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古代柔然政权的介绍

火烧 2021-06-12 17:40:15 1078
中国古代柔然政权的介绍 柔然简史 ZT胡辣羊蹄东晋后期,蒙古草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民族,自称“柔然”。在史书上又称作“蠕蠕”、“芮芮”、或者“茹茹”。祖先源于东胡,与鲜卑有亲缘关系。其核心部落为郁久闾氏

中国古代柔然政权的介绍  

柔然简史 ZT

中国古代柔然政权的介绍

胡辣羊蹄

东晋后期,蒙古草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民族,自称“柔然”。

在史书上又称作“蠕蠕”、“芮芮”、或者“茹茹”。

祖先源于东胡,与鲜卑有亲缘关系。

其核心部落为郁久闾氏,立国前依附于赫连勃勃,受迫于鲜卑,附属拓跋部。

一. 柔然的起源

鲜卑拓跋部首领力微出兵掠夺邻居部落,抢得一个小男孩,其主人给他取名“木骨闾”,意为“秃头”。

木骨闾长大以后英武健壮,被主人免除其奴隶身份,成为一名骑士,不断建立战功。

后因延误战机,怕被处死,遂与部属100多人逃到大兴安岭西南的纥突邻部落中避难。

木骨闾死后,其子车鹿会当了首领,征伐和收抚周围的部落,人数越来越多,于是自称“柔然”,意为“勇敢的斗士”,别称一族。

从此,出现了“柔然”这一新的民族。

北魏登国九年{394},车鹿会率众继续向西南方向的蒙古高原迁徙,当地的匈奴人和鲜卑人都不断投归于他,因此,柔然人主要是由鲜卑人和匈奴人融合组成。

四世纪中叶,柔然人游牧于今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附属于拓跋部。

396年北魏拓跋圭重建代国,创建北魏,398年建都平城{山西大同},称帝后,附属拓跋部的柔然也进居阴山一带。

二. 柔然的兴盛

车鹿会死后,传位数代,至四世纪末,社仑成为首领,与北魏交恶。

这时北魏忙于统一中原地区,社仑便率领柔然的核心部落脱离北魏的控制,从内蒙古的阴山、河套一带向北迁徙。

赫连勃勃的父亲曾率部归属前秦苻坚,后为北魏所灭,铁弗朗逃亡后秦,受到后秦姚兴的宠遇。

任用卫安北将军、五原公,镇守延安。

407年,赫连勃勃拥兵自重立,称大夏天王,大单于。

匈奴人赫连勃勃原名铁弗朗,勃勃称王后改姓赫连氏。

国号大夏,据有河套之地,南抵陕西延安和宁夏固原。

羌族人姚苌原为羌族首领姚弋的中子。

357年,他哥哥姚襄在与前秦的征战中丧命,姚苌率部降于前秦苻坚。

383年,苻坚在肥水大战大败,出逃后为姚苌所杀。

次年,姚苌起兵反秦,率羌部独立,建国后秦。

柔然的国境东与辽宁西南、河北东北的北燕相邻,西南与陕西、内蒙古的大夏相邻,故而柔然建国前依附于赫连勃勃,建国后先与北燕、后秦友好,在北方与北魏抗衡。

对北魏来说,柔然的独立就是“忘恩负义”,故而互相攻伐不止。

公元402年{东晋安帝元兴元年},社仑率众南下,准备救援后秦姚苌的属部黜忽和素古延,被北魏大将和突击败,急忙向北方逃逸。

他一路征服许多高车部落,人口日益增多,地域日益广阔,迅速统一了蒙古高原,于是自称“丘豆伐可汗”,创立法制,组建军队,建立柔然汗国。

柔然的社会形态为游牧奴隶制,兵民合一,人皆控弦,以故武功强盛。

精于骑射,骁勇善战的高车人就是柔然军队的主力,高车人先祖是汉代居于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

他们东征西战,为柔然汗国的开疆拓土立下了头功,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在北魏与柔然的一次战役中,仅俘获的高车部众就达四、五十万人。

北魏将他们迁移到内蒙古的阴山下,于是那里出现了一个叫“敕勒川”的地方,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即为高车人的民歌。

社仑可汗在位时,柔然汗国极为强盛,其疆域东到朝鲜,西包焉耆以北的地区,而以张掖、敦煌之北为中心。

社仑不但与北魏交恶,还一心经营西域。

他出兵天山南北,逐走了呼得{汉代呼揭}和车师后部,将乌孙人赶至帕米尔高原中,扶立匈奴余众在乌孙故地建立“悦般国”。

接着他又南征高昌、焉耆、龟兹、鄯善、于阗。

柔然汗国强盛时,西域一度为柔然汗国所控制。

社仑死后他的弟弟大檀即位柔然可汗。

425年,大檀可汗曾邀请悦般王入国相会,悦般王进入柔然国境,见柔然人不洗衣,不洗脸,饭后不洗手,伸长舌头舔碗底的残羹剩菜,十分生气,大骂其为走狗国,转身返回。

大檀可汗派兵追赶不及,从此双方结怨,互相攻伐不止。

悦般国一再遣使北魏,结为同盟,共同对付柔然汗国。

作者: 冥凰 2006-12-31 22:01 回复此发言

--------------------------------------------------------------------------------

2 柔然简史 ZT

大檀可汗在位时可,柔然在西域的统治区域又进一步扩大,西与伊犁河流域的悦般国相接,南控伊吾、高昌、车师、焉耆、龟兹、姑墨等地。

五十纪二十年代,北魏曾屡破柔然与漠北,但未触动柔然政权在西域的统治。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424-452},先后吞并后燕、大夏、北燕、北凉,统一中国北部,着手经营西域。

435年,他派王恩生、许纲等12人出使西域,中途被柔然抓去。

第二年,拓跋焘又派董琬、高明等六人到西域,成功与乌孙取得联系,受到乌孙王的热烈欢迎。

乌孙王告诉北魏使者,葱岭以西的破洛那{今费尔干纳}、者舌{今塔什干}等国也想与北魏通好,并派人护送北魏使者前往。

董琬等人在西域广泛活动,满载而归。

乌孙、悦般、鄯善、车师、焉耆、龟兹、疏勒、渴盘陀{今塔什库尔干}、破洛那、者舌、粟特等十几个国家都先后派使者到北魏首都平城,表示臣属。

西域各国都希望北魏进入西域,推翻柔然的统治。

柔然则极力挟制北凉统治者阻扰北魏与西域的交往。

北魏于439年讨伐北凉,北凉王沮渠茂虔投降,北凉亡国。

自此打通北魏与西域的通道。

440年,沮渠茂虔的弟弟无纬在反叛失败后率众逃往鄯善。

443-445年,北魏连胜柔然,随即进兵攻打鄯善,鄯善王真达出城投降。

448年,悦般派使者到北纬主动要求共同攻打柔然,拓跋焘立即同意,随后携带皇太子亲率大军北伐,柔然败退,北魏北方边塞安宁。

同年,北魏大将万度也率兵平定了西域焉耆王的叛乱。

当年年底,,龟兹、疏勒、破洛那等国都分别遣使向北魏进贡。

452年,拓跋焘去世,拓跋余继位,由于北魏内部斗争趋于激化,北魏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对西域的军事行动也即终止。

三. 柔然的亡国

五世纪四十年末,柔然被北魏打败,部众向西北迁移。

到六十年代,柔然重新夺回西域。

先是搞掉了北凉的沮渠氏,扶持了一个更加驯服的傀儡阚伯周为高昌王。

七十年代初,柔然兵临于阗城下,于阗王一面抵抗,一面向北魏求救,北魏献文帝拓跋宏召集大臣计议对策,结果以路远及柔然兵不善攻城为由,把于阗使者打发回去。

此后,西域又重回归柔然统治。

487年,柔然豆仑可汗兴兵出伐北魏,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兄弟乘势率众暴动,西迁到车师以北的天山牧场,在今乌鲁木齐一带建立了高车国家。

不久,高车王阿伏至罗率众横扫天山以南柔然控制区,征服了高昌、焉耆、龟兹、鄯善、于阗等地,柔然失去了西域。

高车成了西域的霸主。

因此柔然与高车之间相互攻战多年,互有胜负。

柔然初霸西域时曾把呼得{汉代呼揭人后裔建立的国家}人和车师人击败驱逐。

呼得人和车师人南迁后建立了嚈哒国, 嚈哒国击败波斯以后强大起来,也与柔然争夺西域。

西域成了嚈哒、悦般、高车、柔然激烈争夺的大蛋糕。

直到546年,新兴的突厥乘乱偷袭高车,吞并高车五万多兵马,旋即攻灭高车国。

其后,突厥又联合西魏共图柔然。

柔然汗国开始土崩瓦解。

552年,突厥土门可汗发兵攻打柔然。

柔然可汗阿那瑰兵败自杀,柔然国灭,大部分部众并入突厥汗国。

四. 柔然国历代可汗及文化

柔然立国前后的首领史料载明的有:“木骨闾”{又译作郁久闾}、车鹿会、社仑、大檀、吴提、吐贺真等;大檀之世,南与北魏,西与悦般争雄;西凉亡国,其王裔李宝投附柔然二十余年,后来又被柔然大檀可汗封为伊吾王。

北魏强盛时,李宝又投附北魏,被北魏任命为敦煌太守。

大檀之后为吴提可汗。

吴提之世,娶北魏西海公主,双方和亲结善,又有一些经济、文化联系。

其后为吐贺真之世,柔然复兴,势力一度扩展到高昌,灭沮渠氏,另立阏氏王朝。

柔然立国之后长期没有年号,历代可汗生卒及在位年代不详。

直到464年至予成可汗继位后,始学魏法,建立年号。

此后,柔然先后使用的年号有:太康、太平、太安、始平、建昌等。

这些都是近年来新疆出土文书中的最新发现。

柔然汗国一共传位十二代国君,历来为北魏之大敌。

北魏分裂后,东、西魏以及此后代兴的北齐、北周,皆争相结好柔然以自重,隐为北亚霸主。

柔然公主大多是北齐、北周的后备皇后,皇帝原配的妻子都主动避位以此明哲保身。

柔然国贵族文化方面比较落后,至浮图七世柔然方皈依佛教。

柔然亡国后,其余众分别逃入北齐、北周,后大多为突厥诛灭。

不少逃到北齐的柔然人被抓去戍边。

另有一部分柔然人逃往欧洲。

这部分极有可能是阿那瑰可汗的嫡系部落。

柔然汗国与突厥的最后决战是极其惨烈的。

突厥的开国可汗土门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建国第二年就去世了。

西迁欧洲的那部分柔然人在东欧建立了一个阿瓦尔汗国。

突厥人对柔然人的赶尽杀绝是毫不手软的,这在欧洲的史料中有一些记载

作者: 冥凰 2006-12-31 22:0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