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雍正官窑斗彩瓷器特征 雍正時期瓷器竟然這樣!御制瓷器欣賞解析
雍正時期瓷器竟然這樣!御制瓷器欣賞解析 雍正皇帝,清代入關後的第三代君主,愛新覺羅胤禛,康熙皇帝的第四子,為君十三年,在他經歷了殘酷的奪嫡之爭,以「惟以壹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壹人」為座右銘,刻「為君難」

雍正時期瓷器竟然這樣!御制瓷器欣賞解析
雍正皇帝,清代入關後的第三代君主,愛新覺羅胤禛,康熙皇帝的第四子,為君十三年,在他經歷了殘酷的奪嫡之爭,以「惟以壹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壹人」為座右銘,刻「為君難」印以自警。他自言「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批覽各處章奏,目不停視,手不停批,訓諭諸臣,日不下數千言。」為避免奢靡怠政,十餘年不出京師。在如此高度緊張的帝王生涯中,賞玩瓷器成為雍正帝為數不多的消遣暢懷的途徑。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胤禛朗吟閣圖像
胤禛雅好臨池,以翰墨自娛,除此以外,早在為皇子時,雍正帝胤禛就對瓷器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宮舊藏中,有署「朗吟閣制」者數件,如清雍正白釉僧帽壺。從出版物中此件僧帽壺的詞條得知,「"朗吟閣"是雍正帝登基前為雍親王時在圓明園居邸的齋名,署此款的器物均做工精細」,同款識者,亦可見暫得樓捐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天青釉小天球瓶。由此可見,雍正帝早在皇子時期就已開始在景德鎮定燒瓷器,並且對於所燒之物的品質就有很高的要求。
雍正皇帝飽讀詩書,涉獵廣博,喜讀典籍,曾將古人寄興蕭閑,寓懷超脫的佳章好句選編成《悅心集》,而所選之作基本為「令人心曠神怡,天機暢適」具有悅心之功效的篇章、格言,邵雍有「只恐身閑心未閑,心閑何必住雲山」。雍正皇帝雲「世間何處覓清閑,只在朝堂城市間」。
清雍正仿哥釉六方貫耳瓶
清雍正仿哥釉六方貫耳瓶即為壹例慕古仿宋之作。入清以後,雍正皇帝胤禛對宋代五大名窯情有獨鍾,仿哥釉成為當時壹個重要品種,在其在位的十三年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書於雍正十三年的《陶成紀事碑》中,排在第二的即是「壹仿鐵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種(耿寶昌先生按:即仿哥釉)」。
清雍正琺琅彩萬花錦紋碗
宋瓷的含蓄內斂,為雍正皇帝傾心,而唐代雍容高貴、富麗華美的藝術格調亦極具皇家氣派,同樣為雍正皇帝喜愛。本次專場中的清雍正琺琅彩萬花錦紋碗即為典範。
在康熙朝琺琅彩的基礎上,雍正時期琺琅彩瓷器無論在彩料上,還是裝飾技法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形成了秀雅清麗,超凡脫俗的藝術風格。本品瓷胎潔白瑩潤如冰似玉,外壁滿繪四時百花圖案,於中心位置繪大朵的牡丹、荷花,周圍簇擁小朵的玉蘭、繡球、石榴、芙蓉、菊花、桂花等四季花卉,花葉滿密覆蓋全器。底落「雍正年制」四字藍料楷書款。
清雍正珊瑚紅地洋彩九秋同慶花卉紋碗
瓷胎琺琅彩器與洋彩器的盛行,清宮西洋風的流行,與皇帝的興趣愛好有著密切聯繫。從傳世製品看,有一類雍正洋彩器,無論是裝飾風格還是造型、紋樣皆為承襲康熙器而來。本次便徵集到一對清雍正珊瑚紅地洋彩九秋同慶花卉紋碗(lot 2608)器型端莊秀巧,外壁通體以珊瑚紅為地,上以各色彩繪牡丹、秋葵、菊花、蘭花、罌粟花、秋海棠、山茶、芍藥、梔子花等九種秋天盛開的花卉,並以綠、墨色繪枝葉、葉脈,斑斕絢麗,寓意「九秋同慶」,至為吉祥。器底落「雍正御制」青花楷書雙方框款。相同品種以「康熙御制」年款者為多,「雍正御制」款識者較為少見,且成對釋出,極為不易。
清雍正 豆青海蝠天壽圓杯
雍正皇帝除從小熟讀漢人儒家經典以外,也喜讀釋佛法,主張儒、佛、道三教並重,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統治思想。他自號破塵居士,常在宮中舉辦法會,親自說法,造詣頗深。《活計檔》中多次提及雍正時期命工匠作金累絲八寶、五供等,如曾在《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中展出的清雍正金累絲嵌寶石八吉祥供具。而在御窯瓷器的燒造中,亦可覓此類紋樣的芳蹤,有如專場中清雍正鬥彩蓮托五珍寶卧足小杯。本品紋樣、造型均取自成化鬥彩器,雍正皇帝頗具幕古之情,成化時期的鬥彩佳作必為其所愛,於《清檔》中多次留下了以大內所藏器物下發景德鎮御器廠進行仿燒的記錄,本品即為一例。此杯造型端正,內壁素白,外壁以青花勾勒,填飾紅、黃、綠等各色,蓮托五珍寶,清麗悅目,生氣盎然。
清雍正鬥彩蓮托五珍寶卧足小杯
如果說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統治,是頗具才幹的康熙皇帝奠定的,那麼使景德鎮御窯廠逐漸走向頂峰,可以說是由胤禛稱帝之時開始,雍正皇帝不僅將御窯廠交由自己非常信任的怡親王允祥管理,自己還直接參与對瓷器樣式、釉色、花紋、大小等具體意見的表達。特別是,從雍正六年(1728)秋內務府員外郎唐英到景德鎮督陶、監造瓷器以後,可以說,真正使雍干兩朝的御窯瓷器走向了巔峰。在唐英督陶期間,其中又以仿古器為大宗。
清雍正藍釉堆白魚藻紋盉式蓋碗一對
專場中一對清雍正藍釉堆白魚藻紋盉式蓋碗(Lot 2605)可謂幕古與創新的結合。其器形、紋飾源於宣德官窯,惟迄今所見宣德蓋碗僅有青花、青花礬紅二類,藍地留白品種則惟有碗、盤傳世,將二者合而為一,或即出現於雍正時期,由於工藝繁複,碗、蓋同時保存難度較大,一向被視為清代瓷器的名貴品種。蓋碗造型獨特,因蓋、碗相合,亦稱「合碗」或「盉碗」,宣德時期蓋鈕較平,雍正時創新為天雞鈕,以方便握持。藍地留白紋飾則是元代景德鎮新創的裝飾技法,宣德時期加以發展,遂成一代名品,本品則為技藝傳承之證。
雍正皇帝,這位在歷史上飽受爭議的一代帝王,無論世人對他的印象是刻薄寡恩、生性多疑,亦或勤於理政,勇於創新。但對他在藝術方面的品位和成就,卻得到了後世的一致稱讚。在藝術創作上,他追求精緻典雅,宮廷氣質,「往秀氣里收拾」、「往薄里磨做」、「往細處收拾」。
很赞哦!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