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如何建立明朝 刘伯温是怎样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又有何结局

刘伯温是怎样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又有何结局
1360年(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1370年(明洪武三年),为嘉勉刘基的功荣,授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本想封刘基为丞相,但刘基一再推脱,只好作罢。这并不是刘基的客气,而是他明白自己的正直会遭到其他为官者的排挤。因此申请还乡。朱元璋授命他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并封为诚意伯。刘基的功劳对于明朝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但每年俸禄只有二百四十石。
即帝位后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本来第一个要收拾的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伯温,朱元璋就选择刘伯温充当杀手。“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列传16》)尽管刘伯温说得都是大道理,不过他心里应该明白,让他出来收拾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的忠诚度。
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则齿寒,此例一开,以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元老就会换另外一副面孔,此等不义之举,按刘伯温的个性是绝不可为的。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相关文章
- 历史上的刘伯温怎么死的 刘伯温真的是朱元璋害死的吗?其实朱元璋是“一石二鸟”之计
-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关系 刘伯温的一句什么话 使他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 朱元璋怎么得的天下 朱元璋问刘伯温这三人谁能当宰相,结果三人都惨死
- 说服出兵 明朝初年,为何朱元璋和刘伯温都反对出兵日本,还主动释放善意?
- 朱元璋怎么得的天下 朱元璋宴请大臣,刘伯温看了眼酒杯材质,劝徐达:现在辞官还不晚
-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关系 朱元璋想要迁都西安,为何最后放弃了?刘伯温:天命难违
- 历史上的刘伯温怎么死的 朱元璋请大臣吃饭,刘伯温看到菜后吓了一跳
-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关系 朱元璋非要迁都,刘伯温只说了九个字,朱元璋听后立马放弃
- 朱元璋怎么得的天下 城隍庙里一幅画,朱元璋觉得好笑,刘伯温:这画里藏着东西
- 姚广孝和刘伯温斗法 朱元璋打算杀掉一农民,刘伯温略施小计,朱元璋不得不放弃此想法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