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如懿传和甄嬛传哪个好看 《如懿傳》、《甄嬛傳》誰拍得更好?差距在哪裡

火烧 2021-05-07 07:58:58 1070
《如懿傳》、《甄嬛傳》誰拍得更好?差距在哪裡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馬靖紅最近幾年清宮戲很是火了一把,比如早些年的《甄嬛傳》和這兩年的《如懿傳》。《甄嬛傳》講的是雍正的後宮,《如懿傳》則是乾隆
如懿传和甄嬛传哪个好看 《如懿傳》、《甄嬛傳》誰拍得更好?差距在哪裡

《如懿傳》、《甄嬛傳》誰拍得更好?差距在哪裡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馬靖紅
最近幾年清宮戲很是火了一把,比如早些年的《甄嬛傳》和這兩年的《如懿傳》。《甄嬛傳》講的是雍正的後宮,《如懿傳》則是乾隆的後宮。同樣是王的後宮,但是前者確實在許多方面都要比後者更勝一籌。
就收視率而言,前者2012年在東方衛視的平均收視率是1.340,後者則是0.485。《甄嬛傳》壓了《如懿傳》一大頭。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懿傳》、《甄嬛傳》差距在哪裡?
人物配音
從配音這一點上,《如懿傳》確實沒辦法和《甄嬛傳》相比。
《如懿傳》里許多人物的配音,你聽著就是有一股彆扭勁。明明大家就在一起說話的,卻感覺對話的兩人不在一處似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觀眾對人物形象的代入感。
對比來看《甄嬛傳》,那就完全不一樣啊。每個角色的配音都很符合人物本身的特點,給觀眾的觀感不是一般的好,記憶點十足。
同樣的皇帝,不同的待遇
說了這配音,咱再來說道說道這個皇帝。《甄嬛傳》里的乾隆登基時,有專人揮鞭,示意眾臣肅靜,皇帝緊接著接受臣子們的三跪九叩。整個透露著一股威嚴和莊重的氣氛。《清史稿》里記載,「帝自中階登壇升座,貝勒等三跪九叩」。
而在《如懿傳》中,乾隆登基的時候是踩著丹陛進入太和殿的。不得不說,這一幕怎麼看怎麼違和。那漢白玉的台基可足足有八米高,上面還有姿態各異的龍的浮雕,怎麼看也不像是被人踩的東西。
你說人家是皇帝登基專用的,皇帝可不是一般人,咋就不能踩了?確實,皇帝不是一般人。那都不是一般人了,為啥還要自己走上去,乘個輿輦被抬上去,舒舒服服的不好嗎?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如懿傳》在「尊重歷史」這方面確實得打上個問號。
皇后的威嚴
咱們都知道,這古代啊是很重視等級階層的。什麼品級的人用什麼規格的東西,逾越一點都是掉腦袋的大事。在《甄嬛傳》里,這一點就體現得很好。比如雍正選秀以後,皇后給新進宮的妃嬪分配住所一事,就體現了什麼樣的品級住什麼樣的屋子。
而在後宮之中,皇后是分位最高的,也就是等級最高的,是妃嬪們都得敬著、尊著的主兒。你看《甄嬛傳》里,哪個嬪妃敢當著皇后不給她面子,哪怕是心裡怨恨得不得了,也只能偷偷摸摸地背著人說幾句隱晦的難聽話,誰敢公然議論啊?
但是你別說,這《如懿傳》里就真的有。炩妃就帶著一群位分比她還低的妃子們公然對皇后說三道四的。這就和你在古代鬧市裡跟人說,你準備等皇帝死了自己上位一樣,那是大不敬啊,古人哪敢這麼干啊,就算要做,人家也不會這麼明目張胆,不然明擺著就是送死呀。
咱們也可以理解編劇這麼寫是為了突出女主角的悲慘以及反派的囂張,但是太過了一點,想表達這個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啊。你看人家《甄嬛傳》不就做得很好嗎。
在《如懿傳》中還有其它地方也不太符合歷史,比如如懿的姑母孝敬憲皇后的死期啊,再比如為了推動劇情彰顯主題生生杜撰了一個白蕊姬啊等等。咱們可以理解合理的改編,畢竟這是電視劇,又不是歷史,不需要你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但是這大致的原則性的東西總不好忽略不管甚至反著來吧。
從上面說的那些點看,《甄嬛傳》是比《如懿傳》好上許多。但是不是說《甄嬛傳》就完全和歷史一個樣了。其實不僅是這類清宮戲,許多古裝劇,甚至關於古代的小說啊之類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這個問題。
你說寫小說、寫劇本,確確實實是需要杜撰需要想像的,但是這杜撰和想像都得符合當時的環境背景啊,更何況是這類改編歷史的清宮戲呢。那就更需要注意歷史的大致走向還有時代的細節了。不然為了表達主題而改動的歷史,一個弄不好,說不定連主題都不被認可了。
參考資料:百科詞條「如懿傳」、「甄嬛傳」
《如懿傳》和《甄嬛傳》的差距在哪裡?——搖旗的Boy
如懿傳導演說自己尊重歷史,轉眼劇情被故宮博物館用歷史打臉了——星秀麗……等答主
《如懿傳》中有6處不符合史實的地方,看看哪個最有趣?——青簡拂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