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河南固始历史文化 固始历史

火烧 2022-02-28 18:16:37 1070
固始历史 固始历史名人有哪些孙叔敖(公元前650—593年)春秋期思县潘乡人,其为民时,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曾带领当地百姓在县境内的史河、灌河流域建成期思--雩娄灌溉工程(此工程比全国劳动生产力的

固始历史  

固始历史名人有哪些

孙叔敖(公元前650—593年)春秋期思县潘乡人,其为民时,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曾带领当地百姓在县境内的史河、灌河流域建成期思--雩娄灌溉工程(此工程比全国劳动生产力的都江堰还早200多年),后人自然之为“百里不求天灌区”。

后来,楚庄王知其贤,任为令尹(宰相)。孙叔敖国辅佐楚庄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强盛,取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孙叔敖不只是一代名相,也是一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他深受世人的崇敬和爱戴,故后人为其建庙立碑,以志纪念。 陈元光(公元657—711年)唐高宗时,戍卫归德将军陈政之也,今固始陈集乡人。

自幼聪明好学,13岁领光州乡荐第一,14岁随伯父陈敏、陈敷入闽,增援其父平息泉、潮间“蛮僚”啸乱。仪凤二年(667年),陈政病逝,陈元光袭左郎将之军职。

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上《请建州县表》,建议在泉潮间设州立县,以便长治久安。武后准奏,命元光兼任刺史,建立漳州。

陈元光治理漳州,主张民族团结,建章立制序,保持社会安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广泛传播中原文化,被后人誉为“开漳圣王”,圣王庙广及闽南和台湾等地。我县陈集乡陈氏将军祠为陈元光孙辈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回故里暂居时所建,现已由县、乡投资修复。

随陈氏南征者有84姓近9000人。现台湾省地方首长cb即其后裔。

王审知(公元862—925年)今固始分水乡王堂村人,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王审知与兄王潮、王审邽带固始5000乡民随黄巢义军首领王绪入闽。乾宁五年(898年)朝廷任王审知为福州威武节度使。

王审知治闽期间,节剑自处,选任良吏,轻徭薄赋,除暴安良,兴农、兴工、兴商、兴教,发展海上运输,使福建经济文化得以较大发展,很快统一了全闽。梁开平三年(909年),梁太祖封王审知为闽王,闽正式建立。

王审知卒后,福建、台湾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先后建有祭祀闽王的庙宇。据初查,随闽王两次南迁者约有50多姓近10000人。

杨行密(公元852—905年)字化源,史载为庐江合肥淝人,虽其行状相近,但封王之事各书记载不一,仅作参考。但据福建《五宝杨氏家谱》载:“我杨氏入闽始祖,始赠侍郎,谥安公”,“其故家在河南固始传庆乡海下里”,于唐僖宗时,族人“行密僭称王号据吴国,公惧祸及身,固欲避之”,乃“举家南行”。

“公仍带把总官军七人,同王审知及诸仕宦等一时同迁,暂寓仙游赵德山麓。”可见,由于当时杨行密“僭称王号据吴国”,其真实籍贯可能另有隐情,族人才因此“惧祸及身”而“举家南行”,固始目前尚有其家庙遗址和其“据吴”时修建的水利工程为证,且列入本籍待考。

吴其濬(公元1758—1847年)今固始城关人。清代河南唯一状元,一生“宦迹半天下”,曾任兵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湖广、云贵总督,湖南、浙江、云南、福建、山西巡抚。

吴其濬还是一位伟大的植物学家,著有《植物名实图考》,收录植物1714种;《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收录植物838种。《植物名实图考》19世纪七十年代传到法国、日本,其价值在于弥补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之不足。

祝庆藩(公元1777—1853年)今固始城关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十九年(1814年)以殿试一甲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当过道光皇帝教师(太傅),历任詹事府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待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光禄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内阁学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刑部、兵部、户部左待郎、吏部左右待郎、礼部尚书等职。

著有《奏疏稿》、《蒙求》等书。 胡综 字:伟则 籍贯:汝南固始(今河南固始) 官职:侍中 家庭成员:子:胡冲 历史年表: 少孤,母将避难江东。

孙策领会稽太守,综年十四,为门下循行,留吴与孙权共读书。 策薨,权为讨虏将军,以综为金曹从事,从讨黄祖,拜鄂长。

权为车骑将军,都京,召综还,为书部 吴将晋宗叛归魏,魏以宗为蕲春太守,去江数百里,数为寇害。权使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宗,加建武中郎将。

魏拜权为吴王,封综为亭侯。 黄武八年夏,黄龙见夏口,於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

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赋. 权下都建业,综为侍中,进封乡侯.时魏降人或云魏都督河北振威将军吴质,颇见猜疑,综乃伪为质作降文三条赤乌六年卒. 历史评价: 陈寿:①胡综,孙权之时干兴事业者也。综文采才用,见信任,辟之广夏,其榱椽之佐乎! ②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觞,搏击左右。

权爱其才,弗之责也。 余成斌 (1911—1978)河南省固始县人。

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八年转入gcdzg。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河南固始县游击大队中队长、大队长,县独立团副团长,川陕省保卫局秘书长,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二师参谋长,西北保卫局特务大队政治教导员、执行科科长。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冀南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政治部副主任,桐柏军区政。

河南固始抗战时期的历史

民国27年(1938年)9月,日军分南北两路进犯固始,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于“富金山战役”(富金山位于固始南部大别山脉)中歼灭日军约一万人。

1938年9月4日,日军飞机连续4天轰炸固始城池,然后日军又将大炮架在张街口屋脊上对准东门楼轰炸,东门楼基本上被炸毁,9月7日固始城失陷。1939年5月,为防止日军再次轰炸固始,时任县长凌士英下令拆除城墙,5000民夫连夜劳作,历时4个月,全面拆除了固始县的全部城墙。

但是残破的东门楼并未拆除(其余三门因日军轰炸早已全毁)。 其中汪宪在抗战期间曾任第5战区游击支队上校支队长兼河南省固始县县长。

抗战期间固始机场曾发挥过一定作用,广东飞行员曾运送医生和药品到达固始机场,十分惊险。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路从三河尖渡过淮河,当年8月25日固始县城第一次解放,1948年11月9日,固始县城最后解放。

目前能找到资料就这些,其他资料尚未公开。(可参见“富金山战役”和“固始”的百科介绍,维基百科也不错)。

河南固始抗战时期的历史

固始在夏、商为蓼国地(蓼故都在固始县东北的蓼城岗遗址),在西周为蓼、蒋、黄、潘等国地,春秋中期,楚灭此地诸国,建期思县,固始彼是为期思县之潘乡,又名寝丘邑。西汉,于潘乡(寝丘邑)置寝县。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封其妹婿大司农李通为固始候,县名由寝改为固始。关于固始县名,明嘉靖固始县志记载:“史记正义日,孙叔敖以寝丘土寝薄取为封邑,李通慕叔受邑,光武嘉之,改名固始。臣按:县名日方此,岂因通与帝首事,欲其坚固初始欤?”可见,固始县名是取“坚固通始”之意,由引沿用至今,已有近二千年。

境内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是陈氏将军祠(陈元光祖祠)和番国故城遗址。

西汉李通时代,固始是大候国,食四县租税,境域既大,从而奠定了固始后世疆域基础。据明代固始县志葛臣按:汉固始国境,东寿春,南麻城,西安阳(今商城县、潢川境),北颖息,轮广斥大,以侯李通”。唐代,期思县并入固始,宋代商城并入固始,固始属治进入最大时期。明成化时十一年(1475年),复置商城,县境复如唐代。当时,固始辖5乡、49里、70村。清代,实行乡、里、保、甲制,固始辖4乡、24里、116保。据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固始县志》记:固始边境,东至大山铺(安徽霍丘境内)、南至瓦庙集、西至春河、北至往流、东南至金家寨(安徽省金寨县梅山水库淹没区)、东北至三河尖、西南至李家集(商城境内)、西北至张庄(淮滨县境内)。 民国21年,区划调整,固始所辖的金寨、李桥二保及长江河保的一半划归安徽省立煌县(今金寨县)。

建国前后,又多次进行区划调整,但都为局部调整。建国初期,固始属潢川专署,1952年信阳、潢川合并,固始属信阳所辖至今。1962年,固始县西北的张庄、期思二区划入淮滨。目前,全县辖9镇23乡601个行政村,县域面积2946平方公里,总人口170万

河南固始抗战时期的历史

民国27年(1938年)9月,日军分南北两路进犯固始,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于“富金山战役”(富金山位于固始南部大别山脉)中歼灭日军约一万人。1938年9月4日,日军飞机连续4天轰炸固始城池,然后日军又将大炮架在张街口屋脊上对准东门楼轰炸,东门楼基本上被炸毁,9月7日固始城失陷。1939年5月,为防止日军再次轰炸固始,时任县长凌士英下令拆除城墙,5000民夫连夜劳作,历时4个月,全面拆除了固始县的全部城墙。但是残破的东门楼并未拆除(其余三门因日军轰炸早已全毁)。 其中汪宪在抗战期间曾任第5战区游击支队上校支队长兼河南省固始县县长。抗战期间固始机场曾发挥过一定作用,广东飞行员曾运送医生和药品到达固始机场,十分惊险。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路从三河尖渡过淮河,当年8月25日固始县城第一次解放,1948年11月9日,固始县城最后解放。

目前能找到资料就这些,其他资料尚未公开。(可参见“富金山战役”和“固始”的百科介绍,维基百科也不错)

固始有哪些名人

固始历史名人孙叔敖(公元前650—593年)春秋期思县潘乡人,其为民时,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曾带领当地百姓在县境内的史河、灌河流域建成期思--雩娄灌溉工程(此工程比全国劳动生产力的都江堰还早200多年),后人自然之为“百里不求天灌区”。

后来,楚庄王知其贤,任为令尹(宰相)。孙叔敖国辅佐楚庄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强盛,取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孙叔敖不只是一代名相,也是一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他深受世人的崇敬和爱戴,故后人为其建庙立碑,以志纪念。陈元光(公元657—711年)唐高宗时,戍卫归德将军陈政之也,今固始陈集乡人。

自幼聪明好学,13岁领光州乡荐第一,14岁随伯父陈敏、陈敷入闽,增援其父平息泉、潮间“蛮僚”啸乱。仪凤二年(667年),陈政病逝,陈元光袭左郎将之军职。

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上《请建州县表》,建议在泉潮间设州立县,以便长治久安。武后准奏,命元光兼任刺史,建立漳州。

陈元光治理漳州,主张民族团结,建章立制序,保持社会安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广泛传播中原文化,被后人誉为“开漳圣王”,圣王庙广及闽南和台湾等地。我县陈集乡陈氏将军祠为陈元光孙辈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回故里暂居时所建,现已由县、乡投资修复。

随陈氏南征者有84姓近9000人。现台湾省地方首长cb即其后裔。

王审知(公元862—925年)今固始分水乡王堂村人,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王审知与兄王潮、王审邽带固始5000乡民随黄巢义军首领王绪入闽。乾宁五年(898年)朝廷任王审知为福州威武节度使。

王审知治闽期间,节剑自处,选任良吏,轻徭薄赋,除暴安良,兴农、兴工、兴商、兴教,发展海上运输,使福建经济文化得以较大发展,很快统一了全闽。梁开平三年(909年),梁太祖封王审知为闽王,闽正式建立。

王审知卒后,福建、台湾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先后建有祭祀闽王的庙宇。据初查,随闽王两次南迁者约有50多姓近10000人。

杨行密(公元852—905年)字化源,史载为庐江合肥淝人,虽其行状相近,但封王之事各书记载不一,仅作参考。但据福建《五宝杨氏家谱》载:“我杨氏入闽始祖,始赠侍郎,谥安公”,“其故家在河南固始传庆乡海下里”,于唐僖宗时,族人“行密僭称王号据吴国,公惧祸及身,固欲避之”,乃“举家南行”。

“公仍带把总官军七人,同王审知及诸仕宦等一时同迁,暂寓仙游赵德山麓。”可见,由于当时杨行密“僭称王号据吴国”,其真实籍贯可能另有隐情,族人才因此“惧祸及身”而“举家南行”,固始目前尚有其家庙遗址和其“据吴”时修建的水利工程为证,且列入本籍待考。

吴其浚(公元1758—1847年)今固始城关人。清代河南唯一状元,一生“宦迹半天下”,曾任兵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湖广、云贵总督,湖南、浙江、云南、福建、山西巡抚。

吴其浚还是一位伟大的植物学家,著有《植物名实图考》,收录植物1714种;《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收录植物838种。《植物名实图考》19世纪七十年代传到法国、日本,其价值在于弥补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之不足。

祝庆藩(公元1777—1853年)今固始城关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十九年(1814年)以殿试一甲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当过道光皇帝教师(太傅),历任詹事府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待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光禄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内阁学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刑部、兵部、户部左侍郎、吏部左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

著有《奏疏稿》、《蒙求》等书。胡综字:伟则籍贯:汝南固始(今河南固始)官职:侍中家庭成员:子:胡冲历史年表:少孤,母将避难江东。

孙策领会稽太守,综年十四,为门下循行,留吴与孙权共读书。策薨,权为讨虏将军,以综为金曹从事,从讨黄祖,拜鄂长。

权为车骑将军,都京,召综还,为书部吴将晋宗叛归魏,魏以宗为蕲春太守,去江数百里,数为寇害。权使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宗,加建武中郎将。

魏拜权为吴王,封综为亭侯。黄武八年夏,黄龙见夏口,於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

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赋.权下都建业,综为侍中,进封乡侯.时魏降人或云魏都督河北振威将军吴质,颇见猜疑,综乃伪为质作降文三条赤乌六年卒.历史评价:陈寿:①胡综,孙权之时干兴事业者也。综文采才用,见信任,辟之广夏,其榱椽之佐乎! ②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觞,搏击左右。

权爱其才,弗之责也。 余成斌(1911—1978)河南省固始县人。

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八年转入gcdzg。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河南固始县游击大队中队长、大队长,县独立团副团长,川陕省保卫局秘书长,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二师参谋长,西北保卫局特务大队政治教导员、执行科科长。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冀南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政治部副主任,。

谁能给我介绍介绍河南省固始县

(一)自然地理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系豫皖两省交界、华东与中原地带交融处。

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5°21′~115°56′,北纬31°46′~32°35′。南北最长94.16公里,东西最宽56.19公里,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

辖8镇25乡,601个行政村,总人口160万。 县境地势大体由西南向东北呈倾斜状,平均坡降1/1200,最高处曹家寨海拔1025.6米,最低处海拔23米,境内地形多样,山区、丘陵、平原、洼地、湿地、滩地兼备. 固始县地处江淮之间,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气候学上的零度分界线压境而过,是我国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

河南固始历史文化 固始历史

气候湿润,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066毫米,年平均日照2139小时,无霜期228天。 (二)人文历史 固始县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26年,西汉初置寝县,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封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意取“通与帝首事,欲取坚固初始与欠”,固始由此得名。

秀美山川,孕育众多历史人物。这里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爱国将领施琅、植物学家吴其氵睿、华侨旗帜陈嘉庚的祖籍地。

固始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移民至闽、台地区,因有“中原第一侨乡”之誉。历史名人中有四位影响较大,分别为春秋时代楚名相孙叔敖,“开漳圣王”陈元光,“闽王”王审知,清代植物、矿物学家吴其氵睿 。

(三)特色资源 现有耕地170万亩,林地 42万亩,宜渔水面18万亩,水稻面积稳定在140万亩,“双低”优质油菜面积稳定在90万亩。其它主要经济作物有麻类、棉花 、花生、大豆、茶叶、毛元竹、板栗、油桐、药材、蚕茧、水果等。

特殊的地理环境,优良的气候资源,使固始成为优良畜禽品种的发源地之一。固始鸡、固始鸭、固始白鹅被农业部列入全国106个地方优质家禽品种。

此外,固始的淮南猪、槐山羊等地方品种也驰名中外。 (四)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固始县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城镇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重点,锁定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全力打造“民风淳朴、文化浓郁、山川秀美、经济发达”的新固始,县域经济和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72.2亿元,增长13.4%。财政收入1.85亿元,增长21.3%,净增3245万元,增幅和增收总额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共向上级财政争取资金2.5亿多元,净增9000多万元;同时,财政支出首次突破6亿元大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9亿元,增长3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7亿元,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60元,增长19.5%,增幅为1987年以来最高。

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56亿元,贷款余额35.4亿元。2004年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0.4亿元,增长38%,当年开工新建、续建、建成项目218个;招商引资和融资额7.91亿元,增长33%,与外来投资者签约项目244个。

固始获得“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50优”、“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称号,成为全省26个城镇化发展重点县市之一、全省5个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享有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并被省推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

河南省固始县名人

固始历史名人 孙叔敖(公元前650—593年)春秋期思县潘乡人,其为民时,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曾带领当地百姓在县境内的史河、灌河流域建成期思--雩娄灌溉工程(此工程比全国劳动生产力的都江堰还早200多年),后人自然之为“百里不求天灌区”。

后来,楚庄王知其贤,任为令尹(宰相)。孙叔敖国辅佐楚庄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强盛,取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孙叔敖不只是一代名相,也是一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他深受世人的崇敬和爱戴,故后人为其建庙立碑,以志纪念。 陈元光(公元657—711年)唐高宗时,戍卫归德将军陈政之也,今固始陈集乡人。

自幼聪明好学,13岁领光州乡荐第一,14岁随伯父陈敏、陈敷入闽,增援其父平息泉、潮间“蛮僚”啸乱。仪凤二年(667年),陈政病逝,陈元光袭左郎将之军职。

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上《请建州县表》,建议在泉潮间设州立县,以便长治久安。武后准奏,命元光兼任刺史,建立漳州。

陈元光治理漳州,主张民族团结,建章立制序,保持社会安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广泛传播中原文化,被后人誉为“开漳圣王”,圣王庙广及闽南和台湾等地。我县陈集乡陈氏将军祠为陈元光孙辈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回故里暂居时所建,现已由县、乡投资修复。

随陈氏南征者有84姓近9000人。现台湾省地方首长cb即其后裔。

王审知(公元862—925年)今固始分水乡王堂村人,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王审知与兄王潮、王审邽带固始5000乡民随黄巢义军首领王绪入闽。乾宁五年(898年)朝廷任王审知为福州威武节度使。

王审知治闽期间,节剑自处,选任良吏,轻徭薄赋,除暴安良,兴农、兴工、兴商、兴教,发展海上运输,使福建经济文化得以较大发展,很快统一了全闽。梁开平三年(909年),梁太祖封王审知为闽王,闽正式建立。

王审知卒后,福建、台湾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先后建有祭祀闽王的庙宇。据初查,随闽王两次南迁者约有50多姓近10000人。

杨行密(公元852—905年)字化源,史载为庐江合肥淝人,虽其行状相近,但封王之事各书记载不一,仅作参考。但据福建《五宝杨氏家谱》载:“我杨氏入闽始祖,始赠侍郎,谥安公”,“其故家在河南固始传庆乡海下里”,于唐僖宗时,族人“行密僭称王号据吴国,公惧祸及身,固欲避之”,乃“举家南行”。

“公仍带把总官军七人,同王审知及诸仕宦等一时同迁,暂寓仙游赵德山麓。”可见,由于当时杨行密“僭称王号据吴国”,其真实籍贯可能另有隐情,族人才因此“惧祸及身”而“举家南行”,固始目前尚有其家庙遗址和其“据吴”时修建的水利工程为证,且列入本籍待考。

吴其浚(公元1758—1847年)今固始城关人。清代河南唯一状元,一生“宦迹半天下”,曾任兵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湖广、云贵总督,湖南、浙江、云南、福建、山西巡抚。

吴其浚还是一位伟大的植物学家,著有《植物名实图考》,收录植物1714种;《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收录植物838种。《植物名实图考》19世纪七十年代传到法国、日本,其价值在于弥补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之不足。

祝庆藩(公元1777—1853年)今固始城关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十九年(1814年)以殿试一甲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当过道光皇帝教师(太傅),历任詹事府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待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光禄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内阁学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刑部、兵部、户部左侍郎、吏部左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

著有《奏疏稿》、《蒙求》等书。 胡综 字:伟则 籍贯:汝南固始(今河南固始) 官职:侍中 家庭成员:子:胡冲 历史年表: 少孤,母将避难江东。

孙策领会稽太守,综年十四,为门下循行,留吴与孙权共读书。 策薨,权为讨虏将军,以综为金曹从事,从讨黄祖,拜鄂长。

权为车骑将军,都京,召综还,为书部 吴将晋宗叛归魏,魏以宗为蕲春太守,去江数百里,数为寇害。权使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宗,加建武中郎将。

魏拜权为吴王,封综为亭侯。 黄武八年夏,黄龙见夏口,於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

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赋. 权下都建业,综为侍中,进封乡侯.时魏降人或云魏都督河北振威将军吴质,颇见猜疑,综乃伪为质作降文三条赤乌六年卒. 历史评价: 陈寿:①胡综,孙权之时干兴事业者也。综文采才用,见信任,辟之广夏,其榱椽之佐乎! ②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觞,搏击左右。

权爱其才,弗之责也。 余成斌 (1911—1978)河南省固始县人。

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八年转入gcdzg。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河南固始县游击大队中队长、大队长,县独立团副团长,川陕省保卫局秘书长,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二师参谋长,西北保卫局特务大队政治教导员、执行科科长。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冀南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政治部副主。

三国时期的固始叫什么地方

战国时名寖丘。

据《水经注》:固始“故寖也,寖丘在南,故籍丘名县矣。”唐张守节说:“今光州固始县,本寖丘邑也。”

东汉光武帝封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取“通与帝首事,欲其坚固初始欤”之意,固始由此得名。一说固始得名于光武帝“欲善其终,必固其始”一语。

西汉置固陵县,东汉改固始县。固始古为番、蓼、蒋等国,东汉光武帝封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取“通与帝首事,欲其坚固初始欤”之意,固始由此得名,迄今已近2000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固始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孕育了许多位历史人杰、中华精英。古有楚相孙叔敖,唐初“开漳圣王”陈元光,唐末闽王王审知、民族英雄郑成功、靖海侯施琅、著名植物学家吴其睿。

近有爱国华侨陈家庚,卢沟桥事变中,打响对日作战第一枪的民族英雄金振中,今有“侠之大者”的“感动中国”新闻人物魏青刚。固始作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向皖、苏、闽、粤、浙、赣,尤其闽台一带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

在上自秦汉,下至明清的漫长岁月里,徙民南方不计其次,难以计数。因为有了历代移民南国之举,故闽、台一带对固始多怀“祖地”之尊,《闵中记》称:“今闽人皆称固始人”国,斗转星移,移民后裔遍播海内外,固始便有了侨乡的称谓,名扬天下,被誉为“中原第一侨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