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详细资料 周达观简介及详细资料
周达观简介及详细资料
人物生平
元灭南宋后,曾 伐占城和安南,并入侵真腊,即今之高棉,但因受地理及气候所阻,并未成功。因此,元廷改用招抚方法,元德元年,元成宗遣使说服真腊及邻近小国自动归附,周达观是使节团团员,元德2年2月,使节团离开明州,同月于温州港放洋,并于3月15日抵占城。其后因逆风及值内河水道浅水期,故延至7月才抵真腊国都吴哥。他们并非因交涉或谈判拖延了时间,而是要待翌年西南季风起及大湖水涨才能回航,所以于吴哥逗留约1年。大德元年6月才启程回国,并于8月12日抵宁波,是次旅程历时一年半。
周达观回国后就编写了《真腊风土记》,这详细记载当地都城王室与风土人情、行程及所取途径,甚有地理学之纪录价值。而此书最迟于元武宗至大4年才完成。全文约8500字,分为41节。
真腊风土记
评价
在10至13世纪之真腊,正值文明最灿烂的时代,称为"吴哥时代"。但及后沦为暹罗国土,真腊似乎在此时并不存在,故《元史‧外国传》中没有此地之记载。因此,《真腊风土记》可补《元史》的阙佚。
关于高棉的传记,如三国吴时朱应、康泰往扶南、林邑宣国威,及后著《扶南异物志》、《扶南记》等,是有关真腊之最早记载,但早已散失。但此书详细记录当地风俗、山川形势、人民生活。因此,这对认识其古代历史颇具参考价值。
此外,由于当地气候湿热,文物易于腐朽,加上战乱频仍,国土变迁不定。除出土碑文外,文字记录甚少,文物亦易于散失。因此,此书提供了其古地理数据,还补正史之不足,也作为其与中国交往的历史见证。
周达观曾访问过的真腊国都吴哥,后被暹罗侵扰,终沦为废墟,无人知其存在。19世纪初,此书被欧人莱慕莎译成法文后,使人兴起寻找废墟之念,从而影响不少欧人东来,加速东西文化交流,并且扩大国人的地理知识,历代更替,国人多流寓外国,他的出使,为元代移居真腊华侨之情况提供详实的数据。
而且此书对当地的语言、风俗记载甚详,这对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实有相当的影响及参考价值。 昔日欧人所写之书籍中,有误谓浮稻乃19世纪时传入东南亚,或说洋人为当地贫民培植的。但根据此书所载,浮稻早于他诏喻真腊时已遍布当地。因此,此书纠正不少历史上的错误记载。
相关文献
(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夏鼐校注本,中华书局,1981。
夏鼐:校注者序言,见《真腊风土记》,中华书局,1981。
陈正祥:《真腊风土记》研究,香港中文大学,1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