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今日关注】项英同志牺牲前在党内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火烧 2022-02-05 07:59:08 1047
【今日关注】项英同志牺牲前在党内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120年前的今天,1898年5月27日,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项英同志出生于湖北武昌。

【今日关注】项英同志牺牲前在党内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120年前的今天,1898年5月27日,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项英同志出生于湖北武昌。

  项英,是早期党史中的有名人物,而世人多不知他的早年经历。

  项英(1898~1941),原名项德隆(龙),湖北黄陂人,因在武昌长大,故自称武昌人。项父乃穷寒书生,死得很早。项德隆与妹妹靠母亲纺织刺绣抚养成人。项德隆15岁毕业于武昌私立日新学校,家贫无力升学,考入武昌模范大工厂为学徒。


项英

  三年学徒受了不少折磨,满师后仍在该厂做工,以成品计件得酬。20岁时仍不能养母育妹,母亲仍靠纺织刺绣自养,妹妹捡了几年破烂后才入小学。叔父项仰之,武昌慈善会长,有钱有势。但项德隆家从不与叔父来往,项德隆经常骂叔父“吃人的光棍”。

  毕竟读过几年书,项德隆能够阅读书刊,自称数年坚持每天读两个钟点的书。当他读到《劳动周刊》,知道中国工人要组织起来,且已有自己的团体。1921年冬,项德隆致函正欲发展工运的湖北中共小组,说想与他们谈谈工人运动。几天后,一个寒冬的雨后,项德隆找到武昌黄土坡路16号,接待他的正是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

  项德隆说:“我愿意从事工人运动,希望您能指导我如何造就自己,如何参加工作。”包惠僧觉得这个看起来像乡下人的小伙子很不平凡,有充沛的热力与远大的抱负,便向他介绍了刚刚成立的劳动组合书记部以及正在开展的工作,并请他为《劳动周刊》写稿,又送给他一些小册子———《两个工人的谈话》、《苏俄的研究》、《资本论浅说》、《劳动者》等。

  过了一段日子,由于筹备江岸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党组织决定聘请项为工人俱乐部筹委会文书,每月生活费15元,即要他成为职业革命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江支部书记包惠僧要他回去和母亲商量一下,“因为他是经过三年学徒的熟练工人,抛弃这个职业,在一个平常人就不是一件小事。”项德隆却一口答应:“选择职业我完全有自由,我也没有把纺织工人作为终身事业来打算。”包惠僧对他有这样的见解很惊异!

  项德隆正式从事工人运动,一边工作一边积极阅读。每周,包惠僧到江岸听取工作汇报,项英都和他谈读了几页书或几本什么书,有哪些心得。项英一到长江支部机关,首先翻书报,如有新出版书报,必争睹为快。“所以他的进步很快,我们在一起工作了四个多月的光景,我就介绍他入党。”

  1922年4-5月间,项英第一次参加党的会议,武昌胭脂山下南陵街李汉俊家,参加者为其时湖北所有中共党员,共十余人。会上,项德隆对党的报告和每位同志的发言都听得入神,详细记录。会后,项隆德对包惠僧说:

  我过了二十多年的孤独生活,对人世间的冷酷是憎恶极了,现在入了党,在今天的会议上接触了这些同志,觉得大家都充满了革命的热情,都有丰富的思想,都是精诚无间的团结,共产党人真是一种特别的人,我接触到人生光明的一面,我要做一个好共产党员。


项英

  自从在京汉铁路工作后,项德隆常用化名“夏英”(其母姓夏),后对外通讯联络或在报上发表文章,合用本姓与化名:项英。1922年7月,他赴沪出席中共“二大”,十二代表之一,其时全国党员195人。

【今日关注】项英同志牺牲前在党内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项英很有组织与交际能力,既与各帮头面人物相处甚洽,又能水乳交融地团结工人,还在工人夜校自任教员,威信渐起。大家都知道他是熟练纺织工人,丢掉职业来搞江岸工人俱乐部。

  项英全程参加“二·七”大罢工,是大罢工领袖之一。他组织纠察团冲进江岸车站抢救林祥谦失败,死里逃生,潜伏江边,夜色深时才搭上一只小划子到汉口法租界上岸,到长清里熊晋槐寓所,与廖乾五会合,建立京汉铁路总工会联络处,接着成立“济难会”,调查死难工人情况,抚恤难属,营救被捕人员,寻找失踪者,救济200余失业工人,同时与各地工会秘密联系。

  “二·七”大罢工失败后,项英与包惠僧等遭吴佩孚、萧耀南明令通缉,但他还是秘密潜往北京,积极参与对吴佩孚、萧耀南的弹劾案与劳动立法案,代表京汉铁路死难工人到参众两院请愿,并在众议院作“二·七工潮”报告,当时发行的《二·七工讯》小册子,也是项英起草的初稿。

  此时,“阶级出身”显得重要了。正牌工人、亲历“二·七”,资本骄人,项英在党内迅速成名,升迁如飙,中共“三大”、“六大”分别进入中委、政治局,负责全国工运。1926-1930年,湖北省总工会党团书记兼武汉工人纠察队长、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党内当然工运领袖,且以此资格长期跻身政治局。

  直至皖南事变,项英在党内地位一直很高。皖南事变后,尽管项英已牺牲,因事变损失较大,党内对他的指挥布置颇有意见。但从中共发展史,尤其是中国工运史看,项英确为拓荒者之一。


ze和叶挺、项英

  项英之死一直说法颇歧,近年考证死于1941年3月13日,距离皖南事变已近两月。副官刘厚总贪财起意,开枪杀死项英、周子昆(新四军副参谋长)及警卫员黄诚,抢走他们的武器及金银表笔,下山投降国民党,不料人家还不相信。1952年8月初,刘厚总被处决于南昌(《“皖南事变”中三个叛徒的人生结局》,原载《新晨报》2009年9月21日,《文摘报》2009年10月22日摘转)。

  1990年,武昌塑立项英铜像,杨尚昆题词:“项英同志浩气长存”。项英著有:《三年来坚持的游击战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经验对于当前抗战的教训》(1937)、《项英将军言论集》(1939)。

♦ 项英与叶挺失和内幕,两人到底在争什么

♦ 项英牺牲后被称为新四军一枝花的妻子嫁给了谁?

♦ 项英杀妻案迷雾:谁是出卖瞿秋白的真正叛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