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对洋人的看法 歷史不會重演—看看清末洋人都給國人留下什麼戰爭遺蹟
歷史不會重演—看看清末洋人都給國人留下什麼戰爭遺蹟
望臺炮臺(俗稱兩杆炮)。日俄戰爭後期,俄國人從被日本人困在旅順港內的軍艦上卸下兩門艦炮搬運到二龍山高地上。1905年1月1日,這裏最終被日本人攻下,日軍稱它爲望臺炮臺。日俄戰爭最後一戰在這裏結束。圖/文:劉晗峯。
滿布彈痕的東雞冠山北堡壘的機槍射擊孔。當時俄國人在堡壘內架設世界最先進的水冷式馬克沁重機槍,在堡壘前,數以百計的日軍被打死。圖/文:劉晗峯。

俄軍墓地。日俄戰爭後,根據雙方約定,日軍把戰死的6000多俄軍集中埋葬於此。圖/文:劉晗峯。
旅順師範學堂。初爲德國人開辦的商店、美國人創建的雜貨商店和俄國人開辦的珠寶店,是俄殖時期旅順最大的商店。1916年5月,日本當局在此成立旅順高等學堂師範科,學制三年,培養中國普通學堂教員。1918年師範科獨立建校,定名爲旅順師範學堂。圖/文:劉晗峯。
旅順師範學堂建築局部。圖/文:劉晗峯。
大和旅館內的精美原裝樓梯。大和旅館位於太陽溝文化街30號,是一幢俄式二層樓房。原是俄籍華人紀鳳台的住宅,1906年日本改爲滿鐵大和旅館。1931年11月20日,廢帝溥儀在大和旅館二樓住了約一個月。這座樓房成爲日僞勾結,拼湊僞滿洲國陰謀活動的場所。此樓外觀現已被改造的面目全非。圖/文:劉晗峯。
位於太陽溝的俄式二層建築,據推測是日俄戰爭前的建築物,應建於1897年至1904年期間,歷史沿革不詳。圖/文:劉晗峯。
位於茂林街的俄式民居。圖/文:劉晗峯。
日式民居,位於寧波街,俗稱“六根柱子”,據現住戶講,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一位日本婦人回到此處,她出生於此,見到故居此情此景,令她嚎啕大哭。圖/文:劉晗峯。
位於太陽溝的俄式民居。日據時期的郵局,現在爲普通民居。圖/文:劉晗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