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唐朝历史故事 安史之乱的故事(300字)多了不要
安史之乱的故事(300字)多了不要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 756年-762年 时边镇守将安禄山 ?-757年 、史思明 ?-761年 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
安史之乱的故事(300字)多了不要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756年-762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757年)、史思明(?-761年)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政治、经济、社会渐呈衰败之象。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
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
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权位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
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
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随行的将士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绞杀杨贵妃,才肯继续起行,南下至四川。
同时,太子李亨逃往灵武(在今宁夏境内),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将领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

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
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很赞哦! (1038)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