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红军第三方面军怎么没有啊 哪位开国上将在红军三个方面军都任过高级指挥员
哪位开国上将在红军三个方面军都任过高级指挥员 核心提示:他20岁任红二十团政治委员,21岁任红十五军军长,22岁任红五军团参谋长,26岁任红六军团军团长。他的长征征途,历时两年,是先后在红一、四、二方

哪位开国上将在红军三个方面军都任过高级指挥员
核心提示:他20岁任红二十团政治委员,21岁任红十五军军长,22岁任红五军团参谋长,26岁任红六军团军团长。他的长征征途,历时两年,是先后在红一、四、二方面军担任过高级指挥员的少数几个将领之一。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罗小兵,原题:《史海回眸:领袖与上将不了情——md和陈伯钧》本文系节选 陈伯钧在开辟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随后的长征中,从基层排长、连长干起,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红军高级指挥员。他20岁任红二十团政治委员,21岁任红十五军军长,22岁任红五军团参谋长,26岁任红六军团军团长。他的长征征途,历时两年,是先后在红一、四、二方面军担任过高级指挥员的少数几个将领之一。 1936年10月15日,在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之际,md亲笔致信陈伯钧:“伯钧同志:闻你在六军,为红军庆得干才!你的身体好否?同志都想念的。我们都好,相见之期不远,愿共努力!此致革命的敬礼!”这封简短普通的问候信,蕴含着领袖与同志、统帅与爱将久别后分外思念、期盼重逢的无限深情,尤其是对陈伯钧“为红军庆得干才”的高度褒奖,凸显出统帅对其部属才干的明鉴赏识。 早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期的1927年10月,md就派陈伯钧、游雪程和徐彦刚三人,去“绿林好汉”袁文才的部队帮助练兵、培养革命干部,完成了团结、教育、改造这支地方农民军的任务。陈伯钧任连长时,曾奉命带领袁文才部一个班的兵力,护送md下井冈山去茶陵寻找主力部队。下山第二天,陈伯钧让这个班战士回山归建,只和毛泽覃带几名战士继续护送md。经过一天急行军,他们在距茶陵五六里的小村庄住宿打探消息。由于人少,大家商议夜间轮流放哨,md亲自安排,与陈伯钧一起负责下半夜到拂晓的警戒。夜半时分,茶陵方向的枪声逐渐稀落下来,攻城的红军部队不向井冈山撤退,却往南向水口方向撤退,后来证实是团长陈浩叛变所致。md预感事态严重,决定立即向南追赶部队。路上,md问陈伯钧:“假若后面敌人追来怎么办?”陈伯钧立即回答:“我同警卫员在后面打掩护,你们只管往前走好了。”他们终于在掌灯时分赶到水口,追上大部队,随即召开干部会议,将陈浩等人撤职,押回井冈山受审。同时还决定部队折回井冈山,向宁冈县砻市开拔。为此,md又命陈伯钧连夜抄小道往砻市送信给永新县委,做好迎接大部队的准备。陈伯钧圆满完成了这一任务,受到md的表扬。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陈伯钧率领所属部队,按照md制定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打了许多恶仗、硬仗。他任连长时经常带领部队担负攻坚任务,在永新北乡指挥战斗中,身先士卒,腿部中弹,负了重伤;任红三军第七师师长时,率部打响了第一次反“围剿”的第一枪,并指挥部队攻入敌师部,活捉了敌师长张辉瓒;龙冈战斗胜利后,追击敌谭道源师,歼灭该师过半,缴获步枪2000余支,机枪46挺;反击敌公秉藩师时,巧妙运用战术,抄小路预先设伏,将公秉藩师全部缴械。每战之后,陈伯钧都要总结经验教训,指挥艺术越来越高,仗也越打越精,他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中曾屡建战功、三次负重伤,荣获过中革军委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 当md受到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的打击,被撤销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和前委书记职务时,陈伯钧也因坚定地支持md的主张被免去红十五军军长职务,调到红军学校学习。任红五军团参谋长时,陈伯钧因不满当时一些人在反“围剿”中的错误指挥,曾上书红军总部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遭到错误批判,被降职为红十三师师长。但是不管遭到怎样不公正的对待,陈伯钧始终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信共产主义,坚信md的正确领导。他率领的红十三师常常能在短时间内力克强敌,连打硬仗,曾被中革军委誉为“红军坚师”,md曾因看了该师连打胜仗的战报,兴奋地喊过“十三师万岁”。 1934年10月,任红十三师师长的陈伯钧率部开始长征,经过多次血战,突破敌四道封锁线后又重回红五军团参谋长岗位。遵义会议后,md重新回到红军最高指挥岗位,陈伯钧的军事才华得以更出色地展示。红五军团长期担负着中央红军的殿后任务,要掩护大军西去、北上,常常遭到敌军重兵追击,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劳累、流血牺牲。有的同志想不通、发牢骚,但陈伯钧顾全大局,坚决执行中央命令,做好部队官兵的思想工作,并指挥部队打了许多漂亮仗。陈伯钧也因此在红军高级将领中获得了“铁屁股”的美誉。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陈伯钧调任红四方面军九军参谋长,对zg分裂党和红军的行径,进行了面对面的坚决斗争,因此遭到了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当时,他被只身赶出红九军,坐骑被扣,望远镜被抢,警卫员也被打。但陈伯钧始终坚信md和党中央北上路线的正确,以坚韧的毅力,强忍委屈,顶住压力,当好红军学校的教员。后来在dz、刘伯承等力荐下,zg不得不重新起用陈伯钧任红四军参谋长。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陈伯钧又被dz、任弼时、刘伯承委以红六军团军团长重任。 1937年9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时,陈伯钧被任命为一二○师三五九旅旅长,时年27岁。 解放战争中,陈伯钧率部挺进东北,重返前线指挥部队。先后任合江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第一前方指挥所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第一副司令员,率部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接着,任十二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四十五军(后改五十四军)军长,率部参加了衡宝、广西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陈伯钧先是领导广西的大规模剿匪战斗,接着任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兼湖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领导湘西、湘南的剿匪战斗。湘桂两省的剿匪战斗复杂艰巨,战果辉煌,至今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1955年,陈伯钧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被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很赞哦!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