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繁体字变成简体字是什么时候 繁体字简体字问题中文历史
繁体字简体字问题中文历史 汉字从秦汉隶书以来,直到建国后简化汉字前,变化都不是很大。简化字有一大批留日人的很大“功劳”,他们见东洋人根据汉字草书造出假名,于是,也用草书来简化汉字(比如简化字“车”、“
繁体字简体字问题中文历史
汉字从秦汉隶书以来,直到建国后简化汉字前,变化都不是很大。
简化字有一大批留日人的很大“功劳”,他们见东洋人根据汉字草书造出假名,于是,也用草书来简化汉字(比如简化字“车”、“东”就是典型的繁体字的草书字形),结果有很大一批汉字被弄得面目全非,以致让人不能了解一些汉字的本来含义。

比如“汉”字,原意指地名或者河流,后来(汉朝以后)指代国家和人以及男人(汉子),简化后写作“水”和“又”,而“又”在古汉语原意指的是“手”,这么一来其意义莫非是“洗手”?再比如“圣”字,繁体字由“耳”、“口”、“土”组成,指的是能兼听明辨、能清楚表达,又脚踏实地的“明白人”,这样的人是可以帮普通人出主意、指道路以及作为领袖的,只有很少的“明白人”才可以称“圣”的;简化字写作“又”和“土”的结合,难道是指手里抓着土地权的地主吗?因此说,一部分汉字的简化是有问题的。
第一批简化字推行之后,四人帮还搞过第二批简化字,情况更糟糕。
还有人甚至主张废汉字用拼音,都是极左倾向。
四人帮倒了后,国家就禁止了第二批简化字。
中国的方言千万种,用方言说话听不懂,写汉字就可以沟通。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版图的扩大,汉字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汉字简化对文化普及有很大的益处,这是好的一方面。
但是,他也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断层出现,甚至港澳台和大陆之间沟通都有一定的阻碍,这是影响祖国统一不利因素的一个方面。
对于汉字简化的问题,也可以找找国学大师季羡林、画家范曾等对中国文化理解很深的人的一些意见,记得在’04年前后的一期《中华文化画报》杂志中有过对范曾的采访,专门讲汉字的简繁问题,可以去图书馆查阅、参考。
很赞哦!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