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787宪法意义 1787年宪法历史地位
1787年宪法历史地位

一、1787年宪法有哪些历史意义
独立是艰难的,和平需要付出血的代价,而自由平等的生活,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美国独立战争后,幸福生活并没有如期而至。农民依然贫穷,王人的工资也还是少得可怜,各种捐税多如牛毛。
人们意识到,本地的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并不比英国人慈善。严酷的生活环境让许多人又拿起了枪,各州暴乱频发。
在康科德,谢司发动的起义声势最为浩大,他们到处攻打法院,烧毁债务诉讼档案。谢司在独立战争中立过军功,还因此被晋升为上尉。
可当战争后回到家乡,谢司才发现,自己原来身无分文,比战争之前还要贫穷。谢司的反抗引起了联邦政府的恐惧,急忙派出政府军镇压,一直将谢司的队伍赶到荒凉的西部,才得以平息了这场叛乱。
新兴的资产阶级意识到,虽然他们有一个统一的联邦政府,但各州都有自己独立的军事、财政和外贸权力,一旦爆发大规模的起义,联邦政府根本无力镇压。就这样,各州纷纷派出代表来到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
经过长达4个月的讨论,1787年,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宪法终于出台。 宪法规定美国由总统掌握行政权,而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
总统既是政府的行政首脑,也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各州立法会议选出。
国会拥有立法权,法律由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后生效。 如果国会的决议被总统否决,经国会两院再以2/3的多数票通过,也可直接生效。
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
二、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①刚刚独立的美国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故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且无选举权.②反映人民权益的《权利法案》经过斗争几年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③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3)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5)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
三、美国宪法的历史地位
"历史律令——影响人类社会的十大宪法和法典"的详细介绍……人类的法制化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它是普遍的和持久的,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
从影响人类社会的十大宪法和法典中,我们将会看到“法的精神”,看到人类正是在各种法典、律令的导引下不断进步的轨迹。《汉谟拉比法典》,人类第一部刻在石柱上的伦理大典。
《国法大全》是罗马法的精华和集锦。《唐律》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最完备的伦理法典,“十恶不赦”使出自其中。
一部法典能集中世界众守护神的一切威严,恐怕也唯有《印度摩奴法典》有这样的能量。《古兰经》实际上是穆罕默德在传教中作为真主“启示”陆续颁发的伊斯兰教经典。
战神拿破伦一生在战场上有许多神来之笔,但所有这些都比不上1804年他颁布的《民法典》。1787年的《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确立了崭新的资严阶级共和政体。
《魏玛宪法》在西方宪法史上以民主宪法著称。《苏联宪法》开了社会主义宪法的先河。
一部宪法就是一个国家的命运,新中国现行的宪法绘制了中国命运:富强、民主、文明、法制。
四、美国宪法的历史地位
"历史律令——影响人类社会的十大宪法和法典"的详细介绍……
人类的法制化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它是普遍的和持久的,
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从影响人类社会的十大宪法和法
典中,我们将会看到“法的精神”,看到人类正是在各种法典、律令
的导引下不断进步的轨迹。
《汉谟拉比法典》,人类第一部刻在石柱上的伦理大典。
《国法大全》是罗马法的精华和集锦。
《唐律》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最完备的伦理法典,“十恶不赦”
使出自其中。
一部法典能集中世界众守护神的一切威严,恐怕也唯有《印度
摩奴法典》有这样的能量。
《古兰经》实际上是穆罕默德在传教中作为真主“启示”陆续颁
发的伊斯兰教经典。
战神拿破伦一生在战场上有许多神来之笔,但所有这些都比
不上1804年他颁布的《民法典》。
1787年的《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确立了崭
新的资严阶级共和政体。
《魏玛宪法》在西方宪法史上以民主宪法著称。
《苏联宪法》开了社会主义宪法的先河。
一部宪法就是一个国家的命运,新中国现行的宪法绘制了中
国命运:富强、民主、文明、法制。
五、【1954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征和历史地位】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 主要内容(共4章106条):总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国旗:五星红旗国徽:谷穗环绕,金星照耀下的天安门首都:北京(北平)纪年:公元二. 特征:1954年宪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这在当时是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的.这条经验或者说是指导思想在1982年修改宪法时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许多规定上,都是如此.例如,在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上,对于一些在目前条件下做不到的就没有规定,或者是按照中国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定.而对于各国普遍所采用的制度或者规定,予以采纳.如关于政治避难的规定.三. 历史地位: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