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布一般是什么类型的 观三国历史,谋士一种类型是布大局,一种类型是出奇策

火烧 2023-03-06 02:46:53 1080
观三国历史,谋士一种类型是布大局,一种类型是出奇策 曹操手下的几大谋士恰恰各自起不同的作用。荀彧是框架的构建者,往往是指明大方向,萧何式的大管家,跟诸葛亮最大的不同在于,曹操的存在感太过强烈。荀攸是战

观三国历史,谋士一种类型是布大局,一种类型是出奇策  

布一般是什么类型的 观三国历史,谋士一种类型是布大局,一种类型是出奇策

曹操手下的几大谋士恰恰各自起不同的作用。荀彧是框架的构建者,往往是指明大方向,萧何式的大管家,跟诸葛亮最大的不同在于,曹操的存在感太过强烈。荀攸是战术大师,负责具体战役的计谋,各种出奇制胜的计谋大多出自他手,而郭嘉则是在曹操举棋不定的时候,把曹操手里的棋子按到棋盘上的角色,判断准确,大局观好,程昱有点像打黑工下黑手的角色,贾诩负责疑难问题,平常不怎么出手。

像贾诩这种背后捅过刀子的人,哪怕之后表现得再温顺如小白兔,也不可能成为曹操心腹的,同样的话由郭嘉来说分量会大不一样,然而曹操连立储的事都问贾诩,贾诩的回答也没有和稀泥。平常提出的其他意见也基本采纳,这只能说曹操心意已决,而郭嘉也有软禁刘备的意见不被采纳的事,其实老大的决定权才是硬道理。我们常说关羽大意失荆州中的大意就是小看陆逊,刘备败夷陵也是小看陆逊,这两人有个差不多的脾气,关羽失荆州伤了蜀汉的筋,刘备败夷陵伤了蜀汉的骨。夷陵之后,季汉赖以统治益州的基础损失殆尽,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仅用三年左右就恢复元气,这种能力简直就是逆天,诸葛亮对蜀汉两次挽狂澜于既倒,所以郭嘉和诸葛亮是没有可比性的,即使荆州失了,刘备死了,只要没打夷陵,诸葛亮多几万荆州兵,对益州的统治就轻松得多,治理蜀会更得心应手,北伐实力增强一倍多,以诸葛亮的逆天才能,一切皆有可能。在当时的情况下,孙权那么跳,会有人看不惯让人去杀孙权也是情理之中,却又是情理之外,刺杀一地诸侯难度不小,以曹操的性格不会仅仅因为谋士的一句不一定靠谱的预言就能完全放心的,当然这不排除郭嘉暗中派遣刺客的可能,或者郭嘉早已经和准备刺杀孙策的人有了联系,而曹操手下不是颍川士族就是北方士族,只有郭嘉出身平民,才略又出众,其实这个和曹操一生也没篡了汉室一样,他手下并不和他全然一条心,有的家族利益,有的忠于汉室,只有郭嘉全心为他打算,这才是打马超大败亏输后,大哭郭奉孝之死的原因。我觉得曹操喜欢郭嘉还有一点很重要,郭嘉是寒门出身,放浪不羁,没有二荀等人的家世所累,从最开始就和曹操志同道合,不存在任何的政见分歧,而且为人不恋权不贪财,郭嘉是真正起到了一个大脑的作用,兵法韬略,安邦定国,同时也是甘居一个大脑的身份,不显摆,不强攻,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曹操身边的谋士和武将多了去了,但曹操喜欢郭嘉我觉得应该是郭嘉的能力比肩卧龙,这是曹操喜欢的地方,而且郭嘉有他的优势,郭嘉的背景势力更少。我个人以为,如果曹操当年能打败刘备孙权,则司马懿必死,那么也没有晋朝,当然,历史不容假设。司马懿辅佐的是曹丕,杨修辅佐曹植,曹操欣赏曹植才气,天下长久纷争之后需要文治天下,而曹操也自感时日无多,三月后就因病去世,在此三月内,曹操是清楚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天下未定,唯有曹丕才能接此重任,继续平定天下,所以曹操一定要杀杨修,防止后期儿子内乱。储子之争,即是杨司之争。谋士一种类型是布大局,一种类型是出奇策。诸葛亮属于前者,治军为长,奇谋为短,而郭嘉就是属于奇谋,同类型的还有荀攸等等,当然有些比较全能的,贾诩既会布局又有奇谋,而且为人毒辣,所以曹操是比较喜欢郭嘉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