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码和页数的区别 2010年杭州中考历史考纲要有对应页码急
2010年杭州中考历史考纲要有对应页码急
中考前最后的这段时间,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来说是复习备考的关键时刻。

针对《历史与社会》的学科特点,中考复习与应考准备大致应该分为五个步骤:理、记、联、练、稳。
第一步“理”:梳理教材整理归类知识点
把一个一个重点的知识构建成合理的科学知识结构、知识网络,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对知识作全面的分析、理解,学会运用正确的、发展的立场、观点去评判和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社会现象。
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以按革命的根本原因、领导力量、导火索、开端标志、代表人物、主要文献、结果、意义等进行整理,还可以一目了然地作横向的比较分析。
例如:想到19世纪中叶的重大事件就应该联系到以下问题:
①1861年发生在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的废除农奴制改革。
②1868年发生在日本的明治维新。
③1861—1865年发生在美国的南北战争。
④1871年,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的德国。
以这几个事件为分区,还可以连带想到这几个国家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所采用的方式、领导人、意义等等,以点带面,许多知识都连到了一条线上,发散到很广的面。
此外,整理知识点时,表格也是实用又有效的一种方式。
第二步“记”:“理”后再记才能提取自如
巩固基础知识是学习、复习的重中之重。
记忆要掌握方法,不要简单地把书本从头到尾流水账似的机械地背一遍。
一般来讲分类或分段记忆,要好于盲目的流水记忆。
要先“理”后“记”,知识进入大脑存储前,在我们的大脑记忆库先建立分区,按区把知识点入库,这样才能提取自如。
盲目的流水记忆,只能导致记得越多,作题时思维就越混乱,知识就越难提取、运用。
第三步“联”:培养对横、纵向关联能力
复习的第三步应该是注重知识的关联性。
在一定知识点记忆的基础上,培养自己对知识的横、纵向关联的能力。
此方法是把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它有利于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从而提高自身的分析概括能力。
第四步“练”:精选资料抓重点、难点突破
练习不等于题海,练习应有序,有计划,讲求实效性。
不要沉溺于超教材,超课标的偏、难、怪等题型,要尽量精选资料,抓住重点、难点着重突破:
(1)侧重基础知识点,基本理论的巩固训练,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针对平时练习中,易混、易错的知识点重点突破。
(3)抓住关联性强的综合题、材料题,从而提高自己对资料的阅读、分析、整理的能力。
(4)针对贴近生活实际,体现时代性的试题,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能力。
要做好单项选择题,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认真审题。
在复习中对基础知识和一些易混淆的知识要掌握得准确、扎实、到位。
解逆向选择题的方法有:直接判断法、排除法、肯定与否定结合法。
该题采用排除法最好。
第五步“稳”:合理分配各学科复习时间
考场如战场,谁具有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谁就能有稳定的发挥。
由于压力大,很多同学距中考到来很长时间以前就较早地就进入了情绪的烦躁期,这严重影响着中考复习的有序进行。
随中考的临近,学生更迫切需求的是正常的心理状态。
家长、教师、学生自己都应付出更大的耐心,稳中求成。
在中考复习时应该合理地分配各学科的复习时间,千万不要顾此失彼,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