族获得一定的政策优势),逐渐的民族融合,这是民族政策的战略思维。
民族政策要强干弱枝,要大张旗鼓的宣传主体民族的一切,尽量避免对非主体民族的宣传。这是促进民族思想融合的好办法。对非主体民族的宣传或政策倾斜是高度愚蠢的行为,是促进国家分化、分裂的办法。要意识到这种政策的危害,学会亡羊补牢。
民族融合程度的标志主要是,各个民族的相似程度,非主体民族的人口比例。各个民族的相似程度越大(非主体民族与主体民族的差别程度),民族融合的程度就越高。非主体民族人口比例占国家总人口比例越小,民族融合的程度就越高。

苏联和南斯拉夫为什么会消失

因为你呀

国家变制度是一回事,分裂解体是另一回事.两国的民族政策都很失败

苏联为什么帮南斯拉夫打德国

苏联是他们的老大哥,大家都是社会主义,反法西斯也是大家共同的理想。

苏联为什么和南斯拉夫反脸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由铁托出任总统,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尝试走瑞士的独立、不与任何阵营联盟的道路而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这使得南斯拉夫变成欧洲唯一没加入华沙公约的共产国家。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使南斯拉夫在东欧国家里成为比较富有的一员。1980年铁托逝世,南斯拉夫开始走下坡路之余,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在1991年前苏联解体之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

南斯拉夫为什么为分裂,塞尔维亚和黑山又为什么会分裂

1945年11月29日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行联邦制,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80年以后国内民族矛盾日趋激化,政治动荡,至1990年初执政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分裂瓦解。1991年6月起原南斯拉夫成员国中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4国先后脱离联邦,宣告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议会通过了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新南斯拉夫,定名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为前南斯拉夫余下没有独立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于2003年至2006年组成的松散联邦国家。塞黑两国于1992年首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该联邦后于2003年2 月4日重组并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独立公投,独派以微弱的优势获胜,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塞黑联邦因而解体并从此消失。

苏联分裂、南斯拉夫联盟分离,有何区别?

苏联分裂,主体民族俄罗斯是带头闹独立的
南斯拉夫分裂,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是反对的

南斯拉夫和苏联 苏联与南斯拉夫为什么会分裂 – 铁血网

苏联为什么不干涉南斯拉夫

不明白你指的干涉是什么意思。应该说南斯拉夫和苏联保持距离是西方势力作用的结果,西方世界刻意的划出了斯拉夫民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的西部文化边界,西方为了让促使苏联垮台,树立了把一个欧洲文明分水岭向东推移的目标。实际上所有在苏联垮台后感到手足无措的斯拉夫名族,都无情地陷入了从属西方的境况,他们通过北约以及其他经济、政治、军事机制跟西方栓到了一起,但是唯有南斯拉夫是一个例外,北约及美国之所以会选中它来作为侵略和破坏的对象,其原因就在于他敢保持自己的政治独立性,同时爆出了自己就广义而言的文化特性。
希望帮到你,建议你看看苏联分裂的有关著作,还是很多的,解体分内因和外因,建议你看看西方人写的和苏联人自己写的,双向的参照,因为每个著作都有书写人的阶级局限性的,历史政治都要双方面考量,祝你成功。

当年南斯拉夫为什么不发展弹道导弹 – 铁血网

打谁?美国太远,苏联核心地区也很远,国土上无法试射,实验都难。
出口?有需求的国家不多,买得起的不多,苏联和美国又抢市场。

奥匈帝国,苏联,南斯拉夫为什么解体?

首先这几个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主体民族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其次这些国家都面临着外部压力重重,内部纷争不止的局面,难以维系;
最后就是某个事件充当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矛盾突破临界值,导致国家解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