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的伪名托名作品是什么意思《问佛》《那一天》是他写的嘛?
仓央嘉措的伪名托名作品是什么意思《问佛》《那一天》是他写的嘛?

仓央嘉措的伪名托名作品是什么意思《问佛》《那一天》是他写的嘛?
早些年流传的 仓央嘉措的作品 并没有现在那么多,后来不断有新作加进去,一般都是后人托他名所作,或者有些人误以为是他所作,比如前些年比较知名的《见于不见》,实则出自出自《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作者扎西拉姆多多。
至于《问佛》《那一天》到底是不是他写的,实话说,久远一些的,已经不好考证了。
个人看法,我觉得《问佛》应该是出自他手,《那一天》则未必了
仓央嘉措的《那一世》是什么意思?
他是六世达赖。
他的爱情是西藏历史上最美丽波折的童话。
玛吉阿米是他在去读经之前爱的女生。但最后嫁给了别人。
仁珍旺姆是他当上六世达赖是听说的美丽女子。虽然美丽,但是妓女。她多次让他娶她。他未回答。后来她就消失了。
达娃卓玛是于玛吉阿米很像的女生。仓央嘉措为了她。为了誓言承诺。不顾达赖的身份跟她在一起。
25岁的他就逝世了。
我是看了书简单总结了一下。
大概,没有人像他内样爱过。
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所遇女子都甘心为他倾覆一生。
他是雪域最哀伤的王,苦苦在政治与红尘中挣扎求索。
他不爱他的江山,只爱他的美人。
后来他就写了《那一世》
真正仓央嘉措写的情诗,有感觉的(貌似问佛,见与不见,那一天都不是他写的)
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 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 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间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六世喇嘛苍央嘉措--情诗二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
我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遇
只是
就在那一夜
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
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若随美丽姑娘心,
今生便无学佛份,
若到深山去修行,
又负姑娘一片情。
我修习的喇嘛的脸面,
不能在心中显现,
我没修的情人的容颜,
却在心中明朗地映见。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
也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那一世》是不是仓央嘉措写的?
是的。
1、《那一世》是仓央嘉措的名篇。描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以及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2、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3、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仓央嘉措的《问佛》全文是什么?
《问佛》
作者:仓央嘉措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盘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仓央嘉措 地空二什么意思
仓央嘉措是人名。(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地空》 是他的一个文学作品
仓央嘉措的诗词,“待我功成名就”是什么意思?
等到了我建功立业有成就的时候
【原文】:待我功成名就,许你花前月下; 待你功成名达,许谁花前月下,悔教夫婿觅封侯,我已心猿意马。
【释义】:等到了我建功立业有成就的时候我就迎娶你,陪伴你花前月下生生世世一双人:等你功成名就了,还不知道爱谁呢;后悔让你去求功名,我现在已经想别人了。
【作者】:仓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押解途中圆寂。
仓央嘉措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相见》意思
其实这首和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有点相近的意思。都是想爱而又无法在一起的痛楚。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作品集的购买
不好买的 你还是试试网购吧!
支持喜欢仓央嘉措的你!
仓央嘉措的《那一世》写的是哪座寺庙?
哎,那压根不是仓央嘉措写的!那是歌词《信徒》,是朱哲琴与何训田合作的唱片《央金玛》中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