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得最冤的人 历史上最冤枉的人
历史上最冤枉的人
1.中国历史上最冤枉的人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冤枉的人1115年11月18日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秦桧病死 .秦桧(1090―1155)生于江宁,字会之,政和进士。
靖康被俘到北方,成为金太宗弟挞懒亲信。返南宋后两任宰相,主张向金投降,是杀害民族英雄岳飞的主谋,为人民所痛恨。
附:古都惊现秦桧遗嘱:忠良宁负奸佞名中国考古界2006年的最大发现,终于随着引人争议的拆迁开发工程而诞生。在建设过程中发掘的一宋代古墓,日前出土了包括秦桧亲笔遗嘱在内的一批重要文物。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透露,有关文物部门已经初步确定该批文物中包括有秦桧亲笔书写的“政治遗嘱”,对其生前的引人争议的行为作了一定的辩解,并对中国知识分子(士大夫)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据了解,国家文物局鉴定专家和各研究机构的著名宋史专家均已云集现场。
自称秦氏后人的多名人士表示,将密切关注该文物的鉴定,如确定先祖罪名不实,根据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司法原则,将可能入禀法院要求取消岳飞庙中的秦氏夫妇跪像,如仍要设立跪像,则应“将跪像脑袋换为书本,代表食书不化、空言误国的腐儒们该为中国的落后而忏悔”。该份被专家初步认定为秦桧“政治遗嘱”的文物,书写在一块长达2.2米、宽约50公分的绸缎上,这也是其能保持至今的主要原因。
出土该批文物的村庄位于本市郊区,早先名为麓洱,现名为壶侑,因风光优美,出产茶叶,宋代时一度是高官们的庄园。此次所发掘的宋墓,专家估计为秦氏子侄辈的墓穴,时间应在1178年(宋孝宗淳熙五年,为岳飞平反昭雪)后,秦氏此时逐渐失势,一些身前文物成为族人累赘和朝野忌讳,干脆采用殉葬方式掩藏。
巧合的是,随本次墓葬发掘一起出土的地契资料表明,此地庄园基本为岳秦两家分领。两家比邻,这也是宋史研究的研究的新发现之一。
据消息人士透露,初步鉴定秦桧该份遗嘱作于高宗绍兴十四年(1145年),时年55岁(秦桧生于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即其死前(1155年)十年,岳飞含冤被杀(绍兴十一年腊月,1142年1月)后三年。秦桧在该份遗嘱中,首先告诫子孙远离政治,自己深知将“获谴汗青”,“蒙羞万年”,叮嘱子孙在他死后万莫贪恋禄位,急流勇退,也不可在风暴来临后为他争辩,“庶几可得苟全性命”,并对几个已身据高位的族人详细指示了退出政坛的方略。
专家正是据此认定此书信为家族内的政治遗嘱。据已经详细阅读该份文物的一位匿名专家介绍,秦桧在该份遗嘱中表明自己坚信对金议和是当时的“国情”下保全家国的唯一出路,也曾经和岳飞直接探讨过此问题,但岳飞表示“要为不可为之事”。
而宋高宗其实并不反对北伐作战,因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令他“为江北百姓所夙夜仰望”,显然皇帝很陶醉这种救世主的感觉。但因为岳飞在规复旧河山之外,经常公开宣扬要“迎还二帝”,而金国也不断在战争失利时派密使威胁高宗要“送还汝兄”,并不断暗示囚在五国城的宋钦宗与岳飞有秘密来往,令高宗疑窦丛生,甚至到了“寝食不思”地步。
高宗12道金牌召回征途中的岳飞,就是因为金使送来了岳飞与钦宗联络的“确切证据”,钦宗甚至扬言返国复辟后将清洗“老九”(高宗为徽宗第九子)的人马,高宗因此需要和岳飞对证确认。据了解,秦桧在遗嘱中说,高宗与岳飞的晤谈一概秘密进行,他也不能与闻。
但事后高宗告诉他,岳飞一再表态自己只想规复北方迎还二帝,私心最多就是成就功名,待成功后愿意效仿石守信等解甲归田。至于帝位归属,岳飞表示那是“皇家手足间事”,没有旗帜鲜明地表态。
秦桧在遗嘱中对岳飞的战功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岳飞的善战为其议和提供相当大的便利空间,以打促谈效果很好。但岳飞有功名心,性格也比较孤僻,与人不好相处,容易招疑招忌,好多次甚至与皇帝言语不合而撂挑子走人,与皇帝结了深怨。
岳飞不大考虑高宗本人的利益,不仅和被囚敌国的钦宗有谣传中的来往,还多次当面劝高宗立嗣,高宗本人因有隐疾(据后世医学推断是阳痿)而无子嗣,因此十分怀疑岳飞拥兵欲立拥立之功,犯了人臣的大忌,违背了祖宗传下的抑武扬文的宗旨,估计也是因此引发高宗杀机,不惜破除有宋以来不杀大臣的誓言。秦桧表示,他已竭尽全力至少保全岳云和张宪,但高宗指示全杀,他亦无奈。
同僚们在岳飞被杀后不敢质问皇帝,都来质问秦桧,秦桧也不敢和不便说皇帝的意思,只好说“莫须有”含糊应对。据透露,秦桧在遗嘱中激烈指责中国知识分子(士大夫)空言误国,“不知兵而好言兵事、不知国而好言国事”,以为慷慨激昂就能救国救民,更以为说过就等于做过了。
自己不挑担子,还好以大帽子压人,政府只要提出一韬光养晦,就会被指卖国;只要一与金国议和,就会被指媚外,而战争需要大量积累,需要“暂息兵戈勤稼穑”与民生息。秦桧说自己不得不以强势压下这种言论,断了不少空谈者的仕途和财路,但“开罪言路罪在身后”,国事艰难又难免挂一漏万,身后的名声是不可指望的。
有意思的是,秦桧说岳飞对知识分子的空言比他还反感,并认为岳飞本人究竟并非读书人出身,更注重实战成效。秦桧在遗嘱中辩解说,帝位一旦有纷争,内战必起,国家必亡。
2.历史上最冤的人物是谁
NO1崇祯杀袁崇焕
冤枉指数:10
袁崇焕在关外的宁远(今天的锦州附近)附近,死死的遏止了清兵进关的要道,使明朝可以腾出手来,专心致志的对付李自成的起义军。清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屡次在宁远城下受挫,袁崇焕象堵在喉咙里的骨头,吞不下,吐不出。还生生的噎死了太祖皇帝努尔哈赤!
战场上解决不了的人,可以战场外解决。于是范文程出了个主意,让皇太极从蒙古借路,从科尔沁南下,进攻北京。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冒险行动,清军抛弃辎重,轻兵急进。这个时候的北京政府慌了神,正商议迁都的时候,袁崇焕从关外杀回来了,举朝欢腾。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袁崇焕在城外首仗打败了皇太极,现在两军正在城北对阵扎营。接着,北京城里开始有流言,说袁要和清军和谈,后来流言越来越神,说是袁私自把山海关防线打开了个口,放清军进关。皇帝的疑心越来越重,与此同时皇太极和范文程正在城外偷笑……
这时候一个太监赶回来了,他是从清军的俘虏营里回来的,说晚上睡觉听到了帐外的清军将领在庆祝,说袁崇焕马上要投降大清了,还要把崇祯作为礼物送给皇太极呢。崇祯一听就火往上撞,一点儿都没有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太监是怎么样从设防严密的清军大营里出来的。
后来的事情发展是非常让人痛心的,崇祯用了最残酷的刑罚对待袁,还发动百姓去撕咬袁的躯体。百姓们不知所以,上去纷纷割袁身上的肉,有一个最优秀的刽子手,整整刮了3543刀后,离3600刀还差57刀的时候,这个骂声不止的犯人终于断气了,创造了当时的大明律最高纪录,于是《大明律》后来有了新规定:凌迟最重之刑,要刮3543刀,而这个纪录,后来再无人能打破这样对待功臣,让所有忠于大明的将领齿冷。后来洪承畴在松山大战中被抓后,在清军中发现了投降过来的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开始厉声痛骂:“国家有什么地方亏负了你?”祖大寿丝毫不以为侮,厉声回击:“袁督师又有什么地方亏负了国家!”洪无语良久,后归降
3.历史上最冤枉的男人有哪些
只要是中国人,要是冤到大发了,肯定是要说一句“冤,比窦娥还冤!”但想想还有比您还冤的哪。
不信您就瞧瞧下面这八位。他们是:后羿、帕里斯、刘备、魏延、陈士美、崇祯、牛顿、李鸿章。
您往下看: NO.1 后羿 理由:媳妇“出走” 男人最大最丢面子的事就数老婆私奔了。早在发生华夏五千年的上古时代。
后羿连射九日为人间除去大害,成为了万人景仰的大英雄。黄帝为了表彰后羿的功劳,特赐他两粒灵药。
服一粒可长生不老,服两粒则可脱骨成仙。后羿舍不得妻子,一直保存着并不曾服用。

月亮为了报复后羿,不停的改变着自己的身影,勾引嫦娥服药飞到月宫。这个大英雄的妻子果然经不起诱惑,背着后羿吃了两颗灵药之后奔月成仙。
老婆私奔本来就已经很惨了,更何况发生在英雄的世家。 NO.2 帕里斯 理由:不爱江山爱美人 一天,帕里斯看到奥林匹亚山上的三位女神来到自己面前,而神谕传来:“不要害怕!这三位女神向你走来,以便由你评判她们,因为她们选择你来决定她们中谁是最美丽的。
你只要将上面刻有“送给最美丽的人”的苹果,交给你认为是最美丽的人就行了。”在万神之母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情之神阿芙洛狄忒三人之间,帕里斯选中了爱情之神,于是将金苹果交给了阿芙洛狄忒!这就使得赫拉与雅典娜非常愤怒,发誓要向帕里斯,以及所有的特洛伊人进行报复。
果然,爱情之神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让帕里斯得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妇人”海伦来作为妻子。然而,三位女神的金苹果之争,却使凡人卷入了神的赌局,继之而起的美女海伦之争,又使诸神投入了特洛伊战争的游戏。
尽管奥林匹亚山上的诸神玩了个尽兴,但是特洛伊人却不得不为此付出热血乃至生命的代价,失去了唯一的家园。只不过说了句实话,帕里斯就能背上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千古骂名。
NO.3 刘备 理由:泪腺发达 自打刘备出了名,他就是混混。理由也简单:他武不及自己帐下的五虎上将,谋略更远远逊于诸葛亮。
其实这是世人对刘备的误解而已。如果没有遇到刘备,关羽将一直是个杀了人的流窜犯,张飞依然杀他的老母猪,诸葛亮则终日耕他的田。
还是李宗吾说的好,凡成大事情者必是厚黑之人。厚黑的三种境界:初级是厚而发黑;中级是厚而发亮,高级是厚而无形。
其实无论是五虎上将还是诸葛亮都是要面子之人,所以难成大事情。纵横古今能够哭的声泪俱下,能够哭的感天动地,能够哭出一个半壁江山来的人物就惟有刘备了。
所以男人千万不要拒绝眼泪,利用好了将是自己最有利的武器! NO.4 魏延 理由:习惯性跳槽 都说魏延天生反骨,先是依附于刘表,接着又投靠了韩玄,最后跟着刘备。跟了三个主人,反了三次。
在那个封建的岁月,提倡的就是忠义二字。当然反水,而且是三次反水的确为那个时代所不容。
不过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想想,当时魏延反刘表其实是因为蔡瑁拒开城门。为了保城外黎明百姓和让刘备入城,才反了。
第二次反水,也是为了刘备,因为韩玄拒绝议和。第三次反水,我觉得更应该。
世人都说诸葛亮高明,居然在死之前就料定魏延必反,但是他为什么没有料到刘禅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但是魏延看出来了,所以反了。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挑错行。本来在沙场上混饭吃就不容易,一腔热血当然要卖给一个识货的。
因此魏延其实并非天生反骨,实乃生不逢时,壮志难酬! NO.5 陈士美 理由:杀妻灭子 全是让评剧《秦香莲》闹的,那个陈士美是故事里一个虚构的靶子,作为历史人物他是被冤枉的,或者说,他得罪了刀笔小人,不明不白地惹了一身的腥臊,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历史上的陈士美考中了状元,当上了驸马,官职薪水都不低,但不是欺上瞒下,忘恩负义,犯了重婚罪。
事情原本是另一番情景:一个昔日同窗千里迢迢赶到京城找到陈士美想谋个生路,结果日理万机且有“书呆子”作派的陈士美不但没有答应他,而且有怠慢之嫌。真是秉公办事,不念旧情呀!这个同窗很是窝火,便心存报复。
可人家高官厚禄,有钱有势的。思来想去,终是有了法子——编个故事好好骂骂这个大公无私的陈士美。
那么,编什么故事呢?当然是编一个最有看点的故事!在当时,“情感婚变”、“花边绯闻”也是吸引大家眼球的。于是,陈士美抛弃妻儿再度婚配的丑恶行径被作者确定下来,而且一定要借助包青天的铡刀把他铡了才痛快。
就这样,故事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去。同窗的目的算是达到了,可陈士美的形象却彻底被毁掉。
这个故事流传到今天,陈士美是不可能再翻案了。可见,民间传播的作用是何等的巨大。
NO.6 崇祯 理由:家破亡国 大凡一个朝代的结束,都会有一两个比较拉风的昏君。夏商亡于桀纣,周朝则毁在为博美人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手里。
而明崇祯皇帝是个特列。他接手皇位的时候,大明朝的江山已然是风雨飘摇。
尽管他在位17年来励精图治,每日早朝。对内清除阉党,对外积极防御后金的侵略。
但是始终是无力回天,以至于在最后自缢的时候不禁感叹:“历史上每一次亡国都会有一个亡国之君,没想到自己辛苦十余载最终还是和桀纣殊途同归。历史敢于以身殉国的君。
4.历史上被冤枉的人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袁崇焕字元素,号(或字)自如,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东莞县石碣镇水南乡(今广东省东莞市)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明末著名政治人物、文官将领。入兵部,守卫山海关及辽东;指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但不救朝鲜,擅杀大将仍触兵家大忌。后被崇祯帝以诛杀毛文龙、己巳之变护卫不力以及擅自与后金议和等罪名正法。清乾隆大兴“文字狱”,清政府为贬损明朝君臣在百年后杜撰了皇太极以“反间计”构陷袁崇焕的故事,史学界至今争议颇大。袁崇焕曾为魏忠贤建祠,大学士韩爌云:“袁崇焕…,亦俱建祠,但与诸奸宜减等论。”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5.历史上死得最冤的人是谁
窦娥这个人历史上是没有的,但是有原型.
《列女传》中《东海孝妇》记载,妇女周青作为媳妇,在丈夫死后,是十分尽孝的.但仍然被诬陷处死.老天也为之不平,于是叫当地不下雨,亢旱三年.这一点与《窦娥冤》里的情节一样.但是,血溅三尺白绫就是关汉卿自己的创作了,更加渲染气氛,揪动人心.
在田汉的话剧《关汉卿》中,田汉认为《窦娥冤》的原型不仅是《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而且还与关汉卿当时的一桩冤案有关.《关汉卿》说,蒙冤者朱小兰,关汉卿正是了解了她的冤情后,设置了《窦娥冤》的情节,结果,窦娥的遭遇与朱小兰的几乎一样.如果阁下对《窦娥冤》的故事一点都不了解,建议你在百度中搜索"窦娥冤"三个字,应该会有收获的.
6.中国历史上的今天最冤枉的都是谁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屈原(约前342—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楚国大夫,出生于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他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
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1-2] 本期专题,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哪些好玩的知识。110本 名屈平[3] 别 称正则字 号死后谥名曰“原”[3] 灵均所处时代战国末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4] 出生时间约公元前340年去世时间公元前278年主要作品《离骚》、《九章》、《九歌》、《天问》主要成就创立了楚辞身 份辞赋家,诗人,政治家性 格高洁、守信、不入俗流、稳重1人物生平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4] ,到来年的正月初七日,屈原一周岁,居乐平里。
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屈原居乐平里。屈原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当在这一年的前后。
周显王四十年,(公元前329年),居乐平里。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从这时起,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
[5] 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屈原出七里峡,游香溪与长江,读书于昭府,与昭碧霞相爱。周显王四十七年(公元前322年),回故乡乐平里,与昭碧霞定亲。
初露才华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年),秦军犯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他一方面居高临下地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智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周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年),仲春三月,屈原应怀王之召出山进京,这一年他在鄂渚为县丞。
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319年),升任楚怀王左徒。这一年的深秋,屈原首次使齐。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忙于楚之内政外交工作。五国联兵攻秦,屈原随军而前。
变法改革周慎靓王四年(公元前317年),忙于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继续进行变法改革,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势力进行斗争。
周慎靓王六年(公元前315年),深入进行变法改革,民心沸腾;楚之形势大变,旧贵族面临着覆灭的命运。谗而见疏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上官大夫之谗而见疏,被罢黜左徒之官,任三闾大夫之职。
周赧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
屈原极力劝谏,但是屈原不听,楚怀王听信张仪的.,就把相印授予 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
怀王以为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
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广袤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王,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打败,丧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沦陷。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楚屈匄攻秦,秦大败之于丹阳,俘屈潚等将领七十余人,取楚之汉中。楚悉发兵反击,在蓝田(今湖北钟祥西北)大败。
韩、魏袭楚至邓(今襄樊北),楚兵惧,自秦归。韩宣王死,在位二十一年。
子襄王仓立。孟轲约于周赧王三年离齐。
孟轲主“性善”,劝齐宣王行仁政,劝滕文公行“井田”,均以迂阔难行,不受采纳。怀王复起用屈原以使于齐,齐楚复交。
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取楚召陵。惠文王愿分汉中之半给楚,与楚结盟。
楚怀王愿得张仪,不愿得地。仪赴楚,因厚赂靳尚,并得怀王宠姬郑袖进言,得释归。
秦惠文王死,在位共二十七年。子武王荡立。
屈原使齐,顾反,张仪已去,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弗及。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秦武王元年。
张仪素为武王所不满,离秦赴魏。屈原仍事怀王为三闾大夫。
怀王悟为张仪所欺,起用屈原为齐使,盖一时权宜之计,故使齐返而仍被疏。周赧王六年(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齐宣王欲为纵长,恶楚之与秦合,遣使遗楚王书,怀王犹豫不决,昭睢力谏,遂不合秦而合齐以善韩。屈原不能参与朝政,极可能通过昭睢等大臣敦怀王合齐。
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