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孙权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东吴为何不能一统天下?不是孙权无能,而是孙策错过了机会
东吴为何不能一统天下?不是孙权无能,而是孙策错过了机会 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

东吴为何不能一统天下?不是孙权无能,而是孙策错过了机会
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由此,在魏蜀吴三国中,孙权的称帝时间是最晚的。并且,在曹操、曹丕、刘备等皇帝去世后,孙权依然在位了数十年的时间。基于此,在很多人看来,孙权完全有机会一统天下的,但是,结果东吴还是和曹魏、蜀汉三分天下。所以,很多人将东吴没有一统天下的原因归结为孙权能力不足。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不是因为孙权无能,而是因为孙策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最好机会。 一 首先,虽然在年龄上,孙权相对于刘备、曹操、曹丕等竞争对手存在一定的优势,也即孙权称帝之后,所面对的曹魏和蜀汉皇帝,显然不如自己经验丰富,或者说是深谋远虑。但是,在魏蜀吴三国格局已经稳定之后,想要打破这一格局,显然意味着更大的难度。比如当时的曹魏,人口数量超过400万,整体兵力在45万左右,这大约是东吴人口和兵力的两倍左右。也即曹魏不犯什么严重的错误,东吴几乎无机可趁。至于相对弱小的蜀汉,处在长江中上游,相对于地处长江中下游的东吴,蜀汉具有先天的地理位置优势。 二 同时,如果东吴破坏蜀吴联盟,想要消灭蜀汉的话,曹魏自然不会在一旁坐视不理。综上,孙权虽然直到公元252年才去世,却没有一统天下的良机。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孙策在位时,却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机会。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垒相持。在曹操和袁绍展开官渡之战时,孙策认为这是偷袭曹操的最好时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孙策不仅可以消灭曹操,还可以获得汉献帝刘协,从而重演一出「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好戏。在此基础上,孙策在公元200年悄悄地训练军队,做好偷袭曹操的相应准备。 三 但是,就在孙策北上进攻曹操之前,却遭遇了刺客的刺杀,从而在26岁的时候英年早逝。当初,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孙策杀死许贡。许贡的幼子与门客逃亡到江边。到了公元200年四月,孙策在打猎时遭遇了许贡的门客。正所谓仇人相见,分为眼红,于是许贡的门客向孙策放箭,导致孙策面颊中箭。不久之后,孙策因为伤势过重,所以就请张昭等人来到自己面前,让自己的弟弟孙权执掌江东。由此,因为恰好在官渡之战期间被刺杀,所以,孙策偷袭曹操的计划,自然无法实施了。至于之后即位的孙权,因为资历较浅,当务之急是稳固江东,更无法对曹操用兵了。 四 最后,综上,因为遭遇刺杀,孙策错过了改变东汉末年诸侯势力格局的机会。换而言之,如果孙策可以在官渡之战中出手,有望取代曹操,再加上自己原先的江东地盘,孙策的实力完全不输袁绍。在此基础上,以孙策的智勇双全,不管是消灭袁绍,还是吞并身边的荆州,孙策都将完全掌握主动权。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孙策临终之际,对孙权表示:”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也即在孙策看来,在争夺天下上,孙权不如自己,而在力保江东基业上,自己则不如孙权。对此,在笔者看来,该评价可谓比较中肯的,从孙权之后的表现,其更偏向于守成,而不是争天下。 文/情怀历史 很赞哦! (1025)
相关文章
- 孙坚四大将军 假使车骑将军张温听从了孙坚的劝告军法处置掉了董卓还会有三国吗
- 东吴孙坚 孔子和三国东吴末代昏君孙皓比酒量谁大?
- 孙策小霸王外号 东吴小霸王孙策简介
- 孙皓是孙权的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和孙权什么关系?孙皓如何成为晋武帝俘虏
- 孙权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东吴为何不能一统天下?不是孙权无能,而是孙策错过了机会
- 孙策小霸王外号 东吴“小霸王”孙策生平简介 历史成就 历史典故
- 孙皓是孙权的 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孙皓,执政时期昏庸暴虐 后投降西晋
- 孙皓是孙权的 东吴大臣:万,为人好学,因自恃与孙皓深交而招杀身之祸
- 孙权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孙策和孙权谁对东吴更重要?孙策在的话能统一三国么?
- 东吴孙坚 东吴末代君主孙皓:把自己叔叔吓到敌国的皇帝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