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有作为的首辅 明朝首辅高拱为何仅当了7天托孤大臣就遭罢免?
明朝首辅高拱为何仅当了7天托孤大臣就遭罢免?
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张居正与冯保交好,冯保进谗太后责高拱专恣,被勒令致仕。万历六年死于家中。万历七年赠复原官。
高拱(1513年—1578年),字肃卿,号中玄。汉族,新郑人。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
一、同受顾命
隆庆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如果按公历,是1572年7月4日,北京就要迎来这一年最热的日子。但是,紫禁城乾清宫的气氛,却像是冷到了冰点。小心谨慎等待了许多年,但登上皇帝宝座仅仅五年半时间的隆庆皇帝朱载,此时还不满三十六岁,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当内阁三位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被宦官领进乾清宫时,隆庆皇帝正半倚在御榻上,皇后陈氏、贵妃李氏,以及太子朱翊钧都陪伴在他的身边。
高拱三人见状,连忙跪倒在御榻前,不住地呼叫、不住地磕头。皇帝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逐一对着他们点头,并示意身边的太监宣读顾命:
朕嗣祖宗大统,今方六年,偶得此疾,遽不能起,有负先皇付托。东宫幼小,朕今付之卿等三臣,宜协心辅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图。卿等功在社稷,万世不泯。(《明穆宗实录》卷70)
不等司礼监太监宣读完顾命,高拱三人已是泣不成声。
这番景象,就是人们从小说、戏剧中看到的所谓皇帝托孤,官方的正式文字是顾命,而高拱等人则是受顾命。自明朝开国以来,这种方式的顾命与受顾命,以前只发生过一次,那就是嘉靖皇帝的伯父弘治皇帝临死前,把三位大学士召至病榻前,把儿子朱厚照也就是后来的正德皇帝托付给他们,并且说,太子聪明,希望先生们好好培养,让他以后做个好皇帝。
隆庆皇帝这一次继承了先祖的做法,高拱三人固然是感激涕零,外廷文官也是一片喝彩。不少研究者和明史的爱好者喜欢把弘治皇帝和隆庆皇帝放在一起比较,这两位在许多地方还确实有相似之处。
当然,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的结局。正德皇帝不但没有接受三位顾命大臣的教导和培养,即位一年之后,还把其中的两位赶出了北京。那么,这一次三位顾命大臣、托孤大臣的结局又会怎样呢?
托孤之后的第二天,隆庆皇帝去世了。一切善后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方面是安顿好已经去世的皇帝,该上庙号上庙号,该营山陵营山陵。另一方面是安排新皇帝即位。先是由内阁向太子上劝进仪注,接着满朝文武以及军民代表三次联合上疏,请求太子即位。年仅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也按照既定程序推辞两次,然后在第三次劝进表递上之后,于隆庆六年六月十日当仁不让地继承了皇位,并从第二年开始,也就是从公元1573年,改年号为万历。这位皇帝,就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小世宗万历皇帝。
当然,在皇帝继位的过程中,最忙碌的其实并不是被顶在前台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十岁的小世宗这个时候还只是一个道具,由人摆布。最忙碌的是这些事情的总导演、总指挥——内阁首辅高拱。大行皇帝的信任,使高拱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他不但要把小皇帝名正言顺、风光体面地扶上台,还要把他培养成、辅佐成有道明君。高拱先是领着人草拟了隆庆皇帝的遗诏和万历皇帝的登极诏,兴利除弊,大赦天下。紧接着,又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向万历皇帝提出五条建议,也就是五条施政纲领。所有这些,万历皇帝都一一予以批准。
正如刚刚死去的隆庆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所期待的那样,新天子和旧大臣之间,特别是和旧首辅之间,配合默契,其乐融融。
二、风云突变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切竟然只是一个虚假的表象。隐藏在这配合默契、其乐融融表象后面的,却是紧锣密鼓的阴谋和磨刀霍霍的搏杀。
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也就是万历皇帝即位的第七天,文武大臣们在礼仪官的引导下,跟随着内阁首辅高拱来到了会极门。这个会极门我们在《大明嘉靖往事》中曾经多次提到,张璁上《大礼或问》、杨慎等人请愿、杨继盛上疏弹劾严嵩等等,都发生在会极门,只是那个时候还叫左顺门。这是明朝经常发生重大政治事件的地方,也是皇帝的意志、宦官的意志和文官的意志进行博弈的地方。由于刚刚即位,这个时候万历皇帝还没有正式视事,还没有开始和大臣们讨论国家事务,所以凡有诏令,都由司礼监太监在这里宣读。
高拱们来到会极门时,以掌印太监冯保为首,司礼监的各位太监早已在此等候。看看人到齐了,只听冯保一声有旨,大臣们连忙跪下听旨。司礼监的一位太监开始高声宣读圣旨:
皇后懿旨、皇贵妃令旨、皇帝圣旨——
诸位注意,这是一道以皇后、贵妃、皇帝三人的名义共同下达的旨意。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这时的皇帝是万历皇帝,那么这个皇后、贵妃又是谁?这个皇帝自然是万历皇帝,但皇后和贵妃,却是他父亲隆庆皇帝的皇后和贵妃。皇后姓陈,是万历皇帝的嫡母;贵妃姓李,是万历皇帝的生母。由于要到下个月才上尊号,上了尊号之后才能叫太后,所以这个时候还是按过去的叫法,一个是皇后,一个是贵妃。
司礼监太监继续宣读:
传与内阁府部等衙门官员,我大行皇帝宾天先一日,召内阁三臣至御榻前,同我母子三人,亲授遗嘱。说东宫年少,要他每辅佐。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不许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高拱便著回籍闲住,不许停留。你每大臣受国家厚恩,当思竭忠报主,如何只阿附权臣,蔑视主上。姑且不究。今后俱要洗心涤虑,用心办事。如再有这等的,处以典刑。拱即日出城。(《明神宗实录》卷2)
这是一篇半文半白的圣旨,意思十分明白:朝廷对你们内阁三大臣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但首辅高拱不知图报,专权擅政,连皇帝的权力都夺去了,弄得我们孤儿寡母十分恐慌。所以,我们只有采取断然措施,让他立即滚蛋,回原籍闲住。你们内阁、五府、六部的大臣们,都受国家的厚恩,怎么一味附和他,不敢站出来和他做斗争?希望你们认真反省,好好为朝廷办事,否则,高拱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司礼监太监面无表情地宣读着圣旨,高拱听着听着,如同五雷轰顶,几乎晕了过去。其他的大臣也被这道圣旨弄得一头雾水。但皇恩浩荡,令出如山。

这位头上顶着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中极殿大学士掌吏部事的内阁首辅,这位文官的领班、刚刚死去二十天的皇帝的老师,他所有的政治身份就这样被一道圣旨剥夺得干干净净。
那么大家要问,这个高拱到底犯了什么事?他不是很能干吗?这一次怎么这么窝囊,难道就这样灰溜溜地离开北京返回原籍?圣旨说你连皇帝的权力都敢夺,你是否这样?如果不是,你可以申诉啊,你可以让他们拿出证据来啊?但是,没有证据。什么叫君主专制?这就叫君主专制。这个圣旨也许根本就不是皇帝的意思,但只要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那就不可违抗。况且,你也找不到人申诉,没有地方可以申诉。圣旨是由司礼监太监宣读的,你和他论理吗?他说只是传奉圣旨。你找皇后、贵妃,或者找皇帝论理吗?人家根本就不见你。你说不见皇帝不走,那对不起,御史们在准备罗列你更多的罪状,而且,锦衣卫的棍子就在那里等候。所以你只能对着宣读圣旨的宦官磕头,口中还要高呼谢恩,要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万历皇帝即位后朝廷中发生的第一桩大事,高拱这一次可能破了一项纪录,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自有记载以来被新皇帝以最快速度罢免的顾命大臣。
相关文章
- 明朝最有作为的首辅 明代首辅张居正:雄才大略却功亏一篑
- 明朝最有作为的首辅 首辅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
- 明朝的首辅大臣列表 明朝首辅张居正是谁 张居正结局怎么样
- 万历首辅张居正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死于荒淫无度?学者:确实死得有点难以启齿
- 张居正之后的内阁首辅 明朝首辅张居正的家世如何?张居正的老师是谁?
- 明朝最有作为的首辅 明朝首辅张居正趣闻:爱美容,护肤品是生活必需品
- 张居正高拱首辅之争 明朝首辅高拱与张居正、明穆宗是什么关系?
- 明朝最有作为的首辅 明朝最传奇的首辅!历经五朝,从老朱一直活到朱瞻基,还得以善终
- 张居正之后的内阁首辅 揭秘:大明朝首辅张居正因何惹来了抄家灭族之祸
- 明朝最有作为的首辅 刚愎自用,不知收敛,隆庆首辅高拱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