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那一刻我读懂了 你敢说你真正地读懂了孔子与他的思想?

火烧 2022-04-26 08:51:39 1056
你敢说你真正地读懂了孔子与他的思想? 孔子(BC 551年9月28日DBC 479年4月11日),子姓,[1]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

你敢说你真正地读懂了孔子与他的思想?  

孔子(BC 551年9月28日DBC 479年4月11日),子姓,[1]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2]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如今人们都是带着各自不同的认知条件,站在各自立场上解读孔子,可能无形中不自觉的就在利用和曲解孔子。

特别是孔子那些涉及政治管理方面的话,往往被统治者在国家机器的强权下加以特殊处理,强调某一句,而忽视另一句,从而偏离了孔子的本意。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后世统治者那么推崇孔子,而当时的统治者为什么不重视孔子?

除了君君臣臣这些让统治者高兴爱听的话,孔子活着时肯定还讲了很多让统治者不爱听的理,只有等他去世了,“子曰”才能随意被后人解读而无人辩驳了。

那一刻我读懂了 你敢说你真正地读懂了孔子与他的思想?

后世那种表面上竭力维护,处处搞极端化的所谓博学鸿儒,实质上是在做最不易察觉的破坏。就像当初魔王说末法时期(即现今)要派它魔鬼子孙们转世到佛祖庙里假扮和尚,从内部真正破坏佛法一样,名义上的儒生,宣扬的未必是孔子的真言。

如何还原真实的孔子呢?这个课题难度很大,谁能知道二千五百多年前一个古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人一生会说很多话干很多事,能被记录下来的只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

孔子只述而不作,《论语》也是弟子们根据孔子所讲的回忆整理而成的,加上文言文没有标点,各种动词名词的用法又和现代有所不同。

短短20篇1.1万余字的《论语》就概括了孔子的主要思想,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来问,孔子给出的是不同的答案,因为道理在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表现,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有深厚内涵的。

孔子学说在数千年的流传过程中,不断有人在增补修改,是否是孔子说的,孔子是在什么条件环境下说的、他的本来原意是什么,针对什么样的听者说的,这些因素都丧失了,要想准确理解孔子,的确很难。

不过人们也可跳出来,总体宏观的看一看。

一,传授做人规则的先知

假如用现代职业这样一个简单概念来定义孔子,从孔圣人、万世师表这些民间赞誉来看,人们定义孔子是思想家和教育家。不过在历史上有人解读孔子有三种不同的身份:先知、君子、帝师。特别是帝王师这个身份,更是被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们加以放大,以至于掩盖了前面两种身份。

与释迦牟尼和老子不同的是,宗教领袖的先知主要传授给人类的是修炼文化,教人如何脱离滚滚红尘,远离凡间去修炼,所谓出世法的修炼,而孔子传授的则是对于没有修炼的芸芸众生,如何在人间做一个好人。

老子讲的是天道,孔子讲的是人道,人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这里老子非常清楚的把孔子学说的来龙去脉概括了出来,同时也在宇宙体系中给出了孔子的位置。为什么说孔子是先知?因为孔子先于他人知道了人与人之间共同生活的根本道德准则,并第一个告知于众。

孔子意识到,天不说话(“天何言哉?”),故需要有承担天命的先知来替天说话。对天意先知先觉的人具有觉后知、觉后觉的使命,这正是孔子一生最重要的功绩,特别是当人类的道德开始败坏后,人间失去了“道”和“德”,剩下的依次就是“仁”、“义”和“礼”了。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也正是按照这些来宣讲他的学说的。在天地神灵,与“天之子”的统治者以及万民之间,孔子传递着来自上天对人的道德律令,他不但要通过他的学生讲给万民听,他还想方设法讲给君王听。

有人戏说孔子是最早跑官的人,周游各国到处推荐自己,渴望指点君王参政议政,其实那是他的使命。孔子最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知天命(五十岁才知天命),能不能得天道(朝闻道,夕死可也),能不能被天理解和选中(知我者其天乎?)。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先知,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他是否说出了重大的真理,从而彻底改善人类的生活状况。毫无疑问,孔子做到了这点。

他告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些都教会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做个符合天地规则的好人。

孔子不但向世人传授了做人的道理,他也身体力行,用身教胜言传的方式,亲身实践了如何做好人的原则。把孔子称为君子,这也是大家都认可的。他传授并实践的种种美德,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数千年来都在指导着后世想做君子的人。

至于说孔子如何被后世帝王奉为至圣先师,甚至被封为百代帝师,这并不是孔子所能决定的。有人说孔子是个“自觉的君子,自愿的帝师,不自觉的先知”,狄百瑞在《儒家的困境》中称孔子是“未公开的先知”,其实那是孔子的使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