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如何评价陈寅恪 【今日关注】华罗庚-陈寅恪为何“不以华罗庚为然”?

火烧 2021-07-20 11:29:52 1061
【今日关注】华罗庚-陈寅恪为何“不以华罗庚为然”? 33年前的今天,1985年6月12日下午4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讲演,讲题是《理论数学及其应用》。下午5时15分

【今日关注】华罗庚-陈寅恪为何“不以华罗庚为然”?  

   33年前的今天,1985年6月12日下午4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讲演,讲题是《理论数学及其应用》。下午5时15分讲演结束,他在接受献花的那一刹那,身体突然往后一仰,倒在讲坛上,晚10时9分宣布他因患急性心肌梗塞而逝世。

华罗庚

华罗庚,江苏金坛县人,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华罗庚De大事记

·1910年11月12日 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出生于江苏金坛

      1910年11月12日(庚戌年),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出生于江苏金坛。

·1950年3月16日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由美国返抵北京

      1950年3月16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由美国返抵北京。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会长等职。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

·1984年4月30日 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被授予美国全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

      1984年4月30日,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美国正式接受美全国科学院授予的外籍院士称号。授予仪式在美国全国科学院主楼举行。华罗庚教授在仪式结束后说,这个称号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中国人民的荣誉。他说,他将继续为促进中美两国在科学领域的交流和合作而努力。

·1985年6月12日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

      1985年6月12日下午4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讲演,讲题是《理论数学及其应用》。下午5时15分讲演结束,他在接受献花的那一刹那,身体突然往后一仰,倒在讲坛上,晚10时9分宣布他因患急性心肌梗塞而逝世。

华罗庚De故事

陈寅恪为何“不以华罗庚为然”?

1957年2月,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赴南方考察及参加华南热带资源开发科学讨论会,顺便探望分别十多年的老友陈寅恪。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竺、陈两人的首次晤面。

这次会面,陈寅恪坦率地谈到他对时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华罗庚的不满。竺可桢在1957年2月18日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与陈寅恪的这次会面,写道:“渠意颇不以华罗庚为然,说其过去曾建议蒋介石成立科学青年团,认其有创造能力,但其言论作风之味不佳云”。


陈寅恪

对近人日记研究颇深的张荣明,还从另几位学者的传记或者文章中,寻找到一些有关华罗庚张扬、奔放及霸气的个性描述。1935年华罗庚在德国一本著名数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那时中国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陈省身在个人传记中称,华罗庚当时站在清华科学馆逢人便告诉这一喜讯。

此外,根据竺可桢日记,美籍华裔数理逻辑学家王浩也对华罗庚行事风格颇为不满,“间常批评华罗庚”,称其“在数学界包办一切”。

1985年6月,华罗庚在日本讲学时逝世,考古学家夏鼐在日记中写道:“华公数学天才,但热衷于名,鞠躬尽瘁,苦于奔波之劳。他的兼职头衔极多,这次讣告上只有‘数学家’是他的本行职务,其他都是社会活动所得的政治待遇。”

对于这些历史记忆,张荣明表示:“华罗庚为人处世不免有种种特异之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从华罗庚逆境奋斗屡有创获观之,其人仍不失为现代中国数学界负有国际声誉的一代豪杰。”

陈寅恪为何不满华罗庚?


华罗庚

华罗庚当时已是中国著名数学家,陈寅恪为什么“不以华罗庚为然”?张荣明从竺可桢日记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第一条线索是华罗庚争当中科院数学所所长。

如何评价陈寅恪 【今日关注】华罗庚-陈寅恪为何“不以华罗庚为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各路学术精英纷纷开始竞选院属各研究所所长。时任中科院党组书记、编译局副局长的恽子强告诉竺可桢,华罗庚急于要筹建数学研究所,并毛遂自荐要当该所所长。

不凑巧的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原为数学所的筹备主任,按理说是该所所长的首选人物。然而据竺可桢日记的记录,华罗庚“功夫在诗外”,在竞选所长的过程当中频出奇招,“华又在到处演讲,在《人民日报》写文”。

中科院领导层的天平开始倾斜到华罗庚一边,恽子强与竺可桢商谈,请他劝苏步青自动退避三舍,成全华罗庚出任数学所所长之愿望。后来,苏步青权衡利弊,自动打退堂鼓,将数学所所长的位置让给了华罗庚。

第二条线索是华罗庚反对曾任中国数学会会长的姜立夫当选学部委员。

1955年,中国科学院开始评选学部委员。竺可桢担任执行主席,他在日记中写道:“华罗庚竭力反对姜之加入,动机尚是陈省身为姜之学生,而姜把数学所书籍移台湾实是极大损失。”

张荣明解释,华罗庚反对姜立夫当选学部委员的理由有两点:一是1948年底,陈省身赴美,成为“国际微分几何研究的领袖人物”。姜立夫作为陈省身的老师,没有施加影响促使陈归国服务;二是1948年12月22日,中央研究院数学所迁台事宜由姜立夫负责,故华罗庚强调:“姜把数学所书籍移台湾是极大损失。”

最终,因为华罗庚的反对,姜立夫未能当选学部委员。事实上,姜立夫对自学成才的华罗庚相当器重,“曾经多次致函中央研究院领导,推荐华罗庚的工作,并为华罗庚到前苏联访问筹措经费”。身为姜立夫好友的陈寅恪,得知华罗庚借政治上的原因排斥姜立夫入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自然极为反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