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将军职位排名 三國時期,東吳共有四任前將軍,後面兩人都投降其他勢力
三國時期,東吳共有四任前將軍,後面兩人都投降其他勢力
前將軍是三國時期的重要官職,三國時常設的高級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一般高於雜號將軍。可以說是十分高級的職務了,而三國時期的東吳有四任前將軍,前面兩人都征戰四方,後面兩人居然都投降其他勢力了,我們來看看有哪些人:
一、呂范(?-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細陽縣(今安徽太和)人。漢末至三國時期吳國重臣。
呂范年輕為汝南縣吏,後避難壽春,結識孫策。此後隨孫策、孫權征伐四方,對穩固孫氏在江東的統治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孫權將其比之於東漢開國元勳吳漢。吳國建立後,呂范累官至前將軍、假節、揚州牧,封南昌侯。黃武七年(228年),呂范被拜為大司馬,未得授官,便已病逝。孫權悲痛不已,遣使贈其大司馬印綬。孫權還都建業後,以太牢禮祭祀呂范。

二、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驃騎將軍朱據從兄、鎮南將軍朱異之父。
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為余姚長,為當地人民解決瘟疫,又招募士卒,討伐當地山賊,所到之處,山賊都平定。後來代替周泰成為濡須督。在夷陵之戰後,曹仁率領幾萬步騎出征濡須。朱桓手下只有五千軍隊,諸將都十分恐懼。朱桓鼓舞士氣,又設計引誘曹仁派兵攻城。於是,朱桓火攻曹泰,又轉攻常雕,並斬常雕,擒王雙,重挫曹仁的軍隊。周魴引誘曹休出兵皖城,朱桓為右督,助陸遜破曹休,吳軍斬獲萬餘人。後來朱桓狂病發作,回建業治病,並於第二年(赤烏元年)病死,時年六十二歲。
三、唐谘(生卒年不詳),三國時期魏利城(今江蘇贛榆西)人。
225年,利城郡人蔡方叛亂,太守徐箕被殺,而唐谘則被推舉為領袖。魏文帝曹丕派屯騎校尉任福等領軍討伐,唐谘兵敗逃亡,經海路走到吳國,被任命為將軍。239年曾與呂岱一同討平叛亂的廖式,亦曾參與各大小戰役。在吳官至前將軍。257年,諸葛誕以壽春叛魏,司馬昭領兵討伐,諸葛誕派兒子諸葛靚及牙門諸將為人質向東吳求救,東吳於是派文欽、唐谘、全懌、全端和王祚等領三萬兵支援諸葛誕。但戰事不利,諸葛誕部將蔣班、焦彝和全懌等都向司馬昭投降,諸葛誕和唐谘等欲突圍失敗,最後唐谘被捕投降,被封為安遠將軍。262年,司馬昭打算進攻蜀漢,同時命令唐谘製作浮海大船作攻吳準備。後事跡不詳。
四、孫秀(?-301年或302年),字彥才。吳郡富春縣(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三國西晉時孫吳宗室、將領,烏程侯孫匡之孫、長水校尉孫泰之子、吳大帝孫權侄孫。
孫秀早期任孫吳前將軍、夏口督,於任內甚有聲威恩澤。孫秀身為宗室至親而擁兵在外,孫皓很是不安。270年,孫皓派寵臣何定帶士兵到夏口狩獵,孫秀害怕自己會遭到誅殺,便攜妻室及親兵數百人投奔西晉,被晉武帝任命為驃騎將軍、交州牧、開府儀同三司,封會稽公。西晉滅吳後不久,被降職為伏波將軍、開府如故。永寧(301年-302年)年間,孫秀逝世,獲贈驃騎將軍、開府。
【原創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編輯,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