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隋朝杨广 隋朝隋炀帝杨广:大有作为和奢靡败家的混为一体
隋朝隋炀帝杨广:大有作为和奢靡败家的混为一体 导读: 出生时就是贵族,祖父杨忠是西魏大将、北周勋臣,官至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 外祖父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此外北周顺阳公主是他婶婶、明帝是他姨

隋朝隋炀帝杨广:大有作为和奢靡败家的混为一体
导读: 出生时就是贵族,祖父杨忠是西魏大将、北周勋臣,官至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外祖父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此外北周顺阳公主是他婶婶、明帝是他姨夫、宣帝是他姐夫,后来的唐高祖李渊是他表哥。 自小就是「美姿仪」的帅哥,又在这样家族中长大,无疑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见惯了各种奢华享乐。> 公元581年,杨坚抢了小皇帝宇文阐的帝位,建立 ,改元开皇,封二儿子杨广为晋王。13岁的杨广随即就被派往今天的山西,以并州总管的名义,率军防御突厥。18岁时,杨广被召进京,做了两年的内史令后,在开皇八年(588年)成为伐陈隋军的统帅。有父亲在后方坐镇,有高颎、韩擒虎等名臣效力,杨广平白地捡了一个统一南北的盖世功勋。> 因为 政策上的一些失误,平陈不久,江南各地复叛。叛乱被平定后,杨广再次回到江南,当上了扬州总管——他因此对扬州情有独钟。杨广虽然没在战场上立功,但他招抚江南士族,使很多地方不战而降。杨广为了收江南地区的人心,还学了一口流利的吴地方言。用一句教科书的套话来说,杨广促进了南北的文化交流与政治统一。> 年纪轻轻就做出了这么多的「功业」,杨广自然很受父母的疼爱,但却无缘大隋皇位,因为他哥哥杨勇不仅是嫡长子,且在朝中辅佐隋文帝处理政事,很有才干。唯一让文帝不满的就是,自己的这个太子太奢靡了。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史称他「不衣绫绮,而无金玉之饰,常服率多布帛,装带不过以铜、铁、骨、角。」有一次文帝见杨勇用黄金给盔甲镶了金边,忍不住教训说:「天道无亲,唯德是与,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 杨广和大哥不同,他在江南十年,一方面尽力拉拢地方士族与朝廷显贵,另一方面则尽一切办法讨好父皇和母后。独孤皇后以善妒闻名,不许文帝接触宫中其他女子,因此五个皇子都是独孤皇后一人所生。杨勇有多名宠妃,各自都为他生了几个孩子;而杨广则只与王妃萧氏同居,其他妃嫔都无子嗣。> 年纪轻轻就做出了这么多的「功业」,杨广自然很受父母的疼爱,但却无缘大隋皇位,因为他哥哥杨勇不仅是嫡长子,且在朝中辅佐隋文帝处理政事,很有才干。唯一让文帝不满的就是,自己的这个太子太奢靡了。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史称他「不衣绫绮,而无金玉之饰,常服率多布帛,装带不过以铜、铁、骨、角。」有一次文帝见杨勇用黄金给盔甲镶了金边,忍不住教训说:「天道无亲,唯德是与,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 杨广和大哥不同,他在江南十年,一方面尽力拉拢地方士族与朝廷显贵,另一方面则尽一切办法讨好父皇和母后。独孤皇后以善妒闻名,不许文帝接触宫中其他女子,因此五个皇子都是独孤皇后一人所生。杨勇有多名宠妃,各自都为他生了几个孩子;而杨广则只与王妃萧氏同居,其他妃嫔都无子嗣。> 文帝和独孤皇后曾到二儿子家串门,杨广听说后,急忙就让府中漂亮的侍女躲藏起来,只留一些丑女人招待皇上和皇后。屏帐都用最普通的布;乐器上布满了灰尘,杨广也不让擦洗。由此给文帝留下了一个「不好声色」的假象。文帝让人给几个儿子看相,得到的回复是:「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文帝又问大臣韦鼎:「我诸儿谁得嗣位?」 韦鼎很滑头地说:「至尊、皇后所最爱者当与之,非臣敢预知也。」皇上、皇后最爱的是谁?当然是晋王杨广!开皇二十年(600年),杨勇被废,杨广夺嫡的阴谋成功了。在册立新太子的大典上,杨广主动提出不穿礼服,以向父皇显示自己的节俭。> 对于拥有权力的人来说,靠所谓「慎独」来保持自身勤俭显然是不靠谱的。老妻在的时候,文帝清心寡欲;独孤皇后一走,他马上就找了两个美女宠幸,一时间纵欲无度,老迈的身体一下就病倒了。皇后身故、文帝卧床之际,同情杨勇的大臣们发动反击,让杨广与权臣杨素的阴谋逐渐败露出来。为免于夜长梦多,杨广命人在仁寿宫杀死了病重的父亲,先登上皇位,再击败反叛的四弟杨谅。他即位之初,曾下诏说要「务从节俭」,表示不会再兴建新的宫殿,然而此时已再没有人能监督杨广了。> 上任第一件事是营建东都洛阳,然后在各地修筑离宫,《隋书》说当时全国有宫殿26座。东都修好后,还要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那就是作为防御的长壕。 征用了几十万民夫,修了一条横贯山西、河北、山东数省的长沟。隋炀帝紧接着又重修长城,他亲往塞北,监督工程。> 在洛阳城外,一座周长两百里的「西苑」拔地而起。在西苑中的湖泊上,以传说中的仙山方丈、蓬莱、瀛洲为模型,建造了几座百余尺高的小岛,岛上修有宫殿。西苑北边是一条龙鳞渠,渠面宽20步,有桥连通两岸。沿着渠边建有16个院落,厅堂殿宇无不华丽。冬天,院里种的树木全部凋零,这时就命人把彩纸剪成花的形状,然后挂在树枝上。纸叶掉色后,即会更换新的,所以庭院中的树木就「四季如春」了。炀帝冬天时如果想乘船在西苑游览,就会有人凿破冰封,在水上布置出彩纸剪的荷花与菱角。16个院中的美女们各显神通,以求得到皇帝的关注。> 杨玄感造反时,把大运河上的龙舟都给付之一炬了。炀帝下令重造,并在大业十二年(616年)最后一次下江南。谏阻的大臣们不是被杖责,就是被处死,因为隋炀帝此时心中已有了打算:抛下北方,据守东南。临行前,没法与皇帝同往江都的宫女们痛哭流涕,炀帝随口吟诗道:「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 有道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这或许是最能诠释隋炀帝在江都那两年心境的句子,曾经满怀抱负的隋炀帝彻底成了一个在奢靡中沉醉的「后主」。天下群雄打成了一锅粥,表哥李渊攻进长安,立代王杨侑做了大隋天子,炀帝自己「被」成太上皇。他不禁对镜自问:「好头颅谁当斫之?」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利用关中将士的思乡情绪发动政变,炀帝被迫自缢。> 在传统史家以道德为基准的评价体系中,隋炀帝是暴君,也是昏君。但为隋炀帝打抱不平的人从来都有,现代史学家们更在尽力还原一个真实的杨广。简单地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隋炀帝则进而发明了进士科,仅此一项功绩就足以笑傲古今了。大运河的开通方便了南北漕运、货物流通,同时也使南方的物资更容易北上前线。隋炀帝修大运河确实有他的私心,但他对河道整体的建设有着科学的规划,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完结了曹操、桓温、刘裕等人的未竟之功。洛阳在几百年的衰败后再现辉煌,估计人口在百万以上。> 李世民通过与杨广一样的不正当手段登上皇位后,努力将自己包装为一个英明之主。他与大臣们谈及那位表叔时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将隋炀帝亡国归之于他的大兴土木与奢华无度。然而事实正如学者袁刚所说,「隋炀帝区别于历史上诸多昏君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他不是一个只顾个人享乐而无所作为的君主,他想干好事干大事成圣王之业,想大有作为。但干好事的心太大,结果走向了反面,成为亡国之君。」杨广这位天才,用十几年的时间就掏空了大隋的血肉,但为李唐三百年天下留下了筋骨。> 很赞哦!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