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详细经过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早就预谋的吗?最后达到目的了吗?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早就预谋的吗?最后达到目的了吗?
周世宗在位的时候,手下有个重要大将,叫赵匡胤。他是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爱好练武,投奔到郭威部下,后来又跟随周世宗东征西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周世宗对他非常信任,提拔他为殿前都点检,让他做了禁军的统帅,掌握后周的军事大权。
五代期间,武将夺取皇位的事情,时常发生。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匡义、幕僚赵普等人看到周世宗壮年夭折,他的儿子周恭帝年幼无知,就秘密策划夺取皇位。
公元960年春节,正月初一,后周的文武官员正在向周恭帝祝贺新年,在赵匡胤等人的指使下,河北镇、定二州(今河北正定、定州)忽然派人前来谎报军情,说辽国和北汉联合,出兵南侵,情况危急。
后周宰相范质、王溥(pǔ)等人很是吃惊,来不及辨别情报的真假,连忙命赵匡胤带领大军,北上应战。
赵匡胤马上调兵点将,准备出征。初二日,前队出发。初三日,大队出发。大军走到汴京东北的陈桥驿,停了下来。当天晚上,将士们在一起议论朝政。有人说:如今皇上年幼无知,我们拼死杀敌,将来有谁知道呢?不如先立主帅点检做天子,然后北征。
众将连声称好,就推举一名将军去见赵匡义和赵普,说了大伙的意见。他还没说完,一大批将领已经闯了进来,大声说:我们已经商量好,一定要请点检做天子!
赵匡义和赵普听了,满心高兴,就命令诸将分布四周,等待天明,同时派人连夜赶回汴京,送信给镇守京城的禁军将领石守信和王审琦,要他们作内应。这两个人都是赵匡胤的亲信,接信后当然一口答应。
第二天一早,这消息已经传遍军中。天刚蒙蒙亮,陈桥驿四面突然响起了一片呼喊声。一群身披铠甲、手执刀枪的将领,挤在赵匡胤的营帐外,大喊大嚷说:诸将没有主子,我们愿意拥护点检做天子!
赵匡胤酒醉方醒,刚走出营帐,诸将已经一拥而上,把一件皇帝登基穿的黄袍披到他身上。诸将全都下拜,高呼万岁。他们把赵匡胤推上马背,请他回转汴京。
赵匡胤这才拉住缰绳,假意推让了一番,然后向诸将说: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能听从我的命令吗?
诸将齐声回答说:愿意听受命令!
赵匡胤又说:你们进了京城,不得惊犯宫廷,不得侮辱大臣,不得任意抢掠。凡是听从命令的,定有重赏;违反命令的,一律严办!大家不敢不从,自然齐声答应。

于是,赵匡胤带领大军回转汴京。他在回汴京前已派人去见范质、王溥等人,把兵变的消息告诉他们。
这时,后周朝廷中早朝还未结束。范质得到消息,紧紧地抓住了王溥的手,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说:匆忙中不辨真假,派遣大将,这全是我们的罪呀!
范质的指甲深入王溥的肉里,王溥痛得要命,吓得一句话也答不上来。朝中有个叫韩通的将军,急忙奔跑回家,想组织力量反抗。他还没有进门,就被赵匡胤的部将王彦升追赶上去杀死了。
京城中的禁军都掌握在石守信、王审琦手里,有这两人做内应,后周再没有人敢起来反抗了。
没有多久,赵匡胤带领大军到了汴京。他命士兵归营,自己暂时回到原来的公署。
相关文章
- 赵匡胤通过什么黄袍加身 李渊才是历史上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赵匡胤并不是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详细经过 陈桥兵变是迫不得已还是蓄谋已久?赵匡胤的行动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详细经过 陈桥兵变怎么回事?赵匡胤从中达到了什么目的?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详细经过 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不是赵匡胤而是李渊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详细经过 何为夺权?大宋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最高明的夺权
- 黄袍加身指的是谁 第一章 都点检黄袍加身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详细经过 陈桥兵变的另一个版本:赵匡胤被逼无奈登皇位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详细经过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早就预谋好的吗?达到目的了吗?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详细经过 赵匡胤领导“陈桥兵变”的经过是怎样的?过程如何?
- 黄袍加身是关于谁的典故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