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评价 军师联盟写的是历史吗

火烧 2021-09-08 04:18:27 1059
军师联盟写的是历史吗 不是,这部剧做到了对历史有忠诚度,但是文艺加工成分很大。第一,时间线索混乱,出现了将各个时间段事件杂糅的情形。首先是曹操进爵魏公、魏王以及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的时间。根据《三国志》

军师联盟写的是历史吗  

不是,这部剧做到了对历史有忠诚度,但是文艺加工成分很大。

第一,时间线索混乱,出现了将各个时间段事件杂糅的情形。

首先是曹操进爵魏公、魏王以及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的时间。

根据《三国志》的相关记载,“(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董昭等谓太祖(曹操)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荀)彧。

”亦即公元212年,曹操想要进爵魏公,而后遭到荀彧的反对,故而搁置,是年荀彧逝世,次年,即公元213年五月丙申,根据《三国志 武帝纪》的记载“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曹操)为魏公”。

之后到了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根据《三国志 武帝纪》的记载“天子进公(曹操)爵为魏王。

”而次年,即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根据《三国志 文帝纪》的记载,曹丕被“立为魏太子。

”因此,这一条主线的时间顺序是,曹操进爵魏公(213年)——曹操称魏王(216年)——曹丕被立为魏太子(217年)。

故而,剧中跳过了进爵魏公阶段直接进入到了魏王阶段。

其次是关于荀彧、崔琰活动时间的问题。

史载,荀彧于公元212年,即建安十七年逝世,次年曹操才进爵魏公,公元216年,即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才称魏王,而此时荀彧已经过世数载。

故而荀彧是不可能在在世的时候称呼曹操“大王”。

而崔琰则是在公元216年因为几句评语而获罪,《三国志 崔琰传》载:“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

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故而曹操震怒,先处罚崔琰令其做徒隶,后赐死。

崔琰之死距离荀彧之死已有数年时间,故而剧中所描述的二人合力相助曹丕为魏王太子的情形亦不符合历史。

第二,荀氏家族并未未卷入立嗣。

上述所言,荀彧逝世与公元212年,而荀攸则于公元214年逝世,崔琰于公元216年被赐死,而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则在217年,虽然距离崔琰离世时间尚近,但二荀此时确乎逝世已久,因此是不大可能参与到其中的。

故而,二荀和崔琰协助曹丕登位并非历史事实,而是艺术演绎。

第三,将历史上有关贾诩的内容转移增加到司马懿身上。

《军师联盟》的主角是司马懿,但是历史上司马懿正式出场的时间并未像剧中那样早,虽然司马懿和陈群等确实在历史上组成了“太子四友”,协助过曹丕击败曹植,夺取太子之位,但司马懿的作用并非是剧中所言举足轻重。

有些剧中司马懿交给曹丕的方法也非历史上司马懿的手笔。

最典型的是,剧中,司马懿告诫曹丕“不违子道”,这实际上是曹魏谋士贾诩所教,而非司马懿,《三国志 贾诩传》记载:“是时,文帝为五官将,而临淄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

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原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

如此而已。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评价 军师联盟写的是历史吗

’”而根据正史,曹丕上位太子,很大程度上亦是贾诩帮衬而非司马懿。

而剧中确乎有将贾诩的诸多事迹转移增加至司马懿的身上。

当然,《军师联盟》的历史错误远非这几部分。

但是,既然是艺术作品,那么也应该允许其有所改编、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