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赵昭仪个人资料 程伯休父详细资料大全
程伯休父详细资料大全 程伯休父(生卒年不详),风姓,程氏,西周宣王时人。字休父,一作休甫,休父为其字。重黎之后,伯符(一名乔伯)的玄孙,袭程国君主。程,伯爵,周朝畿内诸侯,国都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官司马
程伯休父详细资料大全
程伯休父(生卒年不详),风姓,程氏,西周宣王时人。字休父,一作休甫,休父为其字。重黎之后,伯符(一名乔伯)的玄孙,袭程国君主。程,伯爵,周朝畿内诸侯,国都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官司马,曾奉龛充率六师出征徐国。见《诗经·大雅·常武》。

周宣王时官至大司马,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因从征淮夷有功,克平徐方,功勋卓著,改封“安定王”,为程氏和司马氏的始祖,到晋朝时司马炎感念先祖圣德,追尊庙号为始祖,諡号为元武皇帝
基本介绍
本名:程伯休父字号:字休父所处时代:西周出生地:陕西咸阳东北出生时间:公元前800年左右去世时间:不详主要成就:曾奉龛充率六师出征徐国官位:畿内诸侯 周宣王之时,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入朝为大司马,后又因攻占徐方(今山东滕州东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也有人说在今洛阳市东),他的子孙有一部分人以地为姓称程姓。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公元前11世纪时,周公旦公封诸侯,周文王第10子(一说第17子)受封于郇(近山东省临猗县),史称郇侯、郇伯。春秋时,郇国为晋国所并,其子孙以原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氏,春秋时,晋国公族叔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正平县西),其后以邑名“荀”为氏。又据《左传杜预注》所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其后以邑为氏,称程氏,是为山西程氏。西周后期,周厉王好利。他以荣夷公为卿士,拚命对百姓进行搜刮。他的奢贪暴虐,激起了国人的不满。他又派卫巫监视国人,一旦发现有非议时政的人就加以杀害。在这种专制高压之下,国人在路上见面不敢互相打招呼,只好用眼睛示意。国人忍无可忍,终于拿起武器围攻这位贪暴的国君。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邑,不久死去。他的儿子姬静继承王位,史称周宣王。宣王在位时,周公和召公辅政,整饰政务,诸侯来朝,史称“宣王中兴”。周宣王在 国力有所恢复之后, 曾亲自领兵征伐东南方的淮夷,程国的国君程伯休父也参加了这场战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雅·常武》篇记载了这场战争,写道:“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 绪。”诗句的意思是,周宣王亲自领兵征伐时叛时服的淮夷,派遣大臣尹吉甫为使者任命程伯休父为大司马。让他在左右摆布 阵势,监戒军队。程伯休父随周宣王出征, 在对淮夷的战争中建立了显著的功勋。后来程伯休父到达都城镐京,在朝廷中担任大司马,封地改在咸阳附近的程邑。程伯休父担任大司马以后,他子孙中的一部分又以他的官职—司马为氏,于是形成了司马氏。因此,程伯休父是程氏和司马氏共同的得氏始祖。 昔在颛顼,命重黎以司天,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司马蒯聩,司马昂,司马错,程昱,程普,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其后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昂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汉之伐楚,卬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很赞哦!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