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形容山村静而美的句子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

火烧 2022-04-14 20:07:38 1056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9、《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有哪些?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著中庭栀子花。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勤奋创作,诗歌数量惊人。据他自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储存了九千三百多首,在两宋诗人中翘居首位。这些独具风采的诗篇,其主要内容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这首《游山西村》所描绘的内容属于后者。 这首别开生面的诗篇,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一年前,陆游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援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同样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这首诗题为《游山西村》,据《剑南诗稿》卷三十二《幽栖》诗之二自注云:“乾道(二年)丙戌始卜居镜湖之三山。”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村,距离绍兴城南大约九里,地名西村。这里,山明水秀的优美环境,固然诱发诗人的兴味,而古代抒写田园生活的优秀诗篇,更是陶冶著诗人的性灵。以开创田园诗派著称的陶渊明在《归田园居》诗中所描写的真景实事曾给诗人以启迪。唐代擅长于歌咏山水田园的诗人孟浩然的名作《过故人庄》又给诗人带来了恬淡中有淳美的感受。这些都是陆游诗歌创作所汲取的有益养料。 不妨让我们先读一下《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题材都是描写农村的风光,然而艺术构思各异。前者主要写“邀我至田家”的眼前情景,而后者侧重写游村的所见所闻。因此,我们欣赏陆游这首诗,必须紧紧扣住诗题的“游”字,才能把握住诗篇的脉络,体会到诗人别具的艺术匠心。 清方东树在《昭昧詹言》卷二十说陆游这首七律“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从诗的结构来看,这是符合实际的。诗人运用凝练的笔触,全篇围绕着一个“游”字铺展,不仅写得层次分明,而且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初看起来觉得平淡,就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样,仿佛是一则普通的记事,毫不费力。然而,诗人从这里的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腊酒”,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自酿的米酒。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著名酒般的醇美。何况农家主人又是那样热情待客,还备有丰盛的佳肴呢!豚,指小猪,这里“足鸡豚”是形容农家待客的菜肴极为丰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於哲理,耐人咀嚼。把这种自然景象摄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如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到了宋代诗人手里,也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时代接近于陆游的诗人还有强彦文,他的诗歌有唐人的风致,曾写过“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的诗句①。但在意境的开拓上,可以这样说,这些诗句要远逊于陆游。这联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唐宋诗醇》评这二句说:“有如弹丸脱手,不独善写难状之景。”这个评价是有见地的。这一联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谓“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即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当这一天将来临时,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祭祀,以祈求农事的丰收。这个简朴的古代风俗,在当时江南的农村仍然很流行。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今后怎么样呢?诗篇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如果说孟浩然诗的最后:“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露得非常直率,那么,陆游诗的结尾用笔则比较婉转,诗人吐露的意念是,今后倘有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拄著柺杖会随时前来敲门叙谈。这一归结,点明了游村的诗题,而“夜叩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寻味。 回答者: LV0895623 - 一级 2009-6-1 08:27 村居 村居⑴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 高鼎,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 【注释】 (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4)醉:迷醉,陶醉。 (5)散学:放学。 (6)纸鸢:风筝。 【题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著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著。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著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著,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著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回答者: zuodongchen - 二级 2009-6-1 08:36 歌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喔喔喔他们唱还有一只短笛隐约在吹响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校园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校园歌曲--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欢迎欣赏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校园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喔喔喔他们唱还有一只短笛隐约在吹响

《乡村四月》翁卷(宋)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
插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
《咏柳》
)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
岑参:
《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汉乐府
?
长歌行》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
《绝句》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
《虞美人》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叶绍翁:
《游园不值》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李绅:
《悯农》
)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
秦观:
《三月晦日偶题》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
《春望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
《春夜喜雨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
《望洞庭》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李峤:
《风》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白居易:
《观刈麦
))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
范成大:
《喜晴》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
己亥杂诗》
)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
戴复古:
《大热》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
《江村》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曹操:
《观沧海》
)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
李昂:
《夏日联句》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李商隐:
(
晚晴
))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
(
游赤石进帆海》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白居易: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
《秋夕》
)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
《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
)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
《夏夜叹》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
《秋词》
)

清平乐,村居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草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豆地锄草在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食著刚摘下的莲蓬.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词

1
孟浩然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
清平乐(yuè)
北宋 辛弃疾
茅簷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3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描写古代农村生活的诗

极品经典的:

悯农 作者: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形容山村静而美的句子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不要!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四句话的]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两首!谢谢

《乡村四月》翁卷(宋)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白天锄草在田里,夜晚搓麻在家中,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决意退隐田园,从此不再出仕。次年写了《归园田居》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