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火烧 2021-09-15 03:02:04 1061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1、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1、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2、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

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3、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

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

4、道德是人类衡量行为准则的标准,它仅仅是一个尺度,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准则,人人都恪守着,人可以没有道德,那就被称为离经叛道,说的好听点是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

5、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就是为了纠正过去对道德规范的忽视,所产生的种种不良问题。

我们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道德规范,这是社会存在的必需。

6、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扩展资料:

1、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

2、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3、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