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二战战斗机机枪不会打到螺旋桨么 机枪为啥打不中飞机螺旋桨?一根连杆解决问题!

火烧 2022-09-15 23:23:57 1069
机枪为啥打不中飞机螺旋桨?一根连杆解决问题! 在1911年至1912年爆发的黎波里战争中,意大利军队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事任务的先例,大大促进了人类军事航空业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仿。

机枪为啥打不中飞机螺旋桨?一根连杆解决问题!  

二战战斗机机枪不会打到螺旋桨么 机枪为啥打不中飞机螺旋桨?一根连杆解决问题!
在1911年至1912年爆发的黎波里战争中,意大利军队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事任务的先例,大大促进了人类军事航空业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仿。在早期飞机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各国空军的战机都是由木头骨架、帆布蒙皮、钢丝传动器和拉进式前置活塞发动机构成,并不会携带任何武器,仅作为侦查、炮兵指示校对之用。 直到1911年墨西哥内战期间,美籍飞行员埃文兰伯驾驶着一架「 ”寇蒂斯”式飞机,用手枪在空中与另一架侦察机相互射击,才开创了空战先例。但是,手枪毕竟不能实现持续性的火力输出,射击精度很差,在空中飞行时难以击中目标,于是人们开始设想将火力更强、威力更大的机枪装上飞机。 1912年6月7日,查理斯·德·钱德勒上尉为一架莱特-B型飞机装上了一挺路易斯机枪。为了防止击中螺旋桨,他把机枪枪身固定在横杆上,伸出机体进行射击,避开了机头拉进式螺旋桨的干扰。但是,这样做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缺乏精确的瞄准,能否命中目标只能随缘。此外,如果机枪出现问题,或者子弹打光,都会影响武器的使用效能。 一战爆发后,人们继续对军用飞机进行改进。法国人在双座型飞机的后座上安装了重机枪,并且带有活动支架,后座射手可实现精确瞄准和射击。但是,机枪同样不能垂直于前方射击,只能射击机身侧面或者机尾的目标,这种操作需要飞行员与机枪手密切配合,难度极高。由此看来,想要实现军用飞机精确打击目标,只能从飞机正前方射击。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在飞机向前方射击的同时,又不殃及飞机螺旋桨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国飞行员加罗斯首先在螺旋桨上设计了一套「 ”偏转片系统”,可将打在叶片上的子弹弹开。这样一来虽然能防止子弹打坏螺旋桨,但是弹出去的子弹可能会误伤飞行员本身,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 1915年,荷兰发明家安东尼·福克尔参考加罗斯的设计,并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良,成功研制出「 ”机枪射击协调器”,解决了机枪击中螺旋桨的难题。该装置在螺旋桨轴上安装了一个凸轮,凸起部分对应着一根连杆。当螺旋桨叶片转至枪口前方时,凸轮带动连杆触发联动机构,带动弹簧片枪机,并在这一瞬间机枪停止发射。等叶片从枪口经过后,联动装置归位,机枪继续射击。当联动装置被触发后,就算飞行员持续按动扳机,子弹也不会射出。这样一个小设计,一举解决了子弹击中螺旋桨的难题,拯救了无数飞机。 机枪射击协调器问世后,飞机前置同轴机枪的射击精度随之大幅提升,机枪手不必受到射击方向和角度的限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与此同时,各种空战动作和技术也相应诞生。率先改进飞机的德国人在空战中屡屡得手,英国人吃亏不少。直到后来英法缴获德军飞机后,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在协约国对自家飞机改进后,人类的空战能力得以快速进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