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16课大冈
八年级历史16课大冈
8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小故事
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等在上海创刊。初隔日出版一张,四个月后改为日报。1909年为席裕福购进,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量才接办。九一八和—·二八事变后,反映抗日救亡要求,并出《自由谈》副刊,发表进步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趋向保守。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火车
火车是指由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牵引若干节车厢在轨道上行驶的交通工具。1781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随后,蒸汽机被运用到许多方面。英国人理查·特列维希克于1802年制成装有高压蒸汽机能在公路上奔跑的蒸汽车,车上可坐五六个人,在伦敦街头跑来跑去,引起人们的惊奇。1804年,他又制造出由一只大飞轮和一只气缸组合而成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这是利用蒸汽的力量行驶于轨道上的最早的火车。但它的牵引力小、速度慢、常出故障,所以还不能为人们所接受。1814年7月,英国人乔治·史蒂芬森制成一辆5吨重的蒸汽机车,能拖拉8辆重约三十吨的车厢,在煤矿的轨道上运行。史蒂芬森是一个目光远大的铁路先驱,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是他的设想。他不断探索,造出十多辆相当优良的机车,成功地行驶在斯托克顿至达林顿之间的铁路上。真正实用化的火车诞生了。
轮船
1690年,法国的德尼·巴班提出用蒸汽机作动力推动船舶的想法,但当时还没有可供实用的蒸汽机,故设想无法实现。1769年,法国发明家乔弗莱把蒸汽机装上了船。但所装的蒸汽机既简陋又笨重,而且带动的又是一组普通木桨,航速很慢,未能显示出机动船的优越性。1783年乔弗莱又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轮船“波罗斯卡菲”号,但是航行30分钟后,船上蒸汽锅炉发生爆炸。1790年美国的约翰·菲奇用蒸汽机带动桨划水,其效率极低,菲奇的发明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1802年,英国人威廉·西明顿采用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制造成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明轮船“夏洛蒂·邓达斯”号,在苏格兰的福斯——克莱德运河下水,试航成功。这是一艘30英尺长的木壳船,船中央装上西明顿设计的蒸汽机,推动一个尾部明轮。轮船的出现对拖船业主们是一个打击,他们以汽轮船产生较大的波浪为由,拼命反对。第一艘汽轮船被扼杀在摇篮里。美国的约翰·史蒂芬森于1804年建成具有世界上最早有螺旋桨的轮船。由于推动螺旋桨的蒸汽机转速太低,所以他当时认为推进器还是轮桨较好。1807年,他建造了带轮桨的“菲尼克斯号” 轮船。“菲尼克斯号”从纽约沿海岸驶向费城进行试航,途中遇到风暴。但经过13天的航行还是平安地到达费城,这是世界上轮船首次在海上航行。被人们称为“轮船之父” 的罗伯特·富尔顿是美国机械工程师。1807年7月他设计出排水量为100吨、长45.72米、宽9.14米的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船的动力是由72马力的瓦特蒸汽机带动车轮拨水。8月17日,载有40名乘客的“克莱蒙特号” 从纽约出发,沿着哈德逊河逆水而上,31小时后,驶进240公里以外的奥尔巴尼港,平均时速7.74公里,从此揭开了轮船时代的帷幕。此后它在哈德逊河上定期航行,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奠定了轮船不容摇撼的地位。
8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小故事
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
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等在上海创刊。初隔日出版一张,四个月后改为日报。
1909年为席裕福购进,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量才接办。九一八和—·二八事变后,反映抗日救亡要求,并出《自由谈》副刊,发表进步言论。
1934年史量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趋向保守。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在日伪控制下出版。
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火车 火车是指由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牵引若干节车厢在轨道上行驶的交通工具。1781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随后,蒸汽机被运用到许多方面。英国人理查·特列维希克于1802年制成装有高压蒸汽机能在公路上奔跑的蒸汽车,车上可坐五六个人,在伦敦街头跑来跑去,引起人们的惊奇。
1804年,他又制造出由一只大飞轮和一只气缸组合而成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这是利用蒸汽的力量行驶于轨道上的最早的火车。
但它的牵引力小、速度慢、常出故障,所以还不能为人们所接受。1814年7月,英国人乔治·史蒂芬森制成一辆5吨重的蒸汽机车,能拖拉8辆重约三十吨的车厢,在煤矿的轨道上运行。
史蒂芬森是一个目光远大的铁路先驱,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是他的设想。他不断探索,造出十多辆相当优良的机车,成功地行驶在斯托克顿至达林顿之间的铁路上。
真正实用化的火车诞生了。 轮船 1690年,法国的德尼·巴班提出用蒸汽机作动力推动船舶的想法,但当时还没有可供实用的蒸汽机,故设想无法实现。
1769年,法国发明家乔弗莱把蒸汽机装上了船。但所装的蒸汽机既简陋又笨重,而且带动的又是一组普通木桨,航速很慢,未能显示出机动船的优越性。
1783年乔弗莱又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轮船“波罗斯卡菲”号,但是航行30分钟后,船上蒸汽锅炉发生爆炸。1790年美国的约翰·菲奇用蒸汽机带动桨划水,其效率极低,菲奇的发明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
1802年,英国人威廉·西明顿采用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制造成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明轮船“夏洛蒂·邓达斯”号,在苏格兰的福斯——克莱德运河下水,试航成功。这是一艘30英尺长的木壳船,船中央装上西明顿设计的蒸汽机,推动一个尾部明轮。
轮船的出现对拖船业主们是一个打击,他们以汽轮船产生较大的波浪为由,拼命反对。第一艘汽轮船被扼杀在摇篮里。
美国的约翰·史蒂芬森于1804年建成具有世界上最早有螺旋桨的轮船。由于推动螺旋桨的蒸汽机转速太低,所以他当时认为推进器还是轮桨较好。
1807年,他建造了带轮桨的“菲尼克斯号” 轮船。“菲尼克斯号”从纽约沿海岸驶向费城进行试航,途中遇到风暴。
但经过13天的航行还是平安地到达费城,这是世界上轮船首次在海上航行。被人们称为“轮船之父” 的罗伯特·富尔顿是美国机械工程师。
1807年7月他设计出排水量为100吨、长45.72米、宽9.14米的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船的动力是由72马力的瓦特蒸汽机带动车轮拨水。
8月17日,载有40名乘客的“克莱蒙特号” 从纽约出发,沿着哈德逊河逆水而上,31小时后,驶进240公里以外的奥尔巴尼港,平均时速7.74公里,从此揭开了轮船时代的帷幕。此后它在哈德逊河上定期航行,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奠定了轮船不容摇撼的地位。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16课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6课《血肉筑长城》课件ppt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血肉筑长城教案doc血肉筑长城(共25张PPT)一、平型关大捷时间 1937年9月作战 八路军一一五师战术 伏击战战果 歼灭1000多人, 击毁汽车100多辆、大车200多辆, 缴获火炮2门,弹药300箱,长短枪1000多支,机枪数十挺,掷弹筒20多个,战马100余匹以及大量的军用物资。
意义:平型关大捷是中国自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平型关大捷也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寇嚣张的气焰,驳斥了汉奸亲日派“抗战必亡”、“战不如和”的谬论。
二、台儿庄战役台儿庄徐 州临 沂滕 县板垣师团矶谷师团时间指挥者战果意义1938年春歼敌1万多人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八年级下册历史试卷(8~16课)人教版,要带答案的
八下第三、四单元测评人民教育出版社(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观察下面图片上的信息,判断这幅宣传画制作和张贴的时间是( )。
A. 1978年 B.1998年 C.2006年 D.2008年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决策是 ( )。A.形成了以jm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3.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右边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文化大革命”结束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
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⑧①②④5.暑假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安徽省某一纪念馆(如右图)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判定他们此行的主题活动是为了感受( )。
A.打响农村改革的“第一枪” B.吹响对外开放的号角C。开始国企改革的试点 D.素质教育喜结硕果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7. 2012年是改革开放34周年。
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改革成效显著,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今天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该影响应该是( )。
A.解决农民温饱问题 B.废除旧体制C.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D.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8.“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
A.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B.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C.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dp发表“南方谈话”9.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30多年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 )。A.深圳 B.广州 C.汕头 D.珠海10.(2011.河北)“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11.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1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八年级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一一dp》的图片展。右图可归入下列哪一栏目?答案是( )。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14.(2011.山东滨州)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
A.md B.dp C.jm D.ht15. (2011.江苏淮安)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主要是指( )。A.由中英联合管理 B.社会制度不同,高度自治C.由中葡联合管理 D.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16.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
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名称:内容:20世纪80年代,dp提出“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交接仪式A.民族工作成就 B.外交工作纪事 C.思想文化成果 D.祖国统一大业17.dp指出,实现祖国统一应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当前,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A.台湾问题 B.港澳问题 C.落后问题 D.发展问题18. 2011年5月10日,zsjzght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
双方都认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 )。A.和平统一方针 B.通邮、通航、通商政策 C.互补互利原则 D. 一个中国原则19.右边漫画中的一位“母亲”怀抱中有两位“孩子”,她正在等待另一位“孩子”回来。
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这位“孩子”很可能是(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20.昔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今“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所体现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方式解放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八项主张二、非选择题(第21题18分,第2。

八年级上册历史1至8课复习资料
一 八年级地理[上]期中复习提纲 世界看中国 辽阔的疆域 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东省,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位北回归线南的热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我国最北最南最西最东(4) 我国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 我国领海及内水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渤海还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台湾岛西测的台湾海峡,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行、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必经通道。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中国政区图(7) 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10) 众多的人口 人口东多西少,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的3倍多。 多民族的大家庭 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另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总共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被称为少数民族。
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人口和主要分布地区(19)我国民族的分布图(18) 二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势和地形 我国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则为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22)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24) 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25),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这是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26)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本部地区。 山地交通的不便(28)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29) 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30) 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贫困县分布在本部的山区(30) 气候多样 季风明显 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摄氏度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在这条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33) 我国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35) 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记录是: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量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水量的对比关系,反映气候的湿润程度。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部地区。 我国干湿地区(36) 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不同的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
气候湿润程度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 气候干湿程度不同会影响农业类型主要农作物的生长(37) 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40)干旱,台风,寒潮,洪涝41 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能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39)锋面雨(39) 不同的气候类型(42)东部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在青藏高原地区就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气候。
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43) 河流和湖泊 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咸水湖,淡水湖44) 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汛期(45)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和罗布泊(45)京杭运河(46) 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46)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
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黄河流域水系(48) 黄土高原是我国严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