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投降后怎么处理 古代戰場上,舉起白旗,代表投降,源自哪裡?
古代戰場上,舉起白旗,代表投降,源自哪裡?
在現代,一些戰爭題材的影片中,當對方走投無路時,會在戰場上舉起白旗,大多數人會認為代表著投降認輸的表現,人們一般把舉起白旗認為是投降的標誌。其實大家都誤解了,在古代舉起白旗只是暫時停戰,要求談判的標誌。
早在遠古時期,戰鬥的雙方為了向對方表示談判的誠意,通常借白色為象徵,因此逐漸形成了一個習慣:白色旗幟表示要求休戰談判。在交戰的一方拿出白旗時,對方就知來意,下令停止任何進攻行動。握白旗的一方要派遣出軍使、號手、旗手與翻譯到對方指揮部說明條件與意圖。在軍使展示白旗起直到回到本方所必需的時間終止,他獲得不被侵犯的權利。
這種習慣幾千年來一直沿用至今,從未改變。
據記載中國歷史上以白色為投降的標誌最早起源於秦朝,因為秦人自認五行屬水,水為黑色,所以當時秦人以黑色為“國色”,秦國的禮服笙旗等都用黑色的,平民百姓則以黑巾,黑色為主,黑色對秦人來說也代表著勝利。秦末時期,劉邦要攻打鹹陽,秦子嬰投降,便以秦國人的“國色”的反色--白色為衣服,(估計那時期衣服也沒有別的顏色,除了黑色,就是白色)示意投降,這便是中國“投降色”的起源。
事有湊巧,古羅馬的歷史中也有舉白旗表示投降的說法。
羅馬作家柯尼利厄斯·塔西佗曾在他的史學記錄中提到過士兵如何表示投降。他描寫了在Cremona的第二次戰役(公元69年)中,士兵們表示投降的方式是將自己的防護物舉過頭頂。顯而易見,這個傳統在東西方是各自獨立發展起來的。至於為什麽用白色,估計只是順應當時的社會。
分析一下:
1、以白色為投降的標誌起源於秦朝,當時秦人以黑色為主,來代表勝利。秦子嬰投降時,便穿白色衣服,示意投降這便是中國“投降色”的起源。
2、西方的標誌起源於他們對白色的感性認識--潔白--一無所有--徹底失敗。
3、這種起源是一種文化的定型,在此之前投降者只是漫無目的胡亂表示其以繳械,而受降者也僅靠感性來理解區分投降者和頑抗者。
4、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人造顏色出現的較晚,因此在古代,白色的布是最容易獲得的。
另外,舉白旗(有可能是白色布,那時不叫旗,因為古代的旗上面是有指示物的)也意味著對方可以在自己的旗上塗他們的顏色,因此代表投降!
持白旗的軍使雖然享有不可侵犯的權利,但他們必須確實是奉命來談判的,戰場上濫用休戰白旗搞假休戰,欺騙另一方的行為是踐踏戰爭法的惡劣行徑,是嚴重的背信棄義行為。
在中國越南戰場上,有一次雙方作戰中,中國圍攻一個越軍炮台,越南堅持不住,所以就將一件白衣物掛在外面,然後高聲喊道,我們投降,但是中國軍隊的指揮官讓他們慢慢走過來,他們卻是絲毫不動,事實上, 他們不過是為了讓中國士兵放鬆警惕,然後趁機接著進攻而已。濫用休戰白旗, 中國士兵在越南戰場上吃了不少這樣的虧,這次多虧中國指揮官及時識破對方的惡劣行為。
