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分析 淮海战役中,第12兵团上百名将官,就一个参谋长没有掉进包围圈!
淮海战役中,第12兵团上百名将官,就一个参谋长没有掉进包围圈!
1948年11月,黄百韬被解放军包围于碾庄,危在旦夕。蒋介石急得不行,下令黄维率领第12兵团前去救援。
可是,黄维才跑到蒙城,突然觉得自己如此千里赴援,极容易落入解放军的包围圈,于是召集手下的将官们进行计议。
第18军军长杨伯涛深有同感。可是,向来性急语快的他,这一次却一反常态,长时间缄口沉默不言。
为什么与黄维同样觉得此去万分危险,杨伯涛却不说话?
原来,他心里很窝火。
为什么?
因为,这一次,蒋介石任命他的老上司和铁哥们胡琏只当了第12兵团的副总司令,反而让诺诺无能的黄维当总司令,胡琏都气得告假回乡了,他杨伯涛心里十分窝火、生气,心情不好,所以故意当哑巴,准备看着黄维去跳火坑。
杨伯涛会打仗,明察局势,却故意不说话,其实,整个兵团并非就他一个明白人。
黄维第12兵团的参谋长肖锐,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
杨伯涛不说话,他站了出来,说:“此去兵团前途险恶!”
然后,肖锐提出说:“我们先立足蒙城,派部队四处游击,再寻找有利战机,给共军以打击为上策。千万不可蛮干,更不可前进。”
黄维也以为然,于是决定暂时兵驻蒙城。

可是,他又把暂驻蒙城计划上报给蒋介石。蒋介石看后,反而严令他率兵团马上直取宿县,打通徐蚌。
黄维明知此去宿县凶多吉少,但又不敢违抗蒋的严令,没办法,只得率部东进。出发前,参谋长肖锐小声地问黄维:“放弃蒙城的计划?”
黄维只好苦苦一笑,不好明说。
肖锐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眼看跟着黄维去入圈套,等于是去送死;于是决定一走了之,以求自保。第二天,他找到黄维说:“我盲肠炎加剧,痛得不行了,得告假去蚌埠就医。”
结果,肖锐也效法副总司令官胡琏,虎遁龙潜,走人了。
肖锐一走,留下副参谋长韦镇福代理参谋长之职。
韦镇福是黄维的亲随,初次临战,无法出谋献策,于是懵懵怔怔地跟着黄司令官一步步走向绝境。
杨伯涛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本以为自己统率第18军这支王牌,跟随黄维大军前进,不管如何自保没有问题,不料在双堆集掉进解放军的包围圈后,再也无从出逃,全军覆没。他也和黄维一样,当了解放军的俘虏。
39年后,杨伯涛接受一名记者采访时叹息道:“我们当时多气人呀!如果是胡琏,决不会执行蒋介石的那个命令的。胡琏打仗多精呀!”
接着,他又说道:“要说比胡琏还精,当算参谋长肖锐。整个第12兵团,上百名将官,就他一个人在战前逃掉了,方法堪称‘完美’。”
有趣的是,这个肖锐靠着治病,躲过淮海战役被歼命运后,被蒋介石更加重用。
相关文章
- 淮海战役经过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陶勇和他的4纵威风八面,从最东一直打到最西
- 为什么叫淮海战役 淮海戰役期間,蔣軍有多少將領和部隊逃出了包圍圈?細數漏網之魚
- 为什么叫淮海战役 蒋军最能打的邱疯子,淮海战役果真被粟裕打疯,死前歇斯底里
- 为什么叫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奇迹:60万战胜80万背后的秘密
- 为什么叫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因何故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名不副实”战役
- 淮海战役共牺牲解放军多少人 淮海战役,我军还有一个未列入正式编制纵队,也发挥了特殊作用
- 为什么叫淮海战役 一夜之间突然变卦,白崇禧何以拒绝接受淮海战役统一指挥权?
- 地藏王菩萨:乌克兰“民主”后,老百姓最遭殃
- 淮海战役分析 「说谍」淮海战役前的兖州反特,破获国民党第十绥靖区武装潜伏组
- 救命没有“药”,只因“向钱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